我國云計算快速發展 遭遇“成長的煩惱”
2007年中國移動啟動“大云(BigCloud)”計劃,致力于如何滿足移動自身支撐系統對高性能、低成本、可擴展、高可靠性的IT計算和存儲的需要。2011年發改委重金扶持云計算,首批牽頭企業名單圈定,扶持資金規模或將達到15億元。
2011年8月31日年中國電信正式對外發布天翼云計算、品牌以及解決方案。2012年3月22日-24日,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云計算將在北京招開的云博會上亮相。
分析:
研究發現,發展云計算已經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12年云計算成為熱點,我國獨立自主研發本土化的云服務以應對國外廠商的強有力競爭。傳統運營商憑借其強大的人力、財力、客戶資源的優勢發展符合國情的云服務。同時國家下大力氣扶持民營企業,全面提升我國云計算實力。由此可見,我國政府與業界都對云計算報以極大的熱情。
但是,云計算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1、涉足云計算產品研發與應用的多為實力較強的傳統運營商與大中型企業,普及程度較低。多數中小企業對云平臺的實用存有疑慮。在愿意實用云計算的企業中,多數企業偏向于建立獨立的私有云平臺而不愿意將自身的數據資料提供給第三方云服務廠商。這導致了云計算的實用在中小企業中推廣較慢。
2、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信用體系。雖然傳統運營商與民營大中型企業都致力于發展云計算,卻沒有相應的標準規范云計算行業。另一方面,大部分無能力建立獨立私有云平臺的中小企業對第三方提供商的不信任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
3、地方政府以及中小企業對于云計算的概念較為模糊,以高成本為代價,建立效率并不高的云服務平臺,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成本的提高。高投入低產出的不平衡導致其對云計算的熱情與信任度降低。
分析認為,我國云計算行業剛起步,普及率并不高。在規范市場與新產品推廣方面有以下建議:
1、制定相應的行業規則及標準,規范市場。規范應涉及隱私保護,對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做出合理的度量,技術標準應包含統一的數據格式等。
2、建立對第三方云服務提供廠商的注冊審核標準以及信用評價機制,建立起信用體系,提高中小企業信任度。目前我國失信成本低,應定期公布失信企業名單,嚴重者可剝奪營業資格,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終使得客戶愿意與第三方云服務提供商合作,降低溝通成本。
3、國家與企業密切合作,首先建立國內模范云計算服務平臺。基于基本的云計[FS:PAGE]算體系,針對不同的企業需要,提供符合客戶發展客觀需要的服務。模范云計算服務平臺將起到“領跑者”的作用。
2011年8月31日年中國電信正式對外發布天翼云計算、品牌以及解決方案。2012年3月22日-24日,中國電信推出的天翼云計算將在北京招開的云博會上亮相。
分析:
研究發現,發展云計算已經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2012年云計算成為熱點,我國獨立自主研發本土化的云服務以應對國外廠商的強有力競爭。傳統運營商憑借其強大的人力、財力、客戶資源的優勢發展符合國情的云服務。同時國家下大力氣扶持民營企業,全面提升我國云計算實力。由此可見,我國政府與業界都對云計算報以極大的熱情。
但是,云計算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1、涉足云計算產品研發與應用的多為實力較強的傳統運營商與大中型企業,普及程度較低。多數中小企業對云平臺的實用存有疑慮。在愿意實用云計算的企業中,多數企業偏向于建立獨立的私有云平臺而不愿意將自身的數據資料提供給第三方云服務廠商。這導致了云計算的實用在中小企業中推廣較慢。
2、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信用體系。雖然傳統運營商與民營大中型企業都致力于發展云計算,卻沒有相應的標準規范云計算行業。另一方面,大部分無能力建立獨立私有云平臺的中小企業對第三方提供商的不信任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
3、地方政府以及中小企業對于云計算的概念較為模糊,以高成本為代價,建立效率并不高的云服務平臺,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成本的提高。高投入低產出的不平衡導致其對云計算的熱情與信任度降低。
分析認為,我國云計算行業剛起步,普及率并不高。在規范市場與新產品推廣方面有以下建議:
1、制定相應的行業規則及標準,規范市場。規范應涉及隱私保護,對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做出合理的度量,技術標準應包含統一的數據格式等。
2、建立對第三方云服務提供廠商的注冊審核標準以及信用評價機制,建立起信用體系,提高中小企業信任度。目前我國失信成本低,應定期公布失信企業名單,嚴重者可剝奪營業資格,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終使得客戶愿意與第三方云服務提供商合作,降低溝通成本。
3、國家與企業密切合作,首先建立國內模范云計算服務平臺。基于基本的云計[FS:PAGE]算體系,針對不同的企業需要,提供符合客戶發展客觀需要的服務。模范云計算服務平臺將起到“領跑者”的作用。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