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成國:讓智慧城市立體空間化
2012年6月6日至7日,2012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2012)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最大的地理信息行業門戶3sNews主辦。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是地理信息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技術性盛會,其宗旨是不斷引領和促進地理信息技術的創新與變革。這也是地理信息行業首次舉辦的面向開發者群體的技術盛會。移動Labs作為此次大會的合作媒體,現對本次地理信息大會進行全程回顧。以下為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譚成國發表演講:

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譚成國
以下為發言速記:
譚成國:大家早上好!我看會議講的大家有點瞌睡了,希望下面我的報告能夠引起大家更多的精氣神。
首先,感謝這次3sNews主辦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我也特別關注了一下這次大會會刊最前面一頁寫的,我們作為開發者不僅僅是編程者,更主要的是我們在地理信息領域做了哪些開拓性的工作。大會主題是“新技術、新模式和新商業”,我今天更多的是談模式和商業。從新模式來講,我覺得這次大會給我的另外一個感受,現在在做互聯網地圖服務的能力逐漸逐漸的在這次大會上請了更多廠商來參加。作為政務的應用,新的有些不是他們熱情,份額比較少,但這塊也是我們國家目前地理信息政務應用的一個主要方向點,政務應用也是很重要的方向。另外,我覺得這次大會3sNews主題也比較好,希望通過“新商業”這樣一個主題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因為整個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越來越大,希望借助這個會能夠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把這個市場做的更大。另外,作為我自己的一個體會,要專注,作為一個開發者這是必須要做到的,我們武大吉奧一直專注于地理信息行業。
下面,我的演講分為這么4個大的方面:1、智慧城市的發展與理解。2、智慧城市的基礎和定位。3、智慧城市的推進計劃方案,4、武大吉奧智慧城市應用案例。
前面也講到過,我們國家城市化發展是比較快的,城市化率未來預計可能達到65%,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這一點,城市的發展是非常快的,特別像農村,城市合并的速度也特別快,外來務工人員幾乎在城市里面定居下來。這里有兩個經濟上的問題:一個是這樣的城市化是不是我們國家發展的必須?還有一個問題,城市化帶來負面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的,目前也有一些在城市化研究方面的專家也在提城鎮化發展,就是不盲目的過度提城市化,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我們在城市化進程當中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交通、食品[FS:PAGE]、安全、醫療,等等,這些問題其實給城市管理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和頭痛的事情。
基于這些事情,IBM也提出了智慧城市這個核心的理念,像李博士說的,這個理念主要談了智慧城市的這么一個概念,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都是體驗上的事情,IBM在智慧城市這個概念炒作上做了很大的文章。智慧城市的建設其實涉及到方方面面,真正實施方面參與的廠商很多,但這里面概念炒作完之后,很多都在建城市的硬件基礎設施,這個概念炒完了,比較高興的也是他們自己。
智慧城市目前建設的現狀,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緊接著包括武漢、南京也都在開展。規模已經形成了三個檔次,一期建設、二期建設,三期是正在申辦當中的。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講也比較集中在我們國家的一個是環渤海周圍,還有長三角、珠三角中心的中部城市,都在談智慧城市建設,這是目前的現狀。
我們認為,建設智慧城市其實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探討和考慮:首先,空間化、泛在和互聯化、移動化,這個前面講了很多,我就不再強調這些內容。我認為,空間信息在智慧城市里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城市如果和簡單的去概括,可以理解為數字信息加互聯加協同,這里面我們可以用到的信息包括電子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一些相應的行業應用。
我們公司的定位對智慧城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圖是華為做的智慧城市的全景圖,但并不是每個城市都可以按照這個規模去建設的,這個圖可以說明一個問題,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有針對性的根據每個城市的特色去搭建。比如說,有的城市交通問題是首要問題,我可以把智能交通做的更好,包括三個大的方面:保穩定、保民生、促增長,也是和城市的三個應用相關,一個是政府應用、企業應用和老百姓日常惠民的應用,從這三個方面來開展,但這三個方面的全景圖只能說是籠統的、概括性的,每個城市根據自己的特點可以做相應的部署,這點目前也在各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當中關注到這塊。比如,北京把智慧交通就看的非常重要,因為北京堵車的現象非常嚴重。而其它城市,像廣州、南京,都有相應不同的內容,比如像智慧寧波,在整個寧波的建設過程當中非常注重智慧城市整體的組織架構和規劃方面的建設,寧波在這方面走的是非常靠前的。另外一方面,寧波整個城市的特點是港口城市,把國際貿易作為他一個重點去建設。所以,智慧城市這張全景圖只能是一個例圖,根據各城市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的搭建。
