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產業受益政策強力助推
近日,業界關注的“中國云”產業發展國家級規劃已獲國務院批準。規劃包括“十二五”期間“中國云”產業的發展思路、重點任務、技術路線、支持體系等內容。經過三年努力,發展一批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醫療衛生、中小企業等領域的云計算服務示范應用,形成一批滿足重點領域需求的安全可控關鍵技術和產品,初步建立完整的技術體系,培育10家左右在全國范圍內用戶規模千萬以上,年收入超50億元的云計算龍頭企業。
國家對于云計算的熱情可謂是與日俱增。就在云產業規劃發布前,財政部、國稅總局昨日發布《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進一步對相關行業給予企業所得稅稅收減免,并在資產折舊上給予優惠年限,鼓勵相關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發展。更早時候的2011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三部委撥款15億元,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云計算示范工程專項資金,重點推動國內云計算產業發展、扶持云計算領軍企業。
全球各IT巨頭正競相進入“云計算”領域,它們看到的是未來巨大的市場規模以及由此帶來的產業光明前景。據國際權威機構IDC推算,云計算有望成為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201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而整個十二五期間,云端服務的平均年增長率可望達到28%,國內云計算領域的產業鏈規模預計可達7500億-10000億元。
云計算是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效用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等傳統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其運算功能將是極其強大的,它可極大地降低計算機軟硬件的投資,大大地降低信息服務的復雜性,大幅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徹底改變了傳統計算與存儲的方式,根本改變目前IT產業格局,改變許許多多公司未來的命運。
目前國內云計算的浪潮剛興起,我國政府希望通過對云計算的扶植,作為未來國民經濟的技術儲備的支撐。目前美國、韓國、日本已經從國家層面上提出自己的云戰略。
如今全國各地的云計算中心建設正加緊展開,各家市場主體或預研、或已經開始實施云計算方案、或已經提供云計算服務,國內軟硬件廠家標準化的產品在云計算部分領域得到進一步應用,未來會向更廣更深的方向延伸,軟件業將迎來更強更大的新增長點。
我國正處于信息化建設的高潮期、兩化融合政策實施的攻堅期,云計算興起將進一步助推科技股近期的強勢行情。從“核高基”到“物聯網”,從“3G”[FS:PAGE]的持續升溫到“三網融合”,再到“云計算”的強勢興起,軟件科技股的熱火或將貫穿整個2012年中國資本市場。
國內云計算目前大多處于主題投資階段,目前還不能對相關公司業績有大貢獻,但看好未來云計算給集中化的新型數據中心所帶來的軟硬件機遇以及政策補貼效益。近期,國內A股軟件科技股強者恒強的表現成為國內資本市場一大亮點就是明證。
目前云計算對以下方面的軟硬件的需求將非常大,將給以下廠商帶來的較大機遇:一是對存儲方面,給硬盤和服務器開發商帶來商機,如浪潮信息、長城開發;二是CPU方面,如綜藝股份;三是系統集成方面,如華勝天成、東華軟件、東軟集團等廠商;四是運維服務領域,如鵬博士、網宿科技等廠商。
近年云計算已經成為了近年IT領域最炙手可熱的項目,其發展勢頭之猛之快,令人驚嘆。然而,有業界人士卻不得不擔心,云計算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光伏產業,成為預期無限好、現實卻又頗曲折的又一個例子?
目前為止,最大的擔憂就是“云”的安全問題與隱私泄露以及數據損失。隨著應用的深入,云計算的安全問題也將日益凸現。專家認為,云計算基礎架構具有多租戶的特性,廠商們目前尚無法保證A公司的數據與B公司的數據實現物理分隔。還有考慮到大規模擴展性方面的要求,云計算有關的數據物理位置可能得不到保證。
其次,是整合問題。從技術角度講,隨著企業開始建立私有云,以前復雜的管理系統將如何管理、整合,是業界遇到的典型問題。因此,云計算基礎設施的維護、管理、變動、整合將成為目前主要的技術挑戰。
再者,在云計算中,數據的歸屬權也是一個問題。企業的數據將放在什么地方?誰主導、誰負責?云數據中心的操作規定是什么?服務提供商是否會完全遵從ISO20000標準與國家規定?
“云計算既不是天外飛仙,也不會水到渠成。云計算產業從概念的產生到真正廣泛的實際應用并產生效益,還需要3-5年左右時間預熱、夯實,整個社會需要有持久戰的準備。”工信部產業司有關負責人分析說。
盡管產業鏈尚未完善,但如前期“大上搶上”的光伏產業,目前國內已出現許多廠商在云計算服務領域加速跑馬圈地的跡象,泡沫恐產生。云計算節約成本、節能減排的前提是全社會集中力量建設計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但如果全社會在對云計算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仍缺乏長遠整體規劃,就開始盲目重復建設,將來反而會大量浪費能源,最終反而不利于整個產業的發展。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