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生活如何更智慧?現代技術提高管控能力
專家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提高城市管控能力
“冰箱里剩余2只雞蛋、2盒牛奶,需盡快補充……”“天河北路交通順暢,現有出租車103輛,空車15輛……”這不是保姆、交警反饋的信息,而是“智能管家”自動發送到你手機的實時短訊。令人驚喜的還有:在臥室提前開啟車庫、發動汽車,在上班途中了解身體狀況各項指標,在辦公室遙控家里煮飯、燒水……這樣的智慧生活,你想要嗎?
隨著市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2012年,中國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小高潮。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有36個城市提出將打造“智慧城市”。天河區也提出全面建設“天河智慧城”的目標,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認可和支持,并作為智慧廣州示范區,肩負起探路先鋒的歷史使命。
生活之困
看病、坐車
通通要“等”
去醫院看病,從掛號到醫生問診等上一小時是“家常便飯”。上下班高峰時期,公交、地鐵幾乎條條線都擠破頭,有時要等上四五趟才能上到車,自駕車十有八九堵在某個“黑點”上。非高峰期,公共交通又陷入運力閑置、資源浪費的困境。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參加高考了,正在接受牙齒矯正治療的小莉越發煩惱。令她煩惱的不是治療,而是交通和掛號。“每次都要等好久的車,去到醫院再排很長的隊,有時候還掛不到當天的號,只得掛晚幾天的,再跑一趟。”小莉覺得,在最后復習沖刺階段,這樣來回奔波令她十分疲憊。即便是家人開車接送,結果也會因為到處找車位而浪費許多時間。
日常生活中,像小莉一樣遇到各種麻煩的人不在少數。隨著城市規模日益壯大,市民對生活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一些“城市病”也逐漸爆發出來。就拿最常見的交通出行來說,上下班高峰時期,公交、地鐵幾乎條條線都擠破頭,有時要等上四五趟才能上到車;自駕車十有八九堵在某個“黑點”上;打的更是一次遙遙無期的等待。
各種各樣的“等待”也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公開數據顯示,整個20世紀的100年里,人類消耗了265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1420億噸煤炭、380億噸鋼、7.6億噸鋁、4.8億噸銅。預測新世紀財富積累和增長大約是上世紀的3至4倍,人類正在加速耗竭自然資源的存量。與此同時,交通擁堵、污染加劇、入學難、就醫難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問題開始凸顯。
“如果有個神通廣大的管家,及時提供各種信息并給予解決方案,那該是多好。”小莉發自內心地說,“我真希望能坐在家里掛好號、約好車,到時間了直接去治療!”
創新之[FS:PAGE]舉
CBD內華新社區
率先試點
街道建立智慧社區服務網頁,居民只要使用該網頁,就可足不出戶在網上辦理計生、民政、勞動保障等業務,可以享受到社工、義工對家庭的多項服務內容,可以便捷地查詢各種各樣個人使用煤氣、水、電、電話等使用情況和賬單等。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是市民體驗、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幸福生活的核心渠道。
位于天河CBD內的林和街華新社區,是天河智慧城智慧社區建設的首個試點。去年10月,該街道就委托一家科技公司開發了“四位一體”的社區協同治理管理系統軟件,社區居委人員可以通過網絡對社區存在的矛盾糾紛、問題隱患等進行排查和處理;居民登錄網頁智慧社區服務網頁,辦理各種業務。
記者在華新社區居委會的辦公大廳里還看到兩臺自助終端機。一臺是政務服務終端,從部門服務、主題服務、群體服務、人生事件等四個維度,提供400多項業務查詢和辦理。另一臺是便民自助終端。居民只要用身份證或社保卡(市民卡),在自助終端的指定區域“嘀”一下,便可實現政務信息查詢、在線辦理、網上交易等,無需排隊,十分便捷。
相關工作人員還演示了目前正在試運行的智慧出行和停車誘導系統。只要下載相應軟件到手機,點開應用程序,幾秒鐘后,屏幕上就會出現天河商圈三縱三橫路網的實況,放大后更有路面交通情況、出租車情況的提醒以及附近停車場位置和剩余車位信息。這些信息只要接入網絡都能接收到。
華新社區已有近400多戶居民加入智慧社區計劃,其中200多戶已經實現光纖入戶,目前正在逐步安裝室內感應設備。
林和街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計劃在鞏固前期成果的基礎上,對綜合管理系統和綜合服務系統進行完善。對政務管理系統,通過將政務管理、綜治維穩、公安、城管視頻監控、門禁監控、智慧交通等多個系統數據接入平臺,形成統一的、集約化的數據集成平臺,實現管理服務信息“一點輸入、多點共享”。對綜合服務系統,擴大智慧街道、智慧社區的信息化應用。在社區服務站增加人工電話呼叫中心,接受居民電話咨詢,提醒居民待辦事務等。
林和街華新社區試點的經驗也在不斷擴散,天河區其他一些社區,乃至廣州市其他區也都在積極開發智慧社區、智慧家庭方案。
城市之需
智慧管理
可緩解“城市病”
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能手段為市民生活帶來的便利,已不再是空中樓閣。人們希望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盡享高品質的生活,并與環境和諧[FS:PAGE]相處。而智慧城市更是解決目前遇到的資源不足、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制約城市發展問題的首選途徑。
