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計算產業規模最高可達1萬億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首個部級云計算規劃《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在此利好之下昨日云概念股票全線飄紅。有數據顯示,在“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國內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元到1萬億元。
被科技部稱為IT產業第四次革命的云計算,可謂徹底激發了國內一線城市的熱情。多個城市都將2015年定為實現云計算產業規劃的目標年,其中北京定下了500億元規模的目標,廣州則定下了150億元作為目標,深圳則要培育十家年收入過億、過十億的云計算企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云計算現在沒有現成的成熟模式可供參考,且有地域和文化差異,云計算實踐將是長期演進的進程。“原來是先有設備制造商,再有電信運營商,之后才再有增值服務商。現在應用為王、內容為王導致需求為王,使得我們必須要以提供服務來切入。”
據悉,今年政府對云計算專項基金支持金額將視示范項目的進展情況酌情增減,但云計算應用項目仍是支持的重點。目前,除了應用項目,在硬件和基礎設備層面,華為、曙光等企業已初露鋒芒;在創新應用層面,百度、阿里巴巴等企業也完成布局。
科技部同時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導航與位置服務”作出規劃,提出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產業,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在寬帶網絡科技方面,《國家寬帶網絡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面向2020年100Mbps寬帶接入的重大需求,預計將直接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產業。
被科技部稱為IT產業第四次革命的云計算,可謂徹底激發了國內一線城市的熱情。多個城市都將2015年定為實現云計算產業規劃的目標年,其中北京定下了500億元規模的目標,廣州則定下了150億元作為目標,深圳則要培育十家年收入過億、過十億的云計算企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云計算現在沒有現成的成熟模式可供參考,且有地域和文化差異,云計算實踐將是長期演進的進程。“原來是先有設備制造商,再有電信運營商,之后才再有增值服務商。現在應用為王、內容為王導致需求為王,使得我們必須要以提供服務來切入。”
據悉,今年政府對云計算專項基金支持金額將視示范項目的進展情況酌情增減,但云計算應用項目仍是支持的重點。目前,除了應用項目,在硬件和基礎設備層面,華為、曙光等企業已初露鋒芒;在創新應用層面,百度、阿里巴巴等企業也完成布局。
科技部同時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導航與位置服務”作出規劃,提出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產業,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在寬帶網絡科技方面,《國家寬帶網絡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面向2020年100Mbps寬帶接入的重大需求,預計將直接形成1000億元以上的規模產業。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