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電網構建智能防御系統提升電網防災水平
4月6日,在江西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調度員點開自適應外部環境的電網安全穩定智能防御系統,電網外部環境和電網運行狀態一目了然。“系統每5分鐘記錄電網實時信息,相關人員可據此進行電網典型日分析,隨時掌握電網的穩定水平。”江西電力調度通信專責段志遠說。
4月1日,“江西數字化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總體方案研究”項目的子課題——自適應外部環境的電網安全穩定智能防御系統,順利通過由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鑒定。該系統構建了可自動適應外部環境狀況的電網安全穩定防御體系,實現了自適應外部環境的安全穩定預警與控制輔助決策。試運行一年以來,系統為江西電網調度應對各種自然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撐,提升了電網防御極端外部災害的能力。
江西電網是典型的受端系統,存在受電能力弱、電壓穩定性差等運行難題。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嚴重破壞了江西電網,受災面積超過80%,輸電線路發生大范圍的倒塔和導地線斷裂事故。這進一步彰顯出極端外部災害下高效、有序進行電網安全防御的重要性。為此,2008年6月,江西省電力公司立項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對江西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
據介紹,智能防御系統的應用,有效提升了電網應對外部災害的技術水平,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歷史統計數據顯示,江西電網每年因臺風、雷電、覆冰、山火等外部災害引起嚴重故障的次數為80至100次。借助智能防御系統,每次故障導致的負荷損失平均減少0.2萬千瓦,恢復供電時間平均1小時,合計每年增加售電收入12萬元;每千瓦時電能產值按13.87元計算,每年增加產值166.5萬元。
“現在,調度員可以通過智能防御系統的可視化界面,隨時掌握全省各地氣象信息,準確標明落雷點,預測線路覆冰情況。”段志遠表示。據悉,該項目采用的氣象災害引發電網設備故障概率評估、相繼故障在線仿真與風險評估、候選控制措施自動識別、應對極端災害的控制在線輔助決策技術等,均屬國際首創。
相關文章
江西鷹潭加快物聯網推廣應用
“上清鎮老醫院小區有煙霧報警,請立即前往。”10月29日凌晨,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景區上清古鎮,小區義務消防員蔣國慶接到手機短信,立即拿起滅火器趕往報警點查看,原來是有人燒紙觸發了煙霧報警。蔣國慶的快速反應,得益于鷹潭依托物聯網...
江西首家移動物聯網戰略聯盟揭牌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本報鷹潭6月17日電記者劉興、通訊員李霖報道:江西省首家移動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近日在鷹潭高新區揭牌成立,以“協同創新產業賦能”為主題的2020年鷹潭高新區產業協同創新共享大會同時舉行。為加快建...
江西移動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破千億元
江西省移動物聯網高層峰會暨成果發布會1日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的《2020江西省移動物聯網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指出,截至今年9月,江西省移動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58億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