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開放的智能電網
強調用戶體驗,注重創新孵化,以配電側龍頭企業為軸心,安大略省的智能電網正朝著全面商業化邁進。
研究安大略省電力發展史,有兩處細節值得注意:尼亞加拉河上那個已經有近百年歷史的水電站是以一個個性十足人物的名字命名,他就是1905年保守黨上臺后,安大略省水電委員會第一任主席——亞當·貝克;另外,在加拿大私人訂購郵品中,僅有兩種郵品發行長達30年,其中一個就是安大略省水電公司電表讀數報告單。巧合地是,他們都和一家公司有著較深淵源——安大略省第一電力公司(Hydro One)。
再翻開安大略第一電力公司的歷史長卷,這家公司的前身即為安大略省水電委員會,直到1974年水電委員會重組,安省第一電力公司成立。而在此前的70年間,這家國有電力公司投資多家核電、水電站,集輸配電一體。這種沿襲下來的優勢一直保留至今,在電力市場已經完成私有化的安大略省,它仍然占據該省輸電系統97%的市場份額。雖然已經在輸電側占據絕對優勢,安省第一電力公司希冀保持更全面領先,在用戶端他們打出了智能牌。
從多倫多出發,沿著高速向西行駛一小時后,就到了安省第一電力公司在米西索加的辦公地點。進入二樓,就是安省第一電力公司智能電表中心,這些不同以往的電表安裝在了安大略省120萬用戶的家門口。
在加拿大,安省第一電力公司也在尋找合作伙伴,甚至將國際巨頭拉入其中。“我們發展智能電網的好處在于能夠快速的感應到電網事故,讓用戶實時監測用電情況,從而對用電成本進行管理。”安省第一電力公司資產管理部門副總裁瑞克·史蒂文斯如此介紹道。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安省第一電力公司的目標和安大略省政府政策導向如出一轍——據智能電網論壇預測,安大略省未來5年每年將在智能電網領域投入3.9億美金。
注重用戶側
參觀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只偶爾幾次有機會看到高壓線路,稀疏的線路和這些已經服役幾十年的高速路一樣顯得有些陳舊。在過去的幾年間,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電網升級。
和中國智能電網側重點不同,地廣人稀、新能源發電較為分散的安大略省將智能電網的重心放在了配電側。“現在,我們的重心向一個現代的智能電網靠近,讓用戶更好使用能源,即使是不在家的時候出現事故,智能電網將會孤立終端或者自動修復。” 安大略省經濟發展與創新廳廳長布萊特·杜格特強調說。
在記者一周的行程中,參觀的幾家企業全部都是智能電網配電側的設備商,如感應系統、智能電表、監控系統等,介[FS:PAGE]紹中各家公司都在說明安大略省巨大的市場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分時計價已經在安省超過105萬用戶中應用。“很多用戶因此而改變生活方式。”PowerStream公司執行副總裁馬克·亨德森對在場的記者介紹道。
PowerStream是多倫多第二大國有配電公司,它為居住在多倫多市中心以及北部的33萬客戶服務。在PowerStream辦公大樓前,兩輛藍白相間的尼桑電動汽車極為惹眼,靜靜地和佇立在一旁的兩座充電樁相連。
在亨德森看來,這是未來家庭智能電網的一個縮影,用戶可以選擇電力低谷期對電動汽車進行插入式充電,這時電價計費也較為便宜。
當然,這一行為必須建立在用戶對用電情況極為熟悉的前提下。安省第一電力公司也對插入式充電進行了一系列的科研活動,包括雪佛蘭插入式電動車的應用、測量設備來收集電力質量反應、控制技術。
安省第一電力公司的研究成果已經應用在歐文桑德的智能家庭示范項目中。“目前,我們要提高的就是如何對研究成果商業化。未來幾年,將有450萬智能電表裝入到千家萬戶,電力公司人員可以完成無線遠程抄表。”布萊特·杜格特對《能源》雜志記者稱。
在安大略省,配電側市場的開放也從側面促進電力市場的多元化。據介紹,目前為安大略省智能電網服務的通信網絡共有5種。
創新孵化器
在金融中心多倫多,學院街是一片難得的靜謐之處。和其他街道濃重的商業氣息不同,學院街獨立于鬧市之中,不遠處矗立著一座童話般的城堡,那是安大略省省政府駐地。
和省府一樣,學院街101號也是一座特別的建筑,擁有上百年歷史,泛黃的樓墻外豎立著一個醒目的牌子——MaRS,這是MaRS發現區(MaRS Discovery District)的一部分,未來這里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技術革新中心之一。據了解,這個于2005年投入使用的中心,有科研機構、投資公司、專業服務公司以及社區機構等80多個機構進駐,MaRS Cleantech就是其中一家。
“安大略省每年在新技術研發上投入達10億美金,是否可以從這些研發中捕捉商業化潛力?” 在MaRS Cleantech的高級顧問湯姆·蘭特看來,純粹是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公司便由此創建。
這個機構更類似于科研的孵化器。從建立之初專注于科學技術擴展到先進材料、清潔技術、信息技術等各個領域。如同樓宇中懸掛的旗幟上口號,MaRS Cleantech奉行的是整合和創新。
為了吸引更多的創新者,安大略省政府給予了很大的財政補助。GE將在萬錦市建設一個智能電網技術中心,致力于電網現代化技術[FS:PAGE]的研發與制造。智能電網創新中心將建立一個全球測試與仿真實驗室。此中心由GE與安大略省政府合作,耗資4000億美元,安大略省政府為此項目提供790萬美元資助。
“萬錦創新中心將致力于變電站與配電自動化、系統保護與控制、微網控制與安全的相關技術研發,努力提升電網效率與可靠性,預計2012年7月建設完成。”GE數字能源部門總經理胡安·馬西亞斯向記者介紹說。
安大略省東部的金斯頓小鎮,因為一所大學而聞名,這就是成立已有171年歷史的皇后大學。皇后大學能源與電力創新中心也是安大略省政府全力支持的另一個創新基地。2002年,加拿大創新基金會和安大略省創新信托資助310萬美元,能源與電力創新中心成立。而后,其研發資金主要來自安大略省研究基金、電力協會等各個機構。
在創新中心十幾平米的工作室內,十幾個工作人員在實驗平臺前忙碌著,有的研究光伏微型逆變器,有的研究電動車充電技術……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阿里禮薩頗為自豪:“在十年發展中,從這兒已經孵化出了兩家推向市場的公司。”
不久前,實驗室里一位印度籍博士生的電動車雙向充電技術已被一家公司看中。“也許很快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既能夠充電又能發電的電動車。”阿里禮薩笑稱道。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