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安徽推進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成效顯著

專家觀點
科技部
2012-05-07
[ 導讀 ]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安徽被確定為國家首批7個農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農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安徽被確定為國家首批7個農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農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

  一、主要做法

  1.極早謀劃、促使農村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國前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農村信息化工作啟動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發了國內首個農業專家系統,并得到成功應用,使安徽省成為農業信息技術研究應用最早的省份之一。2000年,安徽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信息入鄉”工程,2003年省政府啟動實施“數字安徽”建設,2008年安徽省被科技部批準為全國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務試點省,2009年省政府積極組織申報全國新農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

  2.明確思路、研究制定農村信息化工作實施方案。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規劃和關于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意見中都明確提出,要把農業科技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信息化為核心,推進信息技術在城鄉社區服務、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的應用,促進城鄉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科技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經信委等部門研究制定了安徽省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實施方案。

  3.成立組織、強化農村信息化工作的組織保障。2011年7月,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領導為組長,省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經信委、省農委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省農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全面推進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工作。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農業物聯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科技攻關組、理論組、標準組和示范推廣組,明確分別由省科技廳、省農科院、省經信委和省農委牽頭各組工作,確定了渦陽、黃山區等10個縣為重點示范縣,全面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工作。

  4.加大投入、推進農村信息化工作穩步前進。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目前形成了市場投入為主、政府主導為輔、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省經信委、省農委聯合實施千村百鎮農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省科技廳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2009年,省政府分別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合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5年將投入590億元,用于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和系統服務建設,加快推進農村農業信息化等信息化工程實施。

  二、主要成效

  1.搭建了一個省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以安徽星火網、安徽農網、安徽先鋒網等現有平臺為基礎,初步搭建了一個跨部門、跨地區、跨行[FS:PAGE]業、多層次、分布式的省級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平臺的特點主要有:一是整合了一批門戶網站,如安徽星火網、安徽先鋒網、安徽農網、安徽氣象網等。二是建有豐富的綜合信息數據倉庫,包括農業生產、農業標準、病蟲草害、農產品市場、土壤、氣象、水情、鄉鎮企業管理、農村經濟、農村能源、人口與勞動力資源、黨員遠程教育等數據。三是匯聚了多種媒體和手段,如部門網站、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教育、廣播電視、電話語音、手機短信等。四是聚集了多項功能,如農業科技熱線、農業信息查詢、遠程視頻診斷、技術推廣、農業災害預警、遠程教育、村務公開等。五是集成了相關涉農部門的資源優勢,如組織人事、科技、經信、農業、林業、氣象等部門的優勢。

  2.啟動了一批基層信息服務站點建設。通過近年來的示范試點,安徽省農村信息化工作初步勾勒了一個基層站點布局的圖景。一是全省所有鄉鎮全部完成綜合信息服務站建設。鄉鎮信息員業務管理系統投入運行,全面開展網上電子政務、應急管理、政務公開等工作。二是全省完成了50個行政村信息化示范點建設工作。在肥西、銅陵、績溪、定遠和黃山區50個行政村全部配備電腦、星火科技自助終端等設備,運行反映良好。同時,分別在5個縣(區)選擇1-2個行政村配備星火科技語音播報終端,并延伸至自然村;選擇1-2個專業協會或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配備星火科技智能信息機,延伸至農戶,以發揮農戶現有家用電視機、手機、有線電話的功能,應用服務效果良好。三是全面開展了萬村網頁工程建設活動。目前,全省13000多個行政村建成村級網頁,有的地方建立村級門戶網站,在新農村建設、黨(村)務公開、市場信息發布、防災減災、氣象預警和服務“三農”等方面發揮了良好作用。

  3.建立了一個基層信息服務體系。一是市、縣科技、農業、氣象、人社等涉農部門成立了信息服務機構(中心)。二是全省鄉鎮擁有省級認證的農村信息員5000多名,初步形成了一支覆蓋全省的農村信息工作隊伍。三是大部分鄉村建有便民服務機構。目前,全省93.3%的鄉鎮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78.9%的行政村有了便民服務代辦點,這些便民服務機構成為鄉村綜合信息服務站服務基層的有力保障。四是農村信息服務手段不斷拓展。“星火科技12396”和“12316”等信息服務熱線,組織農技專家2000多名,向農戶提供在線農技知識服務。開展了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電話、短信等方式使信息進村、入戶、到企活動,大大提高了安徽農網信息的覆蓋面。

  4.開發了[FS:PAGE]一系列促進農村信息化的服務系統。經過近年來組織的技術攻關活動,研發應用了一系列促進農村信息化的服務系統。中科院合肥智能所開發了國內首個農業專業搜索引擎“中國搜農”并得到廣泛應用。安徽農業大學開發了作物病蟲害預測、作物病蟲害診斷與防治、畜禽疾病診斷防治等專家系統,并進行了大面積的推廣應用。安徽農網開發了基于3G手機訪問的“農網”、“專家診斷”、“遠程培訓”、“農村電子商務”等應用系統,可使信息服務傳送到每一個使用手機的用戶。安徽星火網研發了“縣鄉村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在全省79個縣(區)開通使用。安徽山立公司開發出全程代理服務系統,并得到有效應用。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等研制了水稻主要病蟲害診治專家系統、稻縱卷葉暝管理專家系統等。

  5.創建了一個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201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推動安徽省農業物聯網建設步伐,充分發揮現代科技的引導和支撐作用,推進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農業發展。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我們會同省直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正在積極推進農業物聯網工作。一是出臺了省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并明確了責任分工。二是確定了攻關課題,明確了從農業物聯網云資源共享環境、傳感器、數據倉庫、用戶網絡體系等四個方面進行攻關。三是開展農業物聯網示范縣建設,主要在糧油、畜禽、水產、蔬菜、果樹、經濟作物等產業進行物聯網綜合應用示范。四是將合肥爭取為商務部確定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肉菜流通追溯的基本功能,做到肉類蔬菜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安徽省將建旅游一體化智能服務平臺

記者昨日從安徽省旅游局了解到,到2015年,游客在安徽旅游,可以享受到由云計算、物聯網和智能數據挖掘等技術提供的智能旅游服務。

03月31日 14:32西陸網

安徽毫州積極籌劃智能交通系統建設

據毫州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管科副科長汪圳介紹,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從而建立起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

05月19日 18:26中國交通技術網

物聯網+智能終端 大唐電信助力農村信息化

近年來,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日益發展,信息技術等科技應用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升級和改善農村生活的重要工具。

09月29日 22:57千家網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四市應互為機遇產生聚變效應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國家在中部地區布局的一顆核心棋子。四個省會城市間是抱團發展關系,任何一個市的發展,對其他市都是機遇,可以說四市發展互為機遇。

02月28日 17:16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