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宏:SOA技术发展趋势及在智慧城市应用--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梅宏:SOA技術發展趨勢及在智慧城市應用

業界動態
CIO時代網
2012-07-03
[ 導讀 ] SOA已成為我國各行業及區域信息化建設中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業務協同的有效方式。為了促進國際、國內SOA標準工作的有效推進,促進SOA標準成果在我國產業及行業信息化的應用推廣,6月27日,“第五屆中國SOA標準和應用研討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世紀廳舉行。

    SOA已成為我國各行業及區域信息化建設中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業務協同的有效方式。為了促進國際、國內SOA標準工作的有效推進,促進SOA標準成果在我國產業及行業信息化的應用推廣,6月27日,“第五屆中國SOA標準和應用研討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世紀廳舉行。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標準工作組常務副組長梅宏先生發表了《SOA技術發展趨勢及在智慧城市應用》講說,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陳司長、戴主任、林書記,各位專家、各位來自企業、高校、政府部門的領導,大家好!很高興會議主辦方讓我來做報告。講一講我們對智慧城市以及SOA相關的一些認識。由于我自己專業背景所限,所以我用的題目就從“軟件”開始。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OA標準工作組常務副組長梅宏
 

    “軟件”是個范圍比較大的東西。SOA是軟件里面一項比較熱點的技術,也是比較關鍵的一項技術或者標準體系,契合了我們的標準工作組。這些東西在智慧城市建設里面到底有什么樣的作用以及應用?所以說把整體的報告就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關于智慧城市的城市。


    第二,它和軟件技術的關系。


    第三,關于它建設發展的想法。


    關于什么是智慧城市?現在大家都知道,談的很多。非常熱的東西。但是怎么來認識智慧城市?過去我們有很多信息化、數字化,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了,經歷了很多代了。但是我認為要從幾個方面談起:


    第一,城市化進程。城市化進程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線,不斷的在進行,整個世界都是這么做的。


    聯合國2011年關于城市展望里面說到,全世界70億人口中間一半生活在城市里面,而在20世紀,城市整個擴展是10倍以上,說未來2050年的時候就到達了90億,到達了2/3。我國這幾年也大量在談,城市化、城鎮化,明顯加大。多地方都在建造所謂的中大城市。我們目前所謂的超過百萬的城市已經有60多個,2011年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幾十年前,我就想起那個時候要拿一個城鎮的戶口,天啊,費勁費大了。現在很多地方是你不想變成城鎮的人都不行,你必須把土地交出來,必須成為城鎮人。


    為什么要這么做?這個趨勢肯定有它的道理,有它的好處在里面。城市化帶來的好處就是這種迅猛增長,改善了教育、獲得了公共服務。比如說城市越大人均財富和[FS:PAGE]革新就越多,工資和專利增長也越快。達拉斯,500萬人口,工資總額是1300億美元;巴爾的摩圣路易斯:250萬人口,工資總額是1130億美元。這個和他人口整體是關聯的,體量大帶來的好處也多。但是負面問題,比如城市就業、能源、基礎設施等等聚集在一起會形成很大的挑戰,壓力也是很大的。這是春運,廣場上是人山人海,也是城市帶來的問題。這是北京的交通。北京的交通保有量突破500萬,如果不限行,容納的量還有50萬。人多了之后會產生很多垃圾,每天要產生1.8萬噸的垃圾,現在正在增長。 今天上午來的時候在家里看了一下中央二臺的新聞,馬爾代夫也面臨著垃圾的困擾。其中最好的一個島,那個島上基本上堆滿了垃圾。所以說道路資源、水資源、公共資源等等都使得我們難堪重負。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就有可能對各種問題有一定程度的緩解。我并不認為能夠解決。信息技術只是一個助力,是一個滲透性技術,信息技術使用使得很多難題能夠提供一種有效的緩解或者解決的方案。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城市信息化也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信息技術每次更新換代使得相關信息化工作來一次更新換代。我國城市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始很久了,從國家講信息化開始到十七大講到“五化”其中一個也是信息化,各種工作在做。隨著信息技術的出現,各式各樣信息化工作就在做。區域信息化、領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等等都在做這個事情。所以說形成了很好的基礎。當然這些東西都是前期的信息化技術所產生的。


