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京翔:云計算的IT革命中國領先
中國云計算的發展也從最初的“大躍進”狀態進入到了理性務實的階段,尤其是電信業和互聯網行業,都走出了踏實之路。
在第十屆大連國際軟件會上,記者采訪到了中國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何京翔。何京翔認為,在以往的IT革命中中國總是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然而在新一輪云計算的IT革命中,中國不但沒有顯示出落后,在很多方面還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一件事。另外,中國云計算的發展也從最初的“大躍進”狀態進入到了理性務實的階段,尤其是電信業和互聯網行業,都走出了踏實之路。
云計算不在云山霧繞 物聯網落地指日可待
記者:大連軟交會到今年已經是第10個周年了,您也參加了好幾屆的軟交會,您認為本屆軟交會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本屆軟交會的成功之處又在哪里?
何京翔:大連軟交會確實是國內一流的軟件行業的交流平臺,這次軟交會我認為首先是它舉辦了10周年,我們也很榮幸我所在的英特爾軟件開發公司昨天被組委會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我們的工程師、經理劉先生也被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風云人物,所以說本身這兩件事情對我們公司都是一個鼓勵與激勵;在一個就是今年軟交會的亮點是關于云計算、騰“云”駕“物”,這是我們今年的主題之一,也和我們風集云涌的互聯網和形式吻合的非常好,在這里面所有的主題、演講都是圍繞這些云計算、互聯網的主題來講的,這正是能恰如其分的體現出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
記者:此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創新驅動增長、融合深化應用,您認為在軟件行業,創新和融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何京翔:我認為任何的高科技的行業,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軟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說從軟件行業里來講,隨著我們現在應用的技術越來越個性化、而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等使得我們的日常生活里無時無刻不在體驗高科技。我們的用戶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的用戶對其體驗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就給創新提供了新的空間。再從融合方面講,這也是一個趨勢,你可以看到我們一般都要帶著“it三寶”——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這三個電器背的都很沉,體驗也未必都一樣,而且設施也都不一樣,在使用方面上他們的移動互聯體驗也都不是很好,所以融合的一部分就是怎樣的能夠在體驗上有把握,如何能通過在使用不同設備的時候,能夠達到有相互的融合,這方面你都可以在用戶體驗上達到新的層次。所以人要試著去適應品質[FS:PAGE]上的工具,而不是讓工具從生活上跟人融合在一起,這個是很重要的融合。另外一方面,在整個后臺的支持方面,現在是我們后臺的云計算與支持云,可能他們之間孤立的,不同的場上有不同的云,那么如何去進行融合?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融合。
記者:剛才談到物聯網與云計算,現在業內有人認為云計算的概念真正慢慢落地,但物聯網的概念好象還是“云里霧里”,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何京翔:其實兩三年以前云計算還是云山霧繞的,但是經過兩三年后就不這樣了,我認為物聯網這個東西在幾年以后也會塵埃落定的,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的城市現在里面有這么多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往往還是孤立的,或者說是由人來監控的,那如何將攝像頭連到后臺,用云來處理,這個不就是物聯網里嗎!物聯網并不是遙不可及,更不是發生遠遠在未來的故事,我覺得他已經慢慢的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了,這已經不僅僅是概念了,有的城市已經開始通過攝像頭對車輛、車流進行監控和疏導,智能家居現在已經慢慢的變成現實,所以再過幾年物聯網也會像云計算一樣慢慢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記者:您認為物聯網和云計算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何京翔: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僅僅是有云而沒有前臺的設備,那云就是空中樓閣,如果只有前臺的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那也不行。所以這個就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你不可能到最后只是一個個體,當你只有用戶體驗卻沒有終端設備的時候,或者只有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時,你只是一塊鐵,這個之間你必須要進行融合的,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有好的用戶體驗。
在第十屆大連國際軟件會上,記者采訪到了中國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何京翔。何京翔認為,在以往的IT革命中中國總是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然而在新一輪云計算的IT革命中,中國不但沒有顯示出落后,在很多方面還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一件事。另外,中國云計算的發展也從最初的“大躍進”狀態進入到了理性務實的階段,尤其是電信業和互聯網行業,都走出了踏實之路。
云計算不在云山霧繞 物聯網落地指日可待
記者:大連軟交會到今年已經是第10個周年了,您也參加了好幾屆的軟交會,您認為本屆軟交會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本屆軟交會的成功之處又在哪里?
何京翔:大連軟交會確實是國內一流的軟件行業的交流平臺,這次軟交會我認為首先是它舉辦了10周年,我們也很榮幸我所在的英特爾軟件開發公司昨天被組委會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我們的工程師、經理劉先生也被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風云人物,所以說本身這兩件事情對我們公司都是一個鼓勵與激勵;在一個就是今年軟交會的亮點是關于云計算、騰“云”駕“物”,這是我們今年的主題之一,也和我們風集云涌的互聯網和形式吻合的非常好,在這里面所有的主題、演講都是圍繞這些云計算、互聯網的主題來講的,這正是能恰如其分的體現出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
記者:此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創新驅動增長、融合深化應用,您認為在軟件行業,創新和融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何京翔:我認為任何的高科技的行業,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軟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說從軟件行業里來講,隨著我們現在應用的技術越來越個性化、而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等使得我們的日常生活里無時無刻不在體驗高科技。我們的用戶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的用戶對其體驗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就給創新提供了新的空間。再從融合方面講,這也是一個趨勢,你可以看到我們一般都要帶著“it三寶”——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這三個電器背的都很沉,體驗也未必都一樣,而且設施也都不一樣,在使用方面上他們的移動互聯體驗也都不是很好,所以融合的一部分就是怎樣的能夠在體驗上有把握,如何能通過在使用不同設備的時候,能夠達到有相互的融合,這方面你都可以在用戶體驗上達到新的層次。所以人要試著去適應品質[FS:PAGE]上的工具,而不是讓工具從生活上跟人融合在一起,這個是很重要的融合。另外一方面,在整個后臺的支持方面,現在是我們后臺的云計算與支持云,可能他們之間孤立的,不同的場上有不同的云,那么如何去進行融合?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融合。
記者:剛才談到物聯網與云計算,現在業內有人認為云計算的概念真正慢慢落地,但物聯網的概念好象還是“云里霧里”,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何京翔:其實兩三年以前云計算還是云山霧繞的,但是經過兩三年后就不這樣了,我認為物聯網這個東西在幾年以后也會塵埃落定的,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的城市現在里面有這么多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往往還是孤立的,或者說是由人來監控的,那如何將攝像頭連到后臺,用云來處理,這個不就是物聯網里嗎!物聯網并不是遙不可及,更不是發生遠遠在未來的故事,我覺得他已經慢慢的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了,這已經不僅僅是概念了,有的城市已經開始通過攝像頭對車輛、車流進行監控和疏導,智能家居現在已經慢慢的變成現實,所以再過幾年物聯網也會像云計算一樣慢慢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記者:您認為物聯網和云計算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何京翔: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僅僅是有云而沒有前臺的設備,那云就是空中樓閣,如果只有前臺的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那也不行。所以這個就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你不可能到最后只是一個個體,當你只有用戶體驗卻沒有終端設備的時候,或者只有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時,你只是一塊鐵,這個之間你必須要進行融合的,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有好的用戶體驗。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