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云计算是物联网的实现--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李未:云計算是物聯網的實現

專家觀點
eNet硅谷動力
2012-05-24
[ 導讀 ] 物聯網怎么實現呢?我認為云計算提出一個實現方法。這句話是我從李德毅院士上屆大會講的,什么是云計算?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它的計算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等等,是動態、可伸縮、被虛擬化的,而且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的。

  5月24日,第四屆云計算大會第二日,“第四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云計算創新實踐”為主題,以云計算應用與實踐經驗為主要內容,以“云計算示范應用案例”系列發布為突出亮點,以行業主管領導和業界精英為主角,以行業專家學者為智庫,預計參會者將遠超2011年第三屆中國云計算大會6100人次的規模。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未發表了講話,以下為演講內容:

  李未: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談的題目:云計算和群體軟件工程。最近這幾年大家都非常關心云計算和物聯網,我也想談談我的一孔之見,和大家一起討論。

  物聯網,什么是物聯網呢?因為談了很多,我簡單的講一講。99年MIT的教授在使用電子標簽的時候首先提出的。物聯網是一個什么東西大家都知道,是面向特定領域和行業的,擁有超量數據的復雜信息應用系統。我不詳細講了。

  物聯網在各個方面,比如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現代物流,醫療健康,信息刪除方面,這都是今后要使用的。所以物聯網是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我們的目標是搞工業信息化,工業信息化的標志性成果是在這些振興行業里頭都實現物聯網,也是我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切入點。所以逃跑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今后信息領域的主要任務。

  物聯網怎么實現呢?我認為云計算提出一個實現方法。這句話是我從李德毅院士上屆大會講的,什么是云計算?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它的計算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等等,是動態、可伸縮、被虛擬化的,而且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的。我認為云計算的實質在哪里呢?實質是對用戶屏蔽有關計算、存儲、通信和控制的底層操作細節。目的是為用戶提供簡單易用、安全可靠、需用即得的服務。用戶變得很方便了,為什么用戶變得很方便了呢?因為所有實現過程全部對用戶屏蔽了,想要什么取就可以了,這是云計算的基本思想。

  比如說大家都了解的事,云計算提出了一個以服務為綱的體系結構。第一個是軟件即服務,終端用戶無需關心使用了哪些特定應用軟件和資源,直接得到所需的服務。平臺即服務,下一層的應用軟件無需關心操作系統以及中間件的底層模塊的具體操作和運行,直接獲得所需要的功能。什么是基礎設施即服務呢?平臺無需關心硬件設備的細節,直接得到所要求的計算和處理的資源,這是最著名的三個S,SaaS、PaaS、laaS。

  所以云計算為物聯網的實現,特別是軟件系統的實現提供了解決方案,所以它的作用我認[FS:PAGE]為是一種解決方案,理念是服務用戶,怎么樣實現它最核心的是要屏蔽最下層的那些東西。

  下面我重點談一談所謂群體軟件工程。

  云計算使得用戶變得很簡單了,想要什么直接獲取就行了,但是獲取的整個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那么這個部分怎么樣才能完成呢?這是咱們在軟件界所有的人們都要付出巨大的勞動來滿足這些用戶們、使用者們的需求,特別是對于基于云計算的這些社會服務系統。比如各種物聯網和面向行業的超量信息,它和我們過去所做的軟件有些不同,主要在三個方面:具有超、變、散的特點。

  首先是超,所有的物聯網和由云計算這個方法實現的這套物聯網,成千上萬上億的人來使用,所以都是一些超大規模的系統。比如說大量感知受控的設備,這些感知設備要十的七次方,千萬級。同時在網上進行海量信息和通訊進程大約要10的12次方,兆級每秒,這么多的進程在進行。第三個是超量的非結構化動態數據,10的18次方。第一是超大規模。

  第二是這些系統,不論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甚至軍事信息柵格這些東西,都在不間斷、持續演化和部署。所以有什么改進都是在運行當中的改進,和過去一個軟件版本可以用很長時間不同。這是變。

  第三是散,任何物聯網都涉及到多部門、多領域、多產業、多地域。比如美國的Cyber infrastructure系統,是覆蓋全美范圍,包括很多學科領域,涉及幾十所高校和研究院。這種要求和這種量對軟件工程,對系統的,過去傳統的軟件工程提出了一個挑戰,咱們大家想想,傳統的軟件工程到現在為止我們有什么特點呢?我認為至少有三點:一是精英化,不論是各種軟件公司,在里面工作的人都畢業于優秀的大學,至少碩士畢業的優等生。我說的精英不是天才,是經過系統有效訓練的人,高等教育的人,精英化。二是計劃性,要做一個軟件預先規劃需求,而且需求能夠提得很清楚,然后把需求不斷的展開,做到細節。開發的時候是自底向下的開發,自底向下的測試,整個活動是自閉的,不對外開放的。有的時候我們增加一些什么α測試、β測試,但是總體是不開放的,這是咱們傳統軟件工程的來法。面對超量的信息系統這就遇到麻煩。

