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并不遠 中國移動車聯網邁向產業化
也許你還在感嘆著《諜中諜4》智能車輛系統如此的神奇,其實現實版的“車聯網”已經悄然走入生活。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東北的中心城市沈陽的汽車保有量正在不斷增加,也帶來了理不清的交通出行難題。但是隨著中國移動位置服務基地與沈陽市政府簽訂協議,在沈北新區聯建“中國位置產業園”,并參與渾南開發區發展規劃編制,建設發展物聯網產業。到目前為止,基地逐步釋放出位置服務能力,讓本飽受擁堵之苦的沈陽車主們開始了快意的生活。他們告別了傳統導航儀只能程序化導航的限制,可以通過手機掌握沈陽市內的擁堵、事故等路況,并且通過手機就能選定出行路線,在路上也可以隨時為自己定位,通過手機電子地圖了解身邊街路情況。
無獨有偶,在汽車相關產業,中國移動的位置服務也讓汽車變得更加智能。中國移動立足于我國車聯網信息化建設的需求,與迄今為止中國汽車行業合作規模最大、合作領域最廣、產品最全的合資項目東風日產結成戰略聯盟,全面加強產業結合,發展關鍵信息技術,構建產業自主創新體系。二者的完美合作也將許許多多的便利帶給了越來越多的車主們。
據記者了解,路況以及簡單的定位服務只是車聯網應用于實際交通生活的“冰山一角”,實際上車聯網可以利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道路和交通進行全面感知,實現多個系統間大范圍、大容量數據的交互,對每一輛汽車進行交通全程控制,對每一條道路進行交通全時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為主的網絡與應用。
有業內人士認為,以“感知”為核心的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汽車后,必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汽車時代,汽車的智能化即將全面到來,人們對這種需求也將越來越大。而運營商與汽車廠商結成戰略聯盟無疑將加快實現我國車聯網對產業升級和信息化建設的帶動作用,成為全面提升我國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培育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
另據有關報道稱,截至2011年11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23億輛,汽車保有量達1.04億輛,大中城市中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以上的城市數量達14個。其中,以個人名義注冊登記的私家汽車保有量達到7748萬輛,占汽車總量的74.17%,成為汽車構成主體。根據國際通用的標準,每百戶家庭擁有16輛小轎車,中國有許多城市已進入汽車社會。不斷發展擴大的汽車數字也預示著中國車聯網發展的廣闊前景。
目前,中國移動位置服務基地致力整合位置服務復雜的產業價值鏈,深度融合終端定位、GIS、地圖、增值POI[FS:PAGE]信息、實時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等資源,打造了開放、合作、共贏、創新的位置服務平臺。中國移動現在已掌握了大量的核心位置信息技術,部分技術世界領先,并通過自有的位置服務基地,以及領先世界的4G網絡技術,為廣大車廠提供高質量,高服務,高標準的“三高”車聯網產品,將為中國的車聯網應用提高一個新的臺階。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