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體系”架構在智慧城市綜合體中的應用
5月31日消息,土地資源緊張和人口急劇增長催生了城市綜合體,它往往集商業、住宅、酒店、寫字樓等多種業態于一體。2011年二、三線城市開業綜合體是595個,2012年預計230個,2013和2014年將合計開業400個。隨著貝爾信在株洲智慧神農城的落地,貝爾信4+1體系在智慧城市建設上寫下了一個成功的案例,本文主要介紹貝爾信“4+1體系”在智慧城市綜合體中的應用。
一、智慧城市綜合體的基本模式
目前,城市綜合體的商業模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分為幾個層次:
1. 光耀東方集團模式:以城市綜合體開發為基礎、投資并購重組為重點、商業運營管理為主線,整合城市商業地產鏈,形成開發、收購、管理的完整體系;
2. 萬達商業地產模式:構建大型商業中心、城市步行街、五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寫字樓、高級公寓等,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形成獨立的大型城市中心商圈;
3. SOHO辦公、商業中心、公寓模式;
4. 一站式Shopping Mall模式,集五星級影院、量販式KTV、精品零售、生活超市、時尚餐飲、休閑娛樂等為一體;
5. HOPSCA模式,集酒店、寫字樓、公園、購物中心、會展中心、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公寓為一體的模式。
總的看來,“整體統一規劃、整體建設、整體招商和物業管理”是大型地產商在城市綜合體建設中采取的盈利模式。因此,城市綜合體運營服務的核心任務就是:一是讓地產開發商和運營商實現商業地產的增值!同時,通過區域城市綜合體群的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二是通過物業管理實現商業地產的可持續增值。
二、貝爾信智慧神農城項目

神農城效果圖
神農城是株洲近年來最大工程之一,投資超過100億元,占地面積近3000畝。據媒體報道,建造神農城是株洲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彌補株洲市城市功能欠缺的現實需求。購物廣場、大型影視城、大劇院和文化藝術中心,這一切都可寄望于神農城。未來的神農城,除了有大量以 “神農”為主題的景觀可供人們瞻仰領略外,還有購物[FS:PAGE]、旅游、健身、休閑等項目。
因此,一批國內、國際知名商家已經進入株洲洽談合作,將這些商家引入神農城,將極大地帶動和促進株洲文化產業、旅游業、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培植稅源、實現稅收的增長,還將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貝爾信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投資株洲神農城的建設,采用4+1體系構建的、基于智能視覺物聯網的、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為智慧城市綜合體•智慧神農城構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三、貝爾信智慧城市綜合體“4+1體系”架構
貝爾信智慧城市綜合體的“4+1體系”架構包含的4個子系統分別是:通過智能視覺物聯網技術實時智能感知人、車、物、路;城市信息通過三網融合互聯互通;城市信息資源在官、商、民之間的協同共享;智能化的城市綜合體運營服務。

貝爾信的智慧城市綜合體4+1體系架構
1. 智能感知
用視覺采集和識別、各類傳感器、無線定位系統、RFID、條碼識別、視覺標簽等頂尖技術,構建智能視覺物聯網,對城市綜合體的要素進行智能感知、自動數據采集,涵蓋城市綜合體當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燈光照明、信息通信和顯示等方方面面,將采集的數據可視化和規范化,讓管理者能進行可視化城市綜合體管理。
具體來說,就是以打造智慧城市綜合體為目標,實施智能交通、智能管理、智能公共安全、智能旅游、建筑節能等系統的綜合集成,通過構建城市綜合體的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停車誘導系統、智能車庫系統,完善智能交通信息平臺,實現城市綜合體交通信息的智能感知和自動采集,實時交互路況信息以及車輛管理信息,建設基于物聯網的泛在交通智能感知和調度系統。同時,圍繞以提高生活品質、方便百姓生活為目標,推動物聯網技術融入日常生活領域,在城市綜合體的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智能醫療保健等領域開展綜合系統集成,推進智能抄表系統、智能周界安防、特殊人群實時監護,構建智慧城市綜合體舒適的人居環境。
大型城市綜合體的智慧能耗管理至關重要,通過構建智能視覺物聯網,推進智能電網、智能物流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系統等的綜合集[FS:PAGE]成,通過采用射頻識別技術、定位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相關的軟件信息技術的系統集成,對智慧城市綜合體進行智慧能源管理。
而圍繞生態監測、保護,將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地理信息技術等應用到智能視覺物聯網當中,可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對城市綜合體的水資源、大氣環境、地下管網和林生態安全監測試點進行綜合監測。
簡而言之,建成之后的智慧城市綜合體將融合云計算、互聯網、通信網和物聯網,無限延伸智能感知能力,并在持續演進的云模式統一平臺上,構建綠色智慧城市綜合體。
2. 互聯互通
通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廣電網絡或城市綜合體專網,實現相互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燈光照明、信息通信和顯示等系統的相互接駁,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實現社會各層面縱向與橫向之間的互聯互通。
具體來說,包括幾個層面的互聯互通:
(1)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各方的互聯互通;
(2)建設城市綜合體市民卡,實現公交、地鐵、出租、商場消費、門禁、醫療等系統的一卡通;
(3)實現不同城市綜合體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提升百姓生活舒適度。
3. 協調共享
智慧城市綜合體能實現商業、酒店、公寓、寫字樓等建筑的資源協同共享,價值相互提升,提升城市綜合體的整體商業價值。通過采用智慧城市綜合體管理平臺系統,建立綜合管理、決策、融合協同、共享服務一體化信息平臺,全面支持城市綜合體各級部門的決策辦公,提升辦公效率;同時,通過提供各類公共信息服務,方便市民商業、居住、休閑、娛樂等等活動,增強市民的生活便捷性和幸福感。
4. 綜合體運營
除了構建城市管理、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環保監測系統、節能控制系統、醫療監控系統等系統之外,在城市綜合體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開發商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通過運營使城市綜合體的商業利潤最大化?
