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電網在浙江率先應用智能接地線管理系統
“任務簽發編號為:線-檢修-2012-06-26-3共4副接地線摘除任務已經完畢。”6月27日10時23分,杭州蕭山供電局輸電運檢中心工作負責人張劍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智能接地線管理系統發來的短信,隨即他根據短信提示收齊了對應的4副接地線并完成了入庫操作。這是今年該局推進創新成果落地,在浙江率先應用智能接地線管理系統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智能接地線管理系統由服務器、移動終端和電子標簽三部分組成,通過空氣介質以無線電波的形式進行數據傳輸,它就好比一位“智能管家”,可以實現對接地線的全程管控。相比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該系統具有實時監控、精確定位、動態管理等一系列優點,徹底杜絕了誤掛接地線和帶接地線合閘現象。
據了解,接地線作為保護電力工作者的生命線,它的任何不當使用和管理都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與此同時,帶接地線合閘作為電力系統的“五害”之一,對電網、設備及人身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針對該情況,蕭山供電局在電網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聯合南京工程學院共同研發了智能接地線管理系統。該系統包含任務管理、人機對話和庫房及桿塔管理三個模塊。在任務管理模塊中,電子標簽與接地線“一對一”綁定,工作人員在服務器上進行任務設定后下載到移動終端上,再通過移動終端掃描電子標簽完成信息核對,確保了接地線的正確出、入庫;在人機對話模塊中,工作人員到達正確的接地線操作地點時,移動終端會自動發出確認提醒,待工作人員完成對操作地點和接地線確認無誤后方能進行實際操作,在完成操作后,該系統又會自動將接地線狀態變更信息發送到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和負責人的手機上,可徹底避免誤掛接地線和帶接地線合閘現象的發生;在庫房及桿塔管理模塊中,所有接地線分為正常工作、出庫維修、出庫試驗和外單位借用四種狀態,通過GPS完成對接地線的精確定位和實時監控,確保接地線使用不超時、不越界。蕭山供電局通過對該系統的應用,真正實現了對接地線的全程管控。
“接地線是我們經常需要用到的,與安全生產的關系又十分緊密,以往我總是會擔心接地線會不會拿錯了或者是掛錯地方了,現在好了,通過這個系統,我不僅可以知道接地線的去向,而且可以知道它的精確位置。”該局輸電運檢中心安全員陳維釧一邊在系統上查看著接地線的狀態一邊說道。據統計,自該系統應用以來,蕭山供電局共使用接地線5000余次,超時次數為0,正確定位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