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熙康:建立健康云生態系統
憑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多年積累,東軟集團在去年年底高調發布“健康云”戰略,成立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同時發布熙康行表和熙康益體機,向健康管理與服務領域發起全面進軍。
在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東軟熙康董事長兼CEO盧朝霞的眼里,健康管理不僅是通過物聯網技術采集和監測的慢性病患者的數據,對慢性病患者進行運動指導和飲食指導,也不僅是對醫療資源進行整合,讓偏遠地區的人們能享受到大型三甲醫院的專家會診,她認為健康管理更是一種提倡健康生活的理念,一種追求品質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還包括有機食品供應、健康管理中心等更多豐富的內容。

健康云助力慢性病管理
李樹翀:面對社會老齡化和慢性病的威脅、國家公共資源的不足與醫療需求增長的矛盾,借助社會的力量,運用信息化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矛盾。東軟在去年12月成立了東軟熙康公司,將健康管理產品線獨立運營。對于平衡醫療資源,加強慢性病管理,熙康有哪些經驗?
盧朝霞:慢性病管理之所以困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慢性病患者從來都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例如,過去高血壓患者的知情率還不到一半。正因為如此,《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提出,到2015年要讓35歲以上成年人血壓和血糖知曉率分別達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全國50%的縣(市、區);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40%。
東軟熙康是一家利用信息技術提供健康管理與服務的公司,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務。我們認為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東軟熙康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了健康管理與服務的生態系統,對慢性病進行管理,通過非藥物的手段緩解患者的慢性病癥狀。為此,東軟熙康搭建了一個健康云平臺,與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等機構合作,利用其專家資源建立起一個專業的健康知識庫,同時通過熙康行表和熙康益體機等終端設備采集社區居民的有關體征指標,上傳到健康云平臺,建立以運動為基礎的動態的個人健康檔案。
此外,東軟熙康與各地政府合作,開展健康城市項目,整合當地醫療資源,讓農村和社區居民能夠不上大醫院就及時了解病情,并且得到醫院醫生的健康指導,減輕病情。目前,東軟熙康與海南合作的健康城市項目得到成功地實施,海南省的19個市、縣都參與其中,覆蓋2476個村衛生室,惠及500萬人口。由于在海南省的每個村都放置了熙康益體機,農民可以免費進行健康數據采集,當地衛生部門能夠實時監[FS:PAGE]控各個村村民的健康狀況。
李樹翀:要讓慢性病患者了解病情并對其生活方式進行有效干預,東軟熙康是怎樣實現的?
盧朝霞:在監測手段方面,東軟熙康利用云計算、物聯網技術,通過熙康益體機和熙康行表測量慢性病患者的體征指標,并且及時上傳到健康云平臺,社區居民的運動數據每天都會及時更新。通過熙康健康管理生態系統,無論是個人、家庭,還是政府都能夠動態、實時地了解自己和整個區域居民的健康狀況。
在干預手段上,東軟熙康通過熙康網、熙康行表、益體機等熙康健康管理終端設備,以及在健康城市的社區、農村即時推送和普及健康知識,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同時,熙康建立了個性化的健康模型、運動模式和飲食指導模型,并且根據會員的體征指標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方案。
這些監測和干預手段,可以有效延緩慢性病的發展速度,讓患者在病情不嚴重時,只需在社區醫院、鄉鎮醫院就醫,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這就能有效減少大醫院的醫療負擔,降低公共醫療費用。
李樹翀:中國正邁向老齡化社會,慢性病管理的負擔繁重。人們可能會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應該是衛生部門,為什么熙康作為一家企業,能夠做這件事情?
盧朝霞:因為熙康健康云平臺中涉及物聯網、云計算、數據庫、大數據等眾多前沿技術,比如通過傳感器把數據收集起來,然后通過網絡匯總到熙康云平臺。該平臺有大量的數據,因此需要先進的數據庫管理技術、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的分析和整理技術等。
熙康之所以能夠做這件事情,主要是由于母公司東軟21年來在IT領域的積累,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東軟具備醫療設備技術,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能夠全面提供11大類55種醫療設備產品的企業,在中國醫療設備供應領域排名前三,在全球市場也名列前茅,產品出口全世界60多個國家。其次,東軟在社保領域有很深的積累,在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醫療保險等業務的信息化建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國近300個中心城市的社保平臺是東軟搭建的,連接超過200個三甲大型醫院、藥店客戶。再次,在醫院的管理信息化方面,東軟也有很多成功經驗,醫療信息化產品涉及HIS、PACS、LIS、ERP等。
但東軟熙康是IT公司,需要彌補醫療專業化方面的不足。為此,我們跟國內的三甲醫院合作,將其公共資源、醫療資源與東軟熙康進行整合,打造后臺專業的支撐系統。而這種資源整合的能力也正是東軟熙康的核心競爭力。
公有云落地端倪初現
李樹翀:云落地[FS:PAGE]是最近的熱門話題,但真正意義的公有云應用鮮有成功案例。東軟熙康將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和資源優勢整合,建立了一個大的生態系統。我們是否可以將健康云理解為一個公有云應用?