  舉一個例子。世界上最好的軟件公司是windows,Vista,功能模塊約六萬個,代碼六千萬行,九千熟練的專業人士,微軟的這些骨干們,耗時五年完成的Vista,這個量應該說在傳統的軟件工程的框架之下的杰作,這個量級。但是咱們現在討論的,各位專家今天上午或者以前會議上討論的云計算,社會服務系統,[FS:PAGE]它的規模遠遠超過windows九千萬行代碼的量。舉一個例子,比如說Facebook每個月都有60億張照片上傳,這是他們自己說的。如果把每張照片都要和個人的信息等情況關聯起來,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提出一個四面體全信息的標注和處理方法。經過這三年的試驗,要把一張照片四方面的信息標注連接起來,一張照片大概需要12分鐘。如果按照一萬人開發來做這個事的話,需要41年才完成,但是咱用了嗎?沒有。Facebook是怎么解決的信息如此超量的問題呢?采用的群體模式。

  Facebook有8.5億個用戶,這些用戶都對自己上傳的照片加以標注,或者至少一半以上加以標注,假設8.5億個人,每個人負責自己的照片,或者一個朋友的照片,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完成。這就是面對著超量信息以后新的解決辦法,從軟件工程角度這是一個重要的東西。以前我說是精英化的團體,一萬個精英開發windows,或者Vista這樣的系統,現在在處理大量的、超量的,18次方信息的情況下,8億人同時上就可以解決這個超量的問題,這是第一個例子。

  第二個例子,咱們天天都在得意的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08年7月開始,大家都有手機,都使用這些應用程序,前后有多少人參加?70萬人,windows、Vista一萬人,現在70萬人,至少是70萬人次,在四年之內完成了60萬個應用,這是咱們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過去為什么軟件貴?就是因為這個,現在都是精英經過專門研究出來,現在我們達到至少是應用軟件這個行業,應用程序我們已經達到了極大的豐富,70萬。另外一個是45萬。這個例子說明什么呢?用群體開發模式解決超大規模建設人力不足問題的另外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但是目前APP Store的技術只是群體開發的一個初級階段,而且只支持互相獨立的應用開發程序。這是第二個例子。

  第三個例子,TopCoder,采用競爭性群體軟件開發模式,25萬名開發人員加入。美國在線委托TopCoder開發通信后端系統,他任命了兩名職員做設計師和項目經理,他們組織了少數人員把這個系統分成52個部分,按照傳統軟件工程的來法要一年完成,但是TopCoder僅僅用了五個月就完成了,而且質量還很高,最終產品完全達到客戶要求,并且程序中每一千行代碼平均只有0.98個漏洞,低于業內要求他們每千行六個漏洞標準。所以做的很好,很成功。

  既然物聯網和在云計算的思想指導下實現的軟件系統是超量的信息系統,咱們能不能夠借鑒在Facebook,在APP Store,在TopCoder這些東西,從Facebook的應用數據處理,APP Store的應用程[FS:PAGE]序到TopCoder簡單服務系統,這種軟件開發能不能進入在云計算模式下的超量的復雜系統,全面開花,使用群體方式來開發一個復雜系統。

  這就是我這次想跟大家討論的問題。因為群體一進入之后大家馬上就會想到,解決超量的問題是不假,但是產生了新問題,什么問題?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成了大問題。所以我認為群體軟件工程這么樣一種新的軟件工程,面對超量的信息系統,采用群體的研發,群體競爭的研發方式,產生安全可靠軟件的這樣一種新的工程,這就是群體軟件工程。這是它的目標。

  群體軟件工程的核心理論是什么?就是剛才我們所克服的傳統軟件工程的幾點。開發過程從封閉走向開放,就像TopCoder這些,都是從封閉走向開放。開發人員從精英走向大眾,像APP Store調查的一樣,80%以上的開發人員都是13歲-28歲的青年,精英是指受過嚴格的高等教育,他們28歲-13歲怎么可能受到這種高等教育。所以從精英走到大眾,另外從工廠走向社區。三是從機械工程走到社會工程。看我們現在開發一個系統,跟我們研制一個大型客機一樣,從自頂向下的設計,專業人士研究制造,訓練有素,現在開發面向群社會服務的這樣一些系統,就像建設城市一樣,我們所有的城市建設都是在過去的基礎上逐漸的堆壘起來的。把所有整個區域都消滅掉,然后重新建設,這也不可能。所以社會工程更多的思想將滲入到超量信息的研究,特別是在云的思想指導下的超量信息系統的構造的東西。