整體框架里包括網絡感知層、網絡層等等[FS:PAGE],但之前很少講到地理信息在里面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其實,地理信息恰恰是城市的一個綜合載體,在地理信息基礎之上能夠做城市更優化的分析、更優化的展現,這是地理信息一個核心作用。說白了,地理信息要跟城市的規劃過程、建設過程、管理過程和城市的運行過程,包括非常態的應急指揮,都要關聯在一起,地理信息恰恰是在城市管理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地理信息也就同前面我們以前講到的數字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時候,人口庫、法人庫、經濟庫的建設是一個核心基礎之一,地理信息就是這幾個庫的建設基礎內容。這幾大庫為我們的建設提供依據和支持,為我們的領導提供決策參考,這是地理信息建設過程中應該解決的問題。
但我們在談到這幾大庫建設問題的時候發現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我們的數據并不是那么豐富,各個部門行業的應用都是互相分割的,這時候我們再談上面的應用、分析都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些數據根本就不在一起,做人口統計的時候根本沒法跟地理信息做集成。這個地理信息的整合,恰恰是我們建設智慧城市最需要開展的一項工作,只有這項工作開展好之后其它工作才能有成效。
我前面也講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每個城市發展的都不一樣,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在地理信息數據的規范化、融合性方面要表現的更好一些,二線城市可能在這方面需要努力的地方會更多。通過這種搭建,地理信息是很基礎性的平臺內容,我們可以為我們相應的應用提供決策和服務支持。
下面,談一下智慧城市的推進計劃方案,如何站在智慧城市的發展基礎之上,開發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資源。
首先,把地理信息納入城市建設的重點,像寧波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在組織結構上做的是非常好的。因為,智慧城市建設涉及到投資方面的問題,政府的投資要選擇待建的模式或BT的模式,等其它種種方式。這里面臨的問題,政府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去全面開展智慧城市各個方面工程的建設,有些項目他可能要選擇一些試點,這在智慧武漢的建設當中就比較突出。
同時,我們也需要在城市建設上,成果的延續運用需要保持。我對信息化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就是,信息化建設非常重投入,很輕維護,很重硬件方面,很輕視軟件和人才方面的建設,這點需要有個全面的規劃。當然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方面,地理信息企業公司相對還是比較少,在此我也想呼吁一下,希望這個行業的同仁一起把智慧城市建設做好,能把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發揮好。
第二,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地[FS:PAGE]理信息的整合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們國家也有相應的衛星,這些地理信息數據怎么整合好?為智慧城市提供保障,地理信息服務是我們首先要做好的。沒有數據,再好的業務應用系統也是運行不起來的,針對智慧城市的建設,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也開展了城市地理信息框架的建設,數字城市的建設,建設過程中已經把各個城市的數據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豐富。
第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來探討后期的我們所謂的應用也好,或者平臺的搭建也好。地理信息的應用有強GIS部門、弱GIS部門,在這些地理信息應用商,需要根據我們每個城市的情況做適當的規劃,并不是我們所有的地理信息應用要一下全盤開展,要避免重復性建設,甚至有些城市建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就涉及到好幾個部門,所以地理信息的運用也需要有序開展。
第四,立足產業,營造地理信息服務業態。注重人才培養,保障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宣傳,促進推廣應用。營造產業氛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數字化城市管理,結合城市管理的一些特點,能夠做到一級監督、二級指導、三級管理、四級網絡、五級聯動,實現城市各職能之間與老百姓共訴求的通道,解決城市管理上的一些問題。
這是對領導桌面的內容,手機移動端的內容,通過這方面來看各個城市部門的運行情況,基于地理信息共享,解決一些城市在信息獲取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通過這個資源共享搭建他的部門應用,把獲取數據難的問題解決掉,包括ipad平板的一些業務內容,這個我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包括智能電網方面的內容,由于時間關系快速的瀏覽一下。
最后,我們提供的是地理信息服務的整合,能夠通過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實現縱向的互通,就像我們搭建這個平臺一樣,能夠把各個合作伙伴一起,在共享的基礎之上能夠跟包括公安行業應用搭建在一起,實現更平臺化1+X的應用,X我們公司并不是所有都涉及,至少1是要做好的,X希望能和在座的廠商和同行一起合作,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智慧的城市更加立體空間化。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