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窗戶和衣架 南林學生發明最實用家居
近日,在第四屆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上,南林大學子的發明獲得了眾多評委好評。居家住戶常常為玻璃窗外側無法擦拭影響美觀而困擾,圍繞這一問題,南京林業大學機電學院的茅杰等同學帶來的參賽作品——新型多功能窗,有效解決了窗戶擦拭困難的問題,同時具有防盜和自動開閉作用。有事外出卻突逢風雨天氣的居民,常常為晾曬的衣物不能及時收回而苦惱。南林大機電學院的何曄發明出“智能晾衣架”,它集安全性、便利性、藝術性、環保節能于一體,順利為人們消除了這一憂慮。
新型多功能窗改進了目前的家用窗結構,將推拉窗和平開窗相結合,既能推拉,又可平開,方便對窗玻璃外側的清潔。推拉窗框由步進電機驅動,絲杠螺母帶動,沿固定窗框左右移動實現開閉窗,平開窗框內鑲嵌玻璃,通過轉動副與外窗框相連接,可以產生180度的相對轉動。同時,多功能窗上還裝有超聲波傳感器,一旦窗外有人接近,步進電機便會啟動讓推拉窗關閉,同時蜂鳴器響,警報燈閃亮。
“多功能窗上還裝有溫度傳感器,能夠根據氣溫的高低來控制窗戶的開閉。還裝有光敏傳感器,能夠控制清晨和夜晚窗戶的自動開閉,這樣大大方便了居民。”團隊隊長茅杰同學介紹說。據了解,參賽團隊由導師單玉霞與徐兆軍及7名同學組成,歷時三個月。新型多功能窗人性化的光控溫控設計,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更易于推廣到千家萬戶,在賓館辦公場所學校等地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何曄設計出的智能晾衣架安裝在室外,使衣物自然晾曬,在風雨天及夜晚可以自動收起衣架,并放下雨簾,實現節能和自動控制兩大功能。“作品共歷時三個月,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機械圖紙的確定和程序的調試,其間多虧老師的指導和組員的合作才得以順利完成。”何曄說。
據了解,“智能晾衣架”主要是通過傳感器感受外界“溫度、濕度、光強”等環境的變化來控制裝置。當超過或低于設定的參數值時,傳感器便發出信號給單片機,單片機再發出信號讓直流電機轉動,使晾衣架伸出或收縮,并控制雨簾的動作,從而輕松實現了根據天氣情況智能回收衣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