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江蘇”讓百姓看得見用得上
“看病足不出戶、城市家庭網速提高49倍、所有收費站均能不停車繳費……”4月28日,省經信委發布《江蘇省“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規劃》及電子信息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物聯網產業3個專項規劃,用一系列具象指標描述“智慧江蘇”藍圖,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
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省九成以上三級甲等醫院基本具備開展遠程醫療的基礎條件,七成以上的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95%以上的中小學建成校園網、基礎教育信息化程度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4900萬人持有社保“一卡通”,城市、鄉鎮、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分別達到100M、20M、12M,全省實現出租車“一號叫車”,40%的汽車在收費站繳費無須停車,網購交易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
上述目標的實現意味著很大的跨越。比如,寬帶接入能力,城市家庭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49倍、下載速度將達到每秒10M以上,看高清視頻、下載1個G的文件,幾分鐘就可以搞定;社保“一卡通”,2010年的持卡人只有680萬人,2015年要達到4900萬人,相當于5年翻三番、覆蓋半數以上江蘇人。
對接這些目標,我省啟動了24項省級信息化重點工程,包括傳統產業與主導產業智能改造工程、電子商務推進工程、信息化“興農惠民”工程、醫藥衛生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工程、交通運輸信息化工程等。針對信息化最薄弱的農村地區,將建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逐步形成若干年交易額超5億元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力爭農產品網上銷售達到200億元;引導企業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力爭比例超過60%。
民生信息需求的良好前景,正在加快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據預測,到2015年,我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收入有望超過4萬億元,其中10%將由物聯網產業貢獻,繼續領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