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定位廣告興起恐引發隱私保護問題
這種通過手機用戶的位置來提供廣告的業務正在引起美國立法者和隱私保護組織的擔憂,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許多使用定位科技的公司并不明確告知消費者他們收集了何種數據、如何使用及與哪些公司分享。
近年來大量智能手機都包含GPS定位系統,用于搜索當地餐館、查詢交通狀況等用途,而高速無線網絡也蓬勃發展,這兩方面因素使營銷人員能夠根據消費者所在的位置向其提供關于附近商家的廣告,這種營銷去年發展相當快。
為iPhone和其他手機提供地理位置相關服務的公司Skyhook Wireless,使用GPS衛星定位、Wi-Fi網絡和手機信號塔可以對用戶實現誤差20米以內的定位。如果有用戶在附近公路上登錄Traffic.com這一查詢交通情況的iPhone應用,基于地理位置營銷就可以幫助附近的旅館把握這一機會提供廣告。
Skyhook公司首席執行官泰德·摩根(Ted Morgan)稱,該公司軟件在追蹤用戶位置時,不會了解到用戶的身份。
盡管如此,數千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比如說使用Skyhook軟件的應用開發者,都能夠獲得關于智能手機用戶位置的信息,這無法不引起人們的擔憂——這類數據可能被長期儲存,被濫用或泄漏。
美國眾議院通信、科技和互聯網委員會主席里克?鮑徹(Rick Boucher)表示:“我認為個人希望對這些公司能以何種方式追蹤其位置保持最大限度的控制。”他正在起草一份隱私保護法規,將要求希望收集用戶位置信息的公司首先披露其目的、途徑等,以獲得有關部門批準。
目前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廣告業務還處于發展初期,而且大多數大型營銷公司都非常警惕隱私問題,希望確保用戶同意被以這種形式“瞄準”。
不過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今年進行的一份調查發現,89款基于地理位置的手機應用沒有隱私政策,其他一些并未明確披露收集、儲存或分享了何種數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的另一份調查也發現,大多數使用定位系統的手機應用都永久儲存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卻不披露用途。
地理位置服務公司SimpleGEO的首席執行官馬特·加里甘(Matt Galligan)則認為,對收集用戶位置信息可能引起的隱私問題的擔憂可能過于夸張了。他指出,過去廣告公司往往通過消費者的郵箱投遞廣告,或購買關于消費者[FS:PAGE]信息的數據庫進行營銷,這類行為比定位軟件更具侵犯隱私之嫌。
Skyhook公司的摩根表示,盡管大多數手機應用都承諾保護隱私,比如說在追蹤用戶位置前會要求其同意,但數千家能夠獲得用戶位置信息的小型應用公司確實令人擔憂。他說:“它們可能是只有5到10個人的小公司,不一定存在惡意,但其系統可能被黑客輕易攻破,從而導致大量用戶的數據泄漏”。
相關文章
云計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保護刻不容緩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將時時刻刻釋放出海量數據,隨著產生、存儲、分析的數據量越來越大,無論是圍繞企業銷售,還是個人的消費習慣,身份特征等,都變成了以各種形式存儲的數據。
大數據應用靠技術來支撐 隱私保護面臨挑戰
大數據是今天才有的嗎?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中心主任何寶宏告訴大家,大數據不是今天出現的,而是當一個時代的人無法用那個時代的工具來處理的數據,就可以稱為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