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政策利好 市場追捧投資者出手謹慎
2009年,隨著溫家寶總理的一席講話,物聯網產業開始迅速升溫。其后,十二五規劃中物聯網被點名扶持,再次引爆物聯網的沸點。而想要借勢在此行業大展拳腳者,多如牛毛。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認為,物聯網是一張“和合”之網,它是將IPv6、移動互聯網、傳感網、云計算等技術融合在一起,并不是孤立的,且這些技術并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
據悉,目前物聯網主要有10大應用領域,其中國防軍事、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和智能監測較為成熟,而像智能家居、精細農牧業等領域則發展相對緩慢。
松禾資本投資總監魯學勇表示物聯網的確不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但,他看好物聯網投資前景,因為政府對它的支持力度很大,其涉及的行業也很廣,產業鏈也長。故建議企業要勇于“吃螃蟹”。當然,相比之下,他更看好智能電網和智能監測兩大領域。
上創信德總經理秦曦分析稱,智能家居目前還不成熟,成本較高,購買者有限,發展仍需時間,而其投資的從事藥品、食品物流實時監控的物聯網企業則可以帶來不錯的收益。他說,疫苗和血制品是人命關天的事,過期的話后果很嚴重。此外,一些進口食品在此方面的要求也較高。因此,相對而言,這個行業的毛利率也較高。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在物聯網產業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呢?多數人認為,只有掌握傳統認識中諸如條形碼、RFID、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這些物聯網的核心技術才能辦到。
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建說:物聯網的真正內涵是物理對象和數字對象的關聯性。而目前的現狀是只追逐底層技術,而忽視應用方面的創新。其實設備市場的格局已定,但是服務層面還有很多領域沒有發現。顯然,要想盈利,商業模式很重要。
反對者擺出論據,任何一件事乘以中國人的人數都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商業模式。比如一毛一條的短信業務就給中國移動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所以不一定只有核心技術的創新才能賺錢。
如此看來,物聯網雖然很熱,但涉及投資大家還是很謹慎。其原因主要在于:成熟的投資領域有限、商業模式相對單一、技術尚不成熟等。
相關文章
物聯網政策吹起東風 智能家居借勢而行
繼十二五計劃將物聯網產業標注為戰略性重點產業之后,國務院日前發布了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行業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作為物聯網行業中最為基礎的一環——智能家居產業更是掀起了一陣浪潮。
物聯網政策利好不斷 民生應用助產業落地
物聯網政策紅利不斷 應用驅動產業回歸市場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范圍廣闊的物聯網在2011年率先突圍。在經歷了2010年的瘋狂擴張和虛火旺盛后,2011年物聯網行業更加務實,推動物聯網逐漸由概念落實為豐富便捷的應用,由政策驅動轉向以應用驅動,進一...
國務院出臺物聯網政策 冷鏈物流收益大
2013年2月17日國務院下發物聯網政策指導意見,從指導意見上不難看出,除了通訊信息技術以外,物聯網政策,冷庫冷鏈物流受益最大。
物聯網政策相繼推出 引領智能家電大發展
早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物聯網家電已經嶄露頭角,海爾、美的、小天鵝等企業就曾展示了自家的物聯網家電產品,一場家電物聯網搶灘登陸競爭序幕已經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