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首個農業無線物聯網落地農民將可遙控種地
在家中電腦上就可以隨時關注蔬菜大棚里的溫濕度變化;拿起手機就可以遠程控制噴淋、照明設備,實現精細化種植……記者在第19屆津洽會上獲悉,天津市首個“3G智慧農業—移動物聯網信息化應用平臺”打造成功,已成功落地天津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區管理中心武清基地。
“智慧農業”先行一步
據了解,該平臺包括3G智慧農業物聯網大棚遠程監測系統、3G智慧農業物聯網溫室大棚遠程自動控制系統以及3G智慧農業物聯網應用培訓系統,是天津市農業無線物聯網的首個典型應用,在全國范圍內也處于領先地位,由天津移動與天津當代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平臺分為3個層次。信息采集層靠安裝在大棚內的傳感器采集信息;信息傳輸層利用無線網絡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電腦、手機等終端上;信息處理層將用戶的處理指令反饋到大棚中,比如利用大棚中的風機控制溫度,開啟遮陰簾來阻擋陽光,開啟保濕簾來留住水分;打開噴淋設備澆水;打開照明設備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該平臺還嵌入了農業專家數據庫。比如西紅柿適合什么溫度;白菜喜歡什么濕度;草莓需要多少陽光等等。農民可以參考這些數據,隨時調整,科學種植。此外,配備的精密攝像頭實現了食品安全溯源,可以隨時調取查看農作物生長狀態,有效預防病蟲害。”該項目負責人、天津當代智慧信息技術公司經理馮子華表示,該平臺歷時一年研發成功,今后將通過與現代農業項目的結合進行有效推廣,讓農民可以利用物聯網平臺實現科學種植。
“傻瓜模式”好學易用
“有了物聯網平臺,讓農民會用好用才是關鍵。手動模式操作簡單,自動模式則省心實用。”馮子華介紹,該平臺界面非常簡潔,可以清楚看到“風機”、“噴淋”、“照明”、“監控”、“遮陰簾”等幾大模塊,登錄后還可以顯示目前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和歷史操作記錄,手動操作非常簡單。自動模式則可以輕松實現無人值守,農民如果要出門一段時間,可以設定好數據,當某種數據偏離設定值時,平臺就會自動做出反應。比如溫度偏低時打開供暖設施,溫度偏高時開門通風,水量不足時打開噴淋裝置等等。
“目前我國不少地方都在研制‘智慧農業系統’,但成功應用的并不多,主要難點在3方面。首先,該系統融合多個專業領域,集成應用于現代農業。其次,用于指導科學種植的數據庫和其中的二維碼也是一項科技攻關。第三,整個系統的軟硬件要降低成本才能有效推廣,另外,還要把系統打造成‘傻瓜模式’,讓農民好學易用。”天津[FS:PAGE]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專家蔣成剛表示,天津市首個“3G智慧農業—移動物聯網信息化應用平臺”實現了蔬菜大棚與數據世界的融合,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這種模式既讓農民有了“用武之地”,也可以實現大面積推廣。通過更加精細和動態的監控方式對農作物進行管理,更好地感知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
相關文章
無線物聯網中CoAP協議的研究與實現(二) (1)
3.1實驗平臺硬件平臺式是美信凌科公司的IPv6智能網關(MXG300)、MX231CC節點、USB無線網卡(STICK)和JTAG下載器。實驗的硬件平臺配置和硬件平臺如圖6,圖7所示。軟件平臺是WinAVR和AVR stud...
無線物聯網中CoAP協議的研究與實現(一) (1)
由于物聯網中的很多設備都是資源受限型的,即只有少量的內存空間和有限的計算能力,所以傳統的HTTP協議應用在物聯網上就顯得過于龐大而不適用。 IETF的CoRE工作組提出了一種基于REST架構的CoAP協議。
智能家居靠技術“過日子” 無線物聯網是關鍵
智能家居行業更是一個依靠技術“過日子”、“謀生存”的行業,技術決定著它的“命運”,3月中旬,第29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第28屆深圳國際家具展、第31屆廣州家具博覽會接連上演。在此期間,有公司高言“山寨們,你可以山寨我的...
無線物聯網基礎設備支出今年將超過450億美元
據IHS iSuppli公司的無線通信專題報告,預計今年無線運營商在基礎設施設備上面的全球投資將強勁增長,達到455億美元,主要緣于發達國家的運營商投資于下一代無線技術4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