盧朝霞:東軟熙康既提供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公有云服務,也為很多地方政府或社區提供私有云服務。通過熙康網、熙康行表搭建的是真正意義上的B2C的公有云平臺,會員每天將運動數據上傳到健康云平臺,后臺系統通過數據分析,給會員提供健康指導。熙康網還會舉辦社區活動、運動排名等調動會員參與的積極性。而用戶通過益體機上傳的數據將提交給當地醫療衛生機構,東軟熙康則對其嚴格保密,這部分屬于私有云服務。
李樹翀:東軟熙康與各地政府和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東軟熙康是否將這些醫療專家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比如我在北京,今天為我進行診斷的專家可能在上海的醫院工作。這是否能實現?
盧朝霞:東軟搭建了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的醫療聯盟——遠程醫療網,能夠將大醫院與鄉鎮醫院連接,幫助偏遠的醫療機構進行會診。該聯盟有620多家醫院成員,既包含北京天壇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解放軍301醫院這樣的大型三甲醫院,也包含澄邁縣人民醫院等地方醫院。當CT片進行數字化處理并傳輸到云平臺之后,上傳者可以根據會診內容搜索后臺專家庫,請相關專家在約定時間進行遠程會診。
通過這個平臺,專家資源可以在620多家醫院之間共享,同時參加會診的三個專家可能在不同城市的不同醫院工作,患者又在另一個城市。優質的醫療資源可以輻射到基層偏遠地區。目前,遠程醫療網的會診量每天有300多個。
李樹翀:東軟熙康健康云服務很好地應合了目前很多人的需求。但是點對點的幫助很難實現規模化。假設熙康網有100萬用戶,數據每天都在更新,如果大夫或后臺專家逐一調閱這些數據,為他們提供相應指導,這顯然不現實。東軟西康能否通過一個云平臺解決大批用戶的需求?
盧朝霞:解決這個問題正是東軟熙康的強項。在數據規模龐大的情況下一定要有智能化的處理系統。東軟熙康利用我們的醫療機構資源,建立知識庫和健康模型,后臺系統對用戶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分類,并向用戶推送相應解決方案,而不是完全依賴于人工調閱和專家指導。
運用知識庫推送信息的方式,能夠解決人們至少90%的問題,其余的10%通過個性化的增值服務來提供。在這方面,東軟熙康實施會員制。對于高端會員,東軟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專家指導,包括線上的和線下的指導。而對于大部分的大眾化問題,東[FS:PAGE]軟通過知識庫的方式對其進行指導。
創新商業模式
李樹翀:在東軟熙康建立的生態系統中,除了東軟熙康,還包括醫院、專家、地方政府、網絡服務商、移動運營商等參與者。東軟熙康跟他們合作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盧朝霞:東軟熙康的商業模式是提供一整套的健康服務,會員可以到設立在各個中心城市的健康管理中心進行體檢和健康風險評估,獲取運動、膳食指導以及康復訓練,還可以通過家庭配置的益體機、個人身上佩戴的熙康行表進行健康數據的采集和動態的干預管理。另外,我們還有一個線上的平臺——熙康網,根據會員的健康體征指標給出相應的運動計劃和飲食計劃。此外,熙康行表的通信功能可以督促會員按時吃藥、加強鍛煉。
東軟熙康的合作伙伴和客戶既包括政府和醫院,也包括移動運營商和大型企業,還包括個人用戶。熙康行表與移動運營商合作,既幫助對方增加了用戶和流量,同時也相當于為其用戶提供了增值服務。
近幾年,各地政府都對改善民生越來越重視,東軟熙康可以助其提高公共醫療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并且輻射到下面的縣、村。政府部門通過熙康云平臺,讓社區百姓很方便地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建立社區醫生、老年關愛和慢病回訪制度,東軟熙康是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此過程中,基本的公共服務由政府埋單,而一些高端會員希望得到更精細化的呵護,就需要自己埋單。
在沈陽,東軟熙康與當地政府和盛京醫院一起共同建立了盛京熙康健康管理中心,利用盛京醫院的支持,提供覆蓋周邊社區和農村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網絡,建立以大醫院為核心,覆蓋小醫院、社區醫院的一個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共享的平臺。目前,當地已經有60多家醫院參與其中,這些醫院提升了自身的醫療服務能力。
