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生活:智能機器人成為未來的“菜農”
4月的齊魯大地春機盎然,山東省壽光市第十三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上,七號展廳未來館里的小機器人們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
這些由壽光市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穿梭于菜架之中,采摘、管理動作精準流暢,嫁接機器人屈身苗床之上,取苗、切苗、接合一氣呵成,讓游客在零距離接觸中感受智能化種植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據菜博會工作人員介紹,菜博會的七號展廳內采用了世界最新高科技研發智能系統,利用計算機遠程系統設置好了適合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溫度、光照、水分濕度,ph值等標準信息,然后再與智能機器人配合,對棚內的作物進行采摘、管理和監測。
菜博會上的智能機器人一共有三種,他們的自動導航系統由數字指南針、磁性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等幾部分組成,并且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
第一種是智能化蔬菜管理機器人。他能在蔬菜管理平臺上進行智能行走、轉彎、后退等人體動作,并通過太陽能光伏板提供能源,無線傳輸、自動導航對蔬菜生長的環境狀況進行監控防治方案。利用生物、物理技術進行電子殺蟲,低溫溶氧殺菌等動作還能自動添加和調節噴灑藥量。
第二種是環境監測機器人。主要利用無線傳輸系統監測溫室內蔬菜生長環境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通過無線傳輸功能,將關于作物生長狀況的視頻傳到遠在兩三千米以外的管理中心,進行對蔬菜生長病害防治與管理。
第三種則是智能化采摘機器人。它能利用能源系統提供動力,在蔬菜種植區內通過導航系統,根據設定路線只能行走系統、廣電傳感系統和顏色識別系統確定采摘的位置,完成采摘、投放和收集運輸任務。
據悉,幾種機器人的能源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為電池,通過變壓變頻用蓄電池將電能存儲起來,當機器人電量不足時,自動搜索充電地點,自動完成充電對接。當機器人充電完畢后,再繼續執行上次未完成的任務。
相關文章
明辨是非的智能機器人還有多遠?
在美國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Runaround》中,機器人Speedy被科學家派去執行危險任務,幾個小時之后卻被發現在原地繞圈圈,口中重復無用的指令。
移動互聯引爆智能終端 智能機器人浮出水面
仿佛在一夜之間,智能機器人跨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并迅速成為行業熱點。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引發了智能終端的爆炸式增長,作為智能終端的全新形態,智能機器人正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物聯網應用“做減法” 智能機器人當管家
您未進家門,屋里的燈就被點亮、溫度舒適宜人;進門坐下,一雙拖鞋就被送到、還有一番噓寒問暖;過一會兒又能帶上您的寵物去遛彎。無需走運娶到超賢惠的妻子,物聯網智能機器人就能幫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