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有36城市提出將打造“智慧城市”。上海、無錫、武漢等城市更是制定了詳細的建設規劃和方案。
參與智慧城市打造的貝爾信信息技術公司負責人提出,智慧城市的幾個重要方面都是基于應用需求而開發的,如當前醫療機構數量有限,公共醫療的比率低,但居民對醫療衛生需求不斷提高,且城市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如何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智慧醫療的概念便被提出來。“通過智慧的遠程醫療系統,可以讓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得到治療;為了時刻了解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況,可以在老人的床單上安裝設備,如果夜間發生緊急情況,床單上的醫療設備可以分析出具體情況,然后自主呼叫急救中心并發出患者身體信息,這樣可以減少突發病的死亡率。”該負責人說。
但智慧城市的建設,真能治療目前出現的一些城市頑疾嗎?專家表示,智慧城市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城市運行中的各個核心系統加以整合,提高對城市運營的指導和管控能力,使城市管理與市民生活更節約、安全、高效。智慧城市建設最終將實現這樣一個夢想:基礎設施先進、信息網絡通暢、生產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智慧豐富,資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然而也有專家指出,智慧城市是大家對未來理想生活的一種美好愿景,它帶有一定的科幻色彩,有時想得再美,做起來卻無從下手,而且智慧城市對基礎設施等要求也很高,在目前鋼筋水泥土的城市基礎上,建造一個由智慧信息產業支撐的數字的、網絡的、虛擬的、智慧的城市,并非所有地區都適宜。
■他山之石
北京:《智慧北京行動綱要》給北京勾勒出了一幅“智慧圖景”。到2015年,北京要實現從“數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躍升。全市聯網的人口信息系統;覆蓋城市各個角落的安全視頻監控網絡;智能電表、水表;重點食品、藥品將實現全程監管和追溯……一項項看似遙不可及的智能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上海: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13年底,基本建成寬帶城市、無線城市,家庭平均接入帶寬達到20Mbps;人人擁有電子健康檔案,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實現可追溯,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指數達到80,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8500億元;信息安全總體實現可信、可靠、可[FS:PAGE]控。
武漢:作為國家863“智慧城市”項目的試點城市,已初步編制完成《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該規劃明確了智慧市政設施、智慧環保、智慧醫療衛生、智慧水務、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食品藥品監管、智慧社區、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物流等智慧行業重點應用領域。
相關文章
天津“智慧社區”4月投用 四大平臺打造智慧生活
“智慧華納”社區管理與服務系統是天津開發區城管局今年主推的社區智能平臺系統。系統通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形成數據共享,從而搭建居民、社區、政府之間溝通協作的智能化管理服務平臺。
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引領智能之城的智慧生活
中新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已成功投運近一年。投運以來,智能變電站、配電自動化、設備狀態檢修、電能質量監控等12個智能電網子項目陸續投運,為生態城提供了堅實的電能保障,使生態城供電可靠性達到國際水平,推動了整座城市綠色環保與...
智能家居提速發展 智慧生活近在咫尺
近年來,我國寬帶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傳輸和接入能力不斷增強,寬帶技術創新取得顯著進展,完整產業鏈初步形成,應用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新興業態蓬勃發展。
智慧生活館是SEMICON China 2014一顆“新芯”
在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上海嘉定區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SEMICON China 2014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5館新開辟出了一個智慧生活專區,將集中展示智慧交通、智慧家居和最新的物聯網應用技術,以期讓...
家電企業扎堆智能化 海爾發布智慧生活操作系統
3月17日消息,今年,智能化已經成了傳統家電業的關鍵詞,作為國內最先布局智能家電的企業海爾,今日在上海發布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實現與智能家居終端的聯通,亮點在于可以跨品牌、跨產品。海爾的目標是五年覆蓋一億家庭,實現收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