  開發體系是兩個都要,既要群體性,也要精英,兩面都需要的。群體性和大眾化解決軟件超量開發的問題,群體性競爭機制對軟件資源的形成、組合、測試、維護和服務的生產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精英做什么呢?計劃性和精英化的整體規劃和管理,精英化的管理機制對軟件的構架、組織的法則、社會規范的形成具有宏觀的決策作用,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兩點。市場是起著基礎作用,政府起著宏觀調控作用,一方面是大眾,另一方面是精英,這兩個優勢都可以發揮出來,這是需要的體制。

  開發原則我認為應該是使用者即設計者,使用者即開發者,使用者即維護者。這個在APP Store應用程序做到了,所有開發設計這些應用的,同時自己也是使用者。所以他的原則是這樣。他的基本內容我認為至少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因為要群體參加,又要保證安全,所以整個的體系結構必須是多層的體系結構。屏蔽原理,群件組合服務原理,用戶身份的多重性原理,開發者的競爭選擇原理,競爭性測試和對抗性安全。我覺得至少應該[FS:PAGE]包括這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為什么變成了多層結構?咱們傳統的軟件系統,比如說以前windows,我不是說windows不好,我天天都在用,我是指對他們在過去這一階段,實際上就是兩層:一層是操作系統本身,另外一層是用戶,用戶我拿了操作系統之后,我拿了windows之后,按照windows的各種規定咱們來操作。說我今天覺得這個不好,我想修改修改,進到里面修改某部分,這是不可以的。所以一共就兩層,這兩層之間是不開放的。到了Android和APP Store為什么能夠把群體這個事整進來呢?這是我個人的看法。第一步是在應用程序這方面把整個群體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從軟件結構看,它變成三層了,最下面這一層是操作系統,第二層是一個開發環境,第三層上是用戶。那么用戶怎么樣呢?用戶在操作系統中間增加了一層,整個開發環境是對用戶都開放的。所以用戶是個設計者是指我可以設計我的應用軟件,但是我在開發環境里頭進行設計。再深一步,從理論上說,這三層實際上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臨層開放,隔層屏蔽,操作系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開放的,這樣的話至少他在應用程序這一層面動員了千千萬萬的應用程序的愛好者,調動起群眾的銅墻鐵壁。但是同時操作系統這塊他還能夠保證安全,這是第一個基本的思想。

  所以我們把這個想法再推廣一下,如果我們想把群體軟件、群體的開發深入到整個云計算的開發里面去,那么我們就應該把整個超量信息的云計算的系統分成很多個層次,使得每一個層次里面都遵從臨層開放、隔層封閉,這樣的話安全性問題就解決了,這是多層次。每一層怎么樣?每一層就三樣東西:一是群件庫,函數庫,給上層應用的。二是我的開發環境。三是數據庫,在我這一層次里,這個已經都對我的上層、臨層開放了,對我的上上層封閉。所以屏蔽原理我也講了,臨層開放,隔層屏蔽的原理。群件怎么樣呢?每一層有基本群件和組合群件,組合群件為了云計算里的組合服務,但是我們仔細有一想Android之后會發現,組合服務其實就是一個基本的程序。怎么來組合這個層次里的服務呢?首先它基本的服務是從下一層提供的,比如說函數庫。基本的組合是通過順序語句組合,通過發收并存語句組合,這是核心的,比如Android領域用的JAY,但是真正核心的就是這些東西。每一個層次都是這樣,只是不同的層次里的基本群件是由下一層提供的。這是組合群件。

  所以每一個層次既然都是這樣,都類似JAY信息機一樣,所以它是多態的層次。什么是多態?比如說我們在運用函數的時候[FS:PAGE],整形的除和實數的除法類型是一樣的,但是態不同,一個是實數,一個是自然數,是整數,這個就是多態。我不詳細講了。

  另外,什么叫群件基本達標呢?每層開發者的數量和該層群件的直接數量遵從二八律,遵從二八律我們才認為他達到了群體參與開發的要求。比如說咱們講TopCoder,它實際上是25萬人,但實際開發者只有48850人,占注冊用戶的19.6%,來自204個國家,中國的選手為11541個人。我在杭州講的時候,浙江大學院長告訴我了,他們學院大概有幾十個學生都從中國直接參與TopCoder的開發,而且很多同學就是因為TopCoder的開發解決了自己的學費、住宿所有的問題。說明這個群體軟件適合我們中國。

  怎么組織?要有執委會和協委會,像社會工程一樣,有政府和人大的性質。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為什么TopCoder的開發質量還比原來的專業隊伍還好,原因在哪里呢?就是把競爭性測試“引進來”,實戰勝于沙盤。

  總結一下,物聯網是什么呢?物聯網是為工業信息化和國防信息化服務的基礎設施。云計算是什么呢?云計算是實現物聯網的一種軟件解決方案。群體軟件工程是什么呢?是實現云計算服務的有效開發方法。

  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