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農村網助推石門高效農業建設
蒙泉鎮花藪坪村50畝葛根園綠意盎然,夾山鎮新花村40畝竹柳苗圃枝繁葉茂,“萬元地”項目效益前景誘人。6月30日,中國數字農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驥,中共石門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慶福,帶領浩浩蕩蕩的參觀車隊和400多名農民,感受了中國數字農村網石門縣高效農業建設基地的蓬勃生機。
中國數字農村集團旗下的中國數字農村網,以“服務三農”為己任,獨創“M2M”的電子商務模式,通過建立省市縣工作站及鄉鎮村信息服務站網絡體系,定期采集農業政策、生產動態、供求、價格等信息,為農戶、農產品經紀人、企業網上店鋪提供網上網下的信息服務和委托交易服務,大力推廣“一村一品”,帶動農村“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之路,推出了農戶網上交易的“農付寶”、“SN手機”等工具,主推高科技竹柳、葛根、金銀花、曉農有機肥、賽眾土壤調理劑、漁康靈等新產品與產業開發,以破解農產品“賣難”瓶頸,幫助農民致富增收。
據中國數字農村網石門縣工作站長張瑞麟介紹,現階段,全縣建起鄉鎮信息服務站18家,夾山、雁池、維新竹柳苗圃,蒙泉鎮葛根,三圣鄉金銀花基地初具規模,“企業+平臺+基地+農戶”的訂單高效農業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農戶的歡迎與加盟。竹柳,是通過美國寒柳、朝鮮柳、筐柳、毛竹基因組合雜交選育的柳樹新秀,長勢如竹,材質如柳,具有高密度、生長快、抗性強、材質好、木材用途廣、觀賞價值高、能防風治沙、經濟效益高的特征,如造林每畝可種植335株以上,4至6年平均胸徑可達30厘米、高度25米左右,單株材積達0.5立方米以上,每畝林地年均純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優質超速生新能源和生態保護樹種。在蒙泉鎮花藪坪村,吳俊林、胡定秋兩夫婦正精心培管著50畝葛根園,健壯的藤條、濃密的綠葉鋪展在整齊的竹架上,讓人憧憬著秋天的豐收。他們欣喜地向前來參觀的農民朋友說,每畝13000株葛根每株每年會有10斤左右的產量,按每斤鮮葛根8角錢的包收價格匡算,“一畝葛一年一萬元毛收入不成問題。”
“參加中國數字農村網項目,最大的好處是信息全國聯網,訂單產品包銷,沒有投資風險,我們正在為建立全縣萬畝竹柳基地而努力。”皂市鎮的梁功軍、馮金銀夫婦年初投資12萬元,在蒙泉鎮花藪坪村和夾山鎮新花村建成竹柳苗圃與葛根園各10畝,“土里刨金”的創業精神鼓舞著絡繹不絕的參觀人群,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鄉親們投身高效農業,共圓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