    隨著進入新世紀,新的一代信息技術在原來單純強調信息化、數字化,進一步進入所謂的智慧城市或者智慧化奠定了更好的基礎。我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交通、通信、能源、建筑、食品等等所有的東西都需要信息技術給它提供更好的支撐。隨著2000年以后互聯網的發展、電信網、移動網、傳感網的存在實現多網融合。各種各樣的移動終端,咱們在座的有拿著筆記本、手機的,也有可能在上網。這種多網融合的模式為智慧城市提供了普世、高效的訪問渠道。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面對各個行業的數據和服務。接入網絡的相關資源,包括它的數據資源、信息資源、服務資源也為城市提供了產生智慧的源泉。因為所謂的智慧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得基于現有的東西進行分析和處理。


    云計算的模式,例如SOA談到的SaaS,我始終認為云計算兩個最重要的技術其中一個就是服務化,只有[FS:PAGE]軟件按照對外服務的方式提供才能產生云這么一種以集中計算模式為主的,能夠向所有人提供各種各樣服務的方式。這種也為我們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所構成的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使得我們就有可能在原有的數字化、信息化基礎之上構建智慧城市。


    全球智慧城市已經談的很多了。例如美國是2009年IBM主導來提出智慧城市、智慧地球。2010年聯邦通信委員會公布未來10年美國的高速寬帶發展計劃。為智慧城市發展奠定基礎設施。IBM在美國號稱共建了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迪比克市。在歐洲,2005年開始施行“I2010計劃”,2007年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也發表了歐洲數字化議程,在歐盟地區框架里面也有大量的技術攻關。在亞洲、韓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中國多多少少都在數字化、信息化各個方面開展了很多工作。北京也提出了“數字北京”希望智能北京的建設。還有澳大利亞。全球各個方面都在考慮這件事情。


    但我國智慧城市也提了很多,剛才也提到上百個大型城市在做。我們是47個副省級以上地方,有43家明確提出,智慧、智能或者數字化的城市發展戰略,占比達到91%,非常熱。在上海,在“十二五”信息化規劃中明確提出“以數自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為率先買入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建設目標。

    在這里面看到政府極其重視。國內智慧城市的研討會已經開了不少,一個方面強調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強調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應用。還有從應用角度等等方面出發。不管怎樣,這個事情很熱也很重要,是這里面會不會過熱了?或者說有的進步太快可能也不符合相應技術和市場發展規律。


    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如果我們簡單理解一下,所謂智慧是,對周遭所發生的人、事、物的狀態掌握清晰,用最少的人力、資源和想法得出最有效率、最具生產力的結果。這是來自百科的解釋。


    百度百科的解釋,對事物能夠迅速靈活正確理解和處理的能力。字典里面也是說,能夠快速學習和理解,展現出能夠去很好的對他進行處理,做出決策。


    智慧城市有很多概念,IBM在強調智慧城市里面有他的說法。維基百科也有說法。綜合這些,如果給出一個說法的話,當然不一定全面。我們說,所謂的智慧城市,應該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促進城市中信息空間、物理空間(各種建筑、硬的東西)、社會空間(人所構成的社[FS:PAGE]會網),這三個空間的一種融合,并通過豐富的運用系統加速經濟發展與轉型,提高政府和公共服務效率,方便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有效的保護和利用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這個覆蓋的面太寬、太大。這么一個東西在我們看起來,從技術上實施難度是很大的。但是為什么給出這么一個相對寬泛的定義呢?就是希望基本覆蓋所有方面。說句大白話,我覺得所謂信息城市就是把城市中間每一個東西都打上信息的標簽,每一個人都是信息空間里面的一個ID,使得我們在這個空間下能夠有一個總體的掌控、監控,以及把這些資源能夠整合起來形成相關服務。


    從智慧城市來講,剛才談到那么多的面,如果從學科領域來講,它是多領域、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信息是以人為中心分析處理,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等相關的東西。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包括了硬的基礎設施還有信息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還有信息技術的全面的綜合運用。還不是單純的軟件、硬件技術,而是全面的綜合利用,涉及電子、軟件、網絡、搖桿等等。這里面圍繞著其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相關學科融合和交叉。因此,所謂的智慧城市,應該是一個更為廣泛、深入、綜合的城市的信息化工程。首先要把它當成工程來做。


    比如說涉及到市民服務、企業運營、城市管理等等,智慧城市需要把所有地方覆蓋。這是廣度。再一個從這些應用本身從簡單的信息、一般數據管理到更進一步相關東西的感知,通過把這些感知的信息通過網絡進行匯集,匯集到數據中心在進行分析,分析完之后為各個方面提供服務,為領導提供決策,這些是深度的應用。再一個是綜合。已經有那么多信息化系統,當然還需要進一步發展,技術更新換代會不斷采用。但是現在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全部集中起來,而不是一個個信息孤島。只有把這些東西連起來,所有東西都智慧起來之后,這樣一個綜合的融通就是綜合。既要廣也要深,還有綜合。


