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老從不同視角看老齡化現象加劇問題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如何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傳感器必不可少。如果把各種傳感器比作人類的五官,那么他們已經延伸到了工業生產0、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等眾多領域。現代化工程中離不開傳感器。當然,傳感器也是智能家居中的一把利器。
養老已是社會問題
根據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達到1.78億,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這意味著全球1/4的老齡人口集中在中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會不斷增大,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問題之一。在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只有孤寡老人才會住在養老院,而事實上,如今鑒于4+2的家庭結構,新一代的夫妻一方面要養育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要負擔兩家老人的生活,想要兩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一來,造成了眾多的空巢老人,其中也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老年夫妻待在家中,他們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足,因為退休也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因而總會覺得寂寞。另外,老年人是典型的弱勢群體,他們獨自居住并不安全,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比如說入室行竊搶劫、或者是突發疾病,往往無法處理,生命健康會受到威脅。
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威力
在老齡化的客觀情況下,傳感器的應用發揮了作為“耳目”的威力。比如說,在老人身上的無線云全自動血壓計會隨時監測血壓值和脈搏值,家中地板乃至床上的傳感器會監測到他們是否摔倒,晚上翻身是否符合規律,隨身的小藥盒會提醒他們記得按時服用相關的藥物,馬桶中的傳感器會實時監測排泄物的各項指標,并將數據傳輸到相關醫療機構的云端,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而養老院的護工會結合檢查結果為老人們提供更加科學的飲食和照顧。子女也能在有空的時候帶著孩子過來探望,或者將父母接回去小住,平時也可以通過遠程視頻與父母進行對話交流,讓老人不至于因為親情缺失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老齡化是亦是一把雙刃劍
利用現代科學手段,關懷家人,給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智慧養老在不同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壓力。同樣,因為老年人口的持續增長,通過建立智能養老院為老人提供床位和個護健康服務,不僅可以解決大批閑置房源的安置問題,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FS:PAGE]并且可以調整一線城市的人口擁堵狀況,將一線城市的就業人口分流到二線三線甚至是城鎮上去。
相關文章
RFID讓昌平“智慧養老”實現一卡通
北京昌平區某老年公寓的700多位老人,首先體驗到了智能的養老服務。NEC向該養老機構提供的智能養老信息管理系統采用了NEC的平板電腦、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等。
長風聯盟全心打造智慧養老示范基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條件的穩步改善和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應對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危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走進我國首個智慧養老機構 PAD應用普遍
近日,記者走進我國首個智能老年公寓——北京昌平區匯晨老年公寓,探訪生活在那里的700多位老人如何率先體驗到智能養老服務。據悉,匯晨養老機構與NEC在合作研發部署老人一卡通系統,將現有的定位卡、就餐卡以及其他服務模塊功能全部整合...
NEC助力“智慧養老”落地 推動養老行業標準化
日前,國家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名單,試點城市將通過3至5年的創建期,將集約、低碳、生態、智能等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