在渠道拓展方面,東軟熙康與航空公司、金融公司合作,幫助他們的VIP客戶制定健康計劃,提供精細化的增值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贏得客戶。同時,對東軟熙康而言,合作能增加拓展用戶,是雙贏的結果。
下一步我們希望可以將服務延伸到家庭,并且正在研究,我們希望先從80歲以上的老人入手,通過一個簡單易操作的裝置,讓老年人了解并上傳身體指標數據。
李樹翀:談到拓展用戶渠道,東軟熙康是否考慮跟聯通等運營商合作,未來讓他們成為熙康產品銷售的一個渠道,比如在聯通的門店里,除了銷售各種合約機以外,也可以銷售熙康行表等產品。
盧朝霞:這種模式我們還在醞釀中。東軟熙康認為,健康管理不只是慢性病管理,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因此,東[FS:PAGE]軟熙康已經在抓住最時尚的人群方面有所行動,我們跟一些地方的蘋果體驗店達成了合作,在他們的體驗店里展示和銷售熙康行表、益體機。為此,東軟熙康還專門設計了關愛自己、關愛伴侶、關愛家人等主題。目前來看這種模式的效果還不錯。
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
李樹翀:東軟熙康提供非常完整的云計算平臺和解決方案,通過“云+端”的模式,整合東軟所有資源,建立了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如果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這個行業一定是數以萬億元計的規模。熙康是否考慮過搭建一個開放平臺,把應用廠商、醫院等吸引過來,共同把產業做大。
盧朝霞:我們已經在做了,東軟熙康一直有開放平臺。例如,熙康行表和益體機作為兩個交互式終端,集成了第三方機構的解決方案,血壓計、血糖儀、體質儀、體重秤等終端設備均由第三方提供。以前益體機自帶測量血壓、血糖功能,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交互式平臺,集成全球最好的傳感設備,將測量數據通過健康云平臺傳輸到后臺系統中。
東軟熙康要做的是提供健康管理的服務,核心競爭力在于物聯網技術、大量的會員、優秀的醫療資源和云平臺。而對于終端設備,起步階段東軟需要很好的產品,由于市場不成熟,缺乏相應的產品,所以必須自己做,未來將逐漸開放給第三方企業。
李樹翀:這個市場再發展一下,東軟熙康做得再大一點,很多硬件廠商就會瞄準這塊市場了。這是個很好的信號,市場將很容易被做得很大。接下來的幾年,東軟熙康有哪些規劃,發展重點是什么?
盧朝霞:東軟熙康是提供健康管理與服務的公司,熙康云平臺和終端都始終圍繞著健康、慢性病管理、老年關愛。未來我們還會專注在健康管理領域,圍繞健康云平臺,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熙康云平臺已經很好地為用戶提供運動指導,而在飲食指導方面,熙康的食品產業鏈已經在創建中。東軟熙康正在跟國內知名的食品供應企業洽談合作,在熙康網加入有機綠色食品銷售功能,向下拓展產業鏈。未來,熙康網會根據會員的體質,給出相應的飲食方案,會員可以通過熙康網直接購買相關食品。
此外,熙康計劃在未來5年內建設100家健康管理中心,包含運動基地和綠色食品、休閑度假等功能。用戶在這里不僅會獲得健康管理知識,鍛煉身體,更可以休閑度假,愉悅身心。
記者手記
一個公有云應用落地的范本
醫療信息化作為一個朝陽產業,不僅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于一體,而且迎合了人們對健康的剛性需求。盧朝霞描述的健康云生態系統,讓我們對健康管理產[FS:PAGE]生了更多的想象,同時看到了公有云應用落地的一個成功案例。
東軟在去年發布的云城市戰略中規劃了“五朵祥云”,即健康云、旅游云、交通云、環保云、教育云等。如今,健康云開花結果,成為一個公有云應用落地的成功范本,其商業模式和產業鏈拓展的經驗為其他幾朵云的建設,以及業界探討云計算落地,收獲了寶貴的經驗。
從行業應用入手促進公有云落地是一條捷徑。為此,IT企業不僅要解決技術和安全問題,更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使產業鏈設計更加合理,建立健康的商業模式。只有這樣,一個圍繞云計算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才能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