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将民生服务作为智慧广州出发点--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李林:將民生服務作為智慧廣州出發點

業界動態
廣州日報
2012-05-29
李林:新加坡著名智慧城市專家、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會會長、新加坡新電子系統(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新加坡著名智慧城市專家李林為廣州支招
 
  5月23日,新加坡著名智慧城市專家李林做客第20期讀書講壇,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對智慧城市的理解,并以新加坡和智慧東勝的建設為例,為廣州建設智慧城市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他提出,智慧城市應該強化頂層規劃與設計,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平臺開發,這才是有效解決互聯互通的辦法。這是廣州市機關讀書講壇新型城市化發展系列講座之四。
 
  智慧城市就是在一個城市中將政府職能、城市管理、社會服務、工業經濟通過智慧城市這個大平臺融為一體。“只有搭建智慧城市,才能讓社會管理創新與民生服務落地。因為信息化手段是最能解決問題的。” 李林認為,智慧城市就是社會管理和服務能力的整合,是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促進城市發展。
 
  新加坡建“智慧島”用了35年
 
  李林教授曾參加過包括新加坡“智慧島”和香港“數碼港”在內的100多個智能社區和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他提出,智慧城市是很花錢的,不是一天兩天建成的。智慧城市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不支持,很難開展。
 
  新加坡建立“智慧島”用了35年時間。李林認為,新加坡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國際競爭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與該國30年來出臺多個國家級信息化戰略密切相關。新加坡智慧島建設經驗總結起來,一是遠見,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發展戰略上一直有清晰的愿景和戰略眼光。二是執著,政府堅持統籌規劃,持續克服各種阻力。三是帶頭,政府身體力行,引導信息化在各個領域內的應用。四是整合,做好城市級層面上信息資源整合,推動政府、社會企業、國民共同參與、協同作戰。
 
  而反觀我國,他認為我國的信息化目前基本上處于無序狀態。各地各搞各的,沒有統一,在信息上很難做到互聯互通,而他認為,對中國來說,建設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很重要,因為每個城市的基本需求是相同的,個性化的東西最多占20%,應該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平臺開發,四個統一才是有效解決互聯互通的辦法。
 
  對于廣州的智慧城市建設,李林教授提出,要將社會管理創新和民生服務作為智慧廣州建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積極進行市民卡、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建筑等各城市運行業務平臺的規劃、設計、開發與建設。
 
  李林教授還指出,要強化[FS:PAGE]智慧廣州建設保障體系,建立集約化財政投資建設機制和完善政策法規保障體系。
 
  三網分離保證信息安全
 
  信息化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性,智慧城市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李林以新加坡為例做了說明,新加坡在三年前就提出三層網的概念,分別是電子政務內網、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內網與外網是完全物理隔離的,涉密的東西一定是專網。電子政務外網主要用于政府內部的信息交換,與互聯網是采用邏輯隔離。設立安全區,通過安全區各種認證后,才可以通過互聯網進入電子政務外網。只要機密的東西不在外網和互聯網上,基本上可以解決安全問題。
 
  信息化手段解決交通擁堵
 
  對于令所有大城市頭疼的交通擁堵問題,李林教授認為,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也可以通過智慧交通得以解決。他說,新加坡是沒有很多道路資源的,解決交通擁堵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各種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管理和疏導,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比如,某一條道路如果行駛的車太多,就要收費。通過收費來控制車流量。這種收費是動態調整的,車流到一定數量后才會收錢。并且通過道路誘導系統,也就是電子顯示牌,對司機進行收費預告。
 
  名詞釋義
 
  如何區分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
 
  李林認為,簡單地說,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的高級階段。數字城市是以地理信息技術為基礎,實現地理空間定位信息的數字化。而智慧城市是以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為基礎,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交換,感知信息網絡的互聯與融合。
 
  物聯網和互聯網有什么關系?
 
  李林提出,物聯網強調全面感知及其能力,是對物的動態、連續、實時、在線的自動化的、智能化的全面感知。感知與控制是物聯網區別于互聯網的重要特征。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劉強東點將女會計

好好算賬,降本增效。

05月15日 10:2921世紀商業評論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