    從技術框架來說,怎么獲取數據?全面感知。由全面感知就涉及到各種數據的全面采集你怎么得到,各種攝像頭、傳感器等等。互操作方面,廣泛互聯。把所有點都連起來,把分布異構系統廣泛互聯。深入理解從中間獲取知識、相關信息。這是第一部分,相關的認識。


    在這里面,我認為軟件技術應該說是智慧城市應用中間的關鍵技術。我們從數據抽取出相關信息,由相關信息提煉出人類的知識,再從知識中間凝練出智慧,這些所有處理的工具[FS:PAGE]以及它最終所呈現的載體就是軟件。軟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它是人類知識唯一可以物化的表現,比如說光盤、U盤等等,但是我們最終看到的是通過軟件進行展示的。智慧城市里面涉及到多少軟件技術?網絡技術等等都是很多的。從數據層上講,要全面感知,就是多元數據的全面采集和匯聚,這時候涉及到的是嵌入式的輕量級軟件。因為很多傳感器很小。廣泛互聯怎么互聯?異構系統要互聯。這就是我們最近談的最多的SOA。


    SOA一方面體現了服務化、標準化各種應用系統實體之間的互聯。深入理解就是城市數據分析理解、多源異質數據分析處理。現在談的比較多的海量數據處理,還有各種智慧城市支持模型的構建。智慧城市應用需要應用開發運行和可信性支撐,網絡化應用環境、網絡計算操作系統、智慧城市領域知識模型等等,同樣這里面大量的應用也需要SOA方面把它連起來。


    這里面有一個例子,一個多月前,英國一個城市發布了要建把操作系統概念泛化,要建“智慧城市操作系統”,把整個城市供水、供電列到一塊,構建一個城市的軟件平臺。所以這些關鍵技術構成起來是緊密相關的,形成一個整體,基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等方面,來構成一個體系。


    SOA支撐技術是為智慧城市應用中間數據的融合和服務的融合提供了基礎。我們SOA標準工作組也一直在致力于在中國能夠基于自有的技術體系、借鑒國際標準能夠形成中國的SOA標準。同樣希望通過SOA標準在未來信息化建設中間最大的熱點工程,就是智慧城市,希望在其中起到作用。這里面數據的互操作、服務的互操作,它們的如何離不開相關技術的支撐以及相關標準的采用。這是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一些認識。


    一是政府很熱、企業也很熱,但是中國的事容易推向虛高。一個概念出來就會成為統領全局的,所有東西都到旗下去。我認為熱歸熱,但重要的是把握住不要過熱,所以要規劃先行、合理布局。這是關鍵。首先要有一個規劃,規劃什么呢?明確需求,要根據城市特色確定建設需求。每個城市不一樣,這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根據城市特色確定建設需求。再一個根據現有基礎,量體裁衣、量力而行。而不是到處建云中心,最終演變成房地產。這是我們建設里面最有特色的一個狀況。


    怎么做呢?首先要有標準建設。除了應用標準還有就是技術標準。技術標準比如說SOA,這就是很重要的。還有路線設定,通[FS:PAGE]過什么樣的技術路線怎么樣一步步達成目標。最終形成一個按照計劃逐步實施的過程。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特別難。在所有地方都是這樣。


    二是應用驅動,注重實效。按照你對于民生、政府管理、公共服務有好處的應用來先驅動,一步步按照實效方式來做。從方案設計、技術研究、應用需求、產品研發,經過實踐實現反復迭代。


    三是自主可控、長效發展。信息化這件事情是無終點的,也許十年以后我們會提出“超智慧城市”等等新的概念都有可能,說明信息化是無終點的。終極的結果可能是一個計算機統治了全人類,但是那短時間不可能做到。


    長效發展有幾個問題要注意:


    首先是我們城市的很多東西涉及到關鍵點。哪怕是簡單的民生服務也是國家的根本。所以基本的安全保障怎么解決!我講的不僅僅是信息安全,還有其他安全。


    其次是我們怎么利用這么大好的建設機會把握發展機遇,促進我們自主技術的創新、促進自主技術的采用、促進自主技術體系的建設、促進產業生態鏈建設與產業升級。所以我們需要大力研制和運用制度可控的解決方案,推動自主核心器件和軟件發展,以此為契機,以應用場景、方案來促進國家的創新體系,提供國家、城市層面的安全保障。完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千萬不能在這個建設的熱潮中間又變成一堆買系統、買軟件的軍備競賽。


    最后預祝本次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