&nb[FS:PAGE]sp; 貝爾信采用獨有的智能視覺物聯網技術,其核心技術包括:(1) 智能視覺技術;(2) 智能視覺中間件技術;(3) 城市綜合體綜合管理平臺技術。通過這三大技術構建城市綜合體客流統計的完整解決方案,功能包括:
●客流數據預處理:根據原始數據與采集點(設備)的對照關系,對客流數據進行處理,建立客流數據與樓層,區域,門店的對照關系,計算各個統計指標項目的數值;
●固定時段客流統計報告:根據系統設置(固定時段長度),統計各個樓層,區域,門店的客流量情況,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時段客流統計報告:分別以小時,日,周為單位, ,統計各個樓層,區域,門店的客流量情況,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自定義時段客流統計報告:根據用戶隨機設置時段,統計各個樓層,區域,門店的客流量情況,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營業分類客流分析報告,以時段客流統計結果,按各個樓層,區域,門店的營業分類屬性匯總分析各個營業分類的客流情況, 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客流情況分布分析報告, 以時段客流統計結果,按照用戶隨機選定的區域,樓層,門店,營業分類進行橫向的數據分析,產生數量對比分析,比例對比分析, 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客流流量排名統計,以時段客流統計結果, 根據系統設置(統計排名位數)提供客流量最大/小的樓層,區域,門店的排名統計; 提供客流量最大/小的時段排名統計,輸出數據表格,折線趨勢圖,分布餅狀圖,對比直方圖。
四、應用遠景
在搭建了上述構建智慧商業必需的、基于智能視覺物聯網的視頻分析系統之后,結合貝爾信獨有的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技術,通過對城市綜合體不同的樓群、不同的樓層以及不同功能的樓內建筑進行可視化建模,可以構建基于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的智慧城市綜合體。其應用遠景表現在如下方面:
(1) 提升城市競爭力
通過現代高科[FS:PAGE]技的手段,配合像大屏幕投影、環繞屏幕等設備,將整個城市綜合體項目真實的展示在客戶面前,大大提升城市綜合體的整體檔次和實力,使項目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另外,項目周邊片區的規劃也可以通過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展示出來,把項目模糊的未來投資潛力真實的展現在客戶面前,提升整個城市綜合體的潛在附加值。
(2) 聚集商圈的人氣
可視化打破傳統模式的被動性,讓購物者能通過鏈接到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的視頻終端或手機,可查看綜合體各個不同商業樓宇的三維地理信息,在借助于現場安裝的各類監控攝像頭,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提高購物者的興趣。
(3) 可視化管理
城市綜合體集酒店、寫字樓、公園、購物中心、會展中心、文化娛樂中心以及公寓為一體,通過一體機、大屏幕或環幕等,物業管理人員利用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能對城市綜合體進行在線管理。同時,也可作為領導視察、應急指揮和調度以及險情處置的平臺。
(4) 綜合集成
采用貝爾信的VIDC云單元主機技術,可以把停車場管理、停車誘導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火災消防與報警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通信辦公系統、機房環境監測系統等綜合集成為IBMS系統,與3DGIS可視化管理平臺一起,嵌入VIDC主機之中,實現貝爾信的“智能感知、互聯互通、協同共享、城市運營”理念,為城市綜合體創造安全、環保、節能、舒適、高效的生活休閑和購物天地。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