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市場 今年或超千億
“刷手機”乘地鐵,“刷手機”喝咖啡,“刷手機”看電影,只要帶了手機,就相當于帶了一張銀行卡。昨天下午,深圳市快付通金融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共同舉行了“智能支付·創新生活”移動支付趨勢發展論壇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參加簽約儀式。
在活動現場,廣東移動副總經理邱文輝表示,移動支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與前景巨大。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網上支付已經逐步成為民眾消費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手機終端在支付范疇的應用,也促進了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易觀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數達1.87億戶,交易額達74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67.8%。預計今年交易額將超過1200億元。
據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介紹,由于手機支付發展前景廣闊,眾多第三方支付企業紛紛搶占市場,競爭激烈。去年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頒發了第一批27張牌照,8月31日,頒發了第二批13家牌照,12月31日頒發了第三批61張牌照。此外,目前還有14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牌照申請正在公示。這意味著牌照已經不是稀缺資源,未來如何針對各個行業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支付方案,成為決定第三方支付企業進軍新領域成敗的重要因素。
在深圳,便利的手機支付功能已經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同時市民也更加關注其安全性。萬一手機受到病毒感染怎么辦?萬一手機丟了怎么辦?會不會遭到別人的惡意透支?深圳快付通公司去年5月獲得首批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董事長姚華偉告訴記者,手機支付的相關程序作為加密數據寫在手機的SIM卡中,可以確保手機交易過程不被病毒程序干擾。同時根據不同的因素和安全需求決定不同的身份認證方式。例如,小額移動支付認證可以采用移動電話號碼和固定密碼認證,大額移動支付認證可以采用固定的密碼和動態密碼來提高安全性。
除此之外,支付手機中還植入了像網銀U盾一樣的安全加密技術,并將U盾植入手機SIM卡中。每個手機SIM卡用戶都有自己唯一的數字簽名,就像人的指紋一樣,確保交易只能由用戶本人發起,不可進行偽造和篡改。“任何一項技術都不是完美無缺,但是手機支付現在的安全性已經達到了或超過信用卡的功能。”姚華偉說。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