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鋒:建設智能電網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了建設智能電網、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國家發展戰略。如何進一步轉變觀念,主動作為,通過科學的管理服務“綠色南京”“智慧南京”建設,把國家電網公司第二季度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付諸行動,成為江蘇南京供電公司深入思考的命題。
2012年是全面推進“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市委提出,通過全市的努力奮斗,成功辦好2013年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運動會和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把河西新城區建設成為現代化城市新中心,把南京建設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生態市、生態園林市、森林城市和亞洲體育中心城市的目標。目前,南京市“辦好青奧會、建設新南京”的千日行動如火如荼,南京供電公司不斷加強電網建設,提高優質服務水平,力爭在全市新一輪發展中當好“排頭兵”。
加快電網建設步伐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政治活動、經濟活動和外事活動頻繁,南京供電公司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圍繞青奧會和地方轉型、創新、跨越工作做好電力保障。進一步加強與政府的匯報和溝通,做到以服務贏得信譽,以溝通爭取支持,努力構建良好的政企關系,助推電網項目建設,全力奪取電網建設新的勝利。
強化規劃有機銜接。南京供電公司落實電網規劃與南京市“十二五”規劃實施的對接,堅持科學規劃引領,以新一輪總體規劃的修編成果為指導,結合區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完成“青奧會”“十大板塊”“一谷兩園”、下關濱江開發區、燕子磯老城改造等城市重點功能板塊的電網專項對接規劃。完善青奧電網評估報告,應用國際先進配電網評估研究結論,提升配電網規劃水平,推進電網發展方式轉變。
超前謀劃電網項目。加強對電網轉型發展階段問題分析,總結和評估近年規劃思路和項目,進一步提升電網效益,并通過積極應用主城飽和負荷及可靠性研究等創新成果,努力提高電網規劃的精益性和適應性水平。
主攻電網重點工程。整合公司資源,爭取地方各級政府支持,全力推進87個35千伏級以上電網項目。堅持迎峰度夏項目推進會制度,全力確保53項迎峰度夏工程建設務期必成。針對過負荷、低電壓情況,抓緊農配網改造。加快主城110千伏鼓樓變電站建設進度,為城區變電站建設提供示范。
高標準建設智能電網 服務“智慧南京”
2011年,南京市制定了《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討論稿)》。該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建設[FS:PAGE]“智慧南京”。南京供電公司堅持服務地方政府工作大局,以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助推南京跨越發展。主動對接市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南京申報國家或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建設示范城市步伐,推動南京智能電網產業發展。
推廣配電自動化技術應用。智能電網的發展是南京成為智慧型城市的必經之路,而配電自動化是提高配電網管理水平、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擴大供電能力、實現配電網高效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之一。
南京供電公司將加快配電自動化進程,完成17個變電站、270條配電線路建設工作,切實體現配電自動化的優勢,提升配電網智能化管理水平。目前,南京供電公司已全面啟動國家863計劃項目——“智能配電網優化調度關鍵技術研究”的研究工作。2014年底項目完成后,將實現智能配電網的優化調度系統的開發及示范應用,實現智能配電網高效運行。
結合南京青奧會場館與配套建設,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建設“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電網”的總體目標,在總結南京配電自動化試點項目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項目建設成果,實現青奧會相關配電線路及設備的數據采集和監控,以及“饋線自動化”等功能。通過信息交互總線實現生產管理、配電GIS、營銷管理、95598等系統互聯、信息共享,建成集成型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現配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進一步提升配網運行管理和優質服務水平。
加快充換電站、智能園區和光纖到戶建設。優化升級支撐系統,拓展智能園區項目在能效管理和有序用電等方面的實用化應用,完成幸福城光纖到戶項目的跨年度建設工作。積極與網絡運營商開展技術合作,通過互聯網接入等多種業務形式,促進客戶服務模式的拓展及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時,加強與河西、建鄴區政府的協調溝通,提前介入青奧會示范區、江心洲生態島的規劃設計工作,合理配置資源,為光纖到戶和智能小區項目的推廣實施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年內率先建成江蘇省內首座全電動公交車充換電站——高新園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確保為20輛公交車提供充換電服務。在此基礎上,主動作為,積極對接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服務青奧會的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建設規劃,力爭年內再有新站開工。
繼續推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全面提升實用化水平。2012年南京供電公司繼續推進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和實用化工作,全年完成80萬戶的建設和已建成173萬戶的實用化工作,2012年底將累計完成253萬戶低壓采集建設工作,城網和農網[FS:PAGE]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率分別到達100%和60%。
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2012年是南京市迎接青奧會,實施“千日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確保安全可靠供電是南京供電公司重要的社會責任,是對南京供電公司各項工作尤其是創先爭優工作的總檢閱,也是提升“國家電網”品牌形象的重大機遇。南京供電公司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以赴有序推進供電保障各項工作。
統籌協調前期準備工作。密切跟蹤河西新城及河西南部地區發展動態,及時配套相關電網專項規劃,加快落點項目進度。同時,以簽訂的電網規劃建設合作戰略協議為依托,促請政府出臺新一輪支持電網規劃建設的政策。完成南京青奧會涉奧場(館)、酒店等客戶側供電現狀調查前期工作,完成南京青奧會、亞青會供電保障籌備工作報告。
優化青奧會電力保障組織體系。主動加強與青奧會組委會的溝通聯系,成立南京供電公司亞青會、青奧會供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青奧會供電保障工作辦公室及規劃建設工作組、安全保電工作組、客戶服務工作組、科技信息工作組、綜合保障工作組五個工作組。各工作組根據工作職責,有序開展工作。
初編青奧會供電保障行動方案。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千日行動”計劃工作部署,南京供電公司編制了電網規劃建設、電網安全、客戶安全服務、科技信息示范、供電綜合保障五個供電保障專項行動計劃。經反復調研和多次論證,基本完成《亞青會、青奧會電力保障籌備工作總體方案》,提出了涉奧配套項目的供電方案及河西智能電網建設配套的配電網方案。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