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資源共享推進環境信息化
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環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信息化成為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山東省青島市近年來將環境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環保工作能力和持續發展重要支撐點,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各項環保重點工作的開展。
構建“數字環保”,建設生態文明
青島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加強環境保護,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削減,環境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青島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建成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態示范區,圓滿完成了“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連續5年被省政府授予“生態省建設先進市”,榮獲了中華環境獎。
這些成績的取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得益于對環境信息化工作的大力推進。環境信息化為全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資源和服務平臺。2008奧運會帆船比賽在青島市舉辦,市環保局為全面做好環境保障工作,開發了環境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集成了辦公系統、環境業務應用系統以及信息發布系統等內容,實現數據資源的整合以及系統應用的集成,有效提升了環境監管的能力。“十一五”以來,青島市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和引領環保事業發展的理念,在重點流域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污染源普查、環境自動監控等領域積極運用環境信息技術。為全市環境決策和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優質服務,為推進青島市環境保護實現歷史性轉變、構建“數字環保”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強化能力建設,打造信息系統平臺
“十一五”期間,青島市投入2500余萬元用于環境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包括青島市環境監控指揮中心系統建設、國家污染減排三大體系信息能力建設等項目,有力保障了全市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完成。
加強計算機信息網絡建設,完善相關輔助設施配套,改善信息化辦公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青島市已建立起兩套覆蓋全市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分別與青島市金宏電子政務專網和環境保護部環境信息專網互聯。網絡涵蓋了視頻監控、污染源在線監控、機動車尾氣檢測系統、移動辦公等功能。此外,還配備有先進的服務器主機系統,配合虛擬化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計算機環境整體的使用效率,實現節能降耗,并為物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推進環境信息公開,青島市環保局不斷加強“碧海藍天”網站群建設,完善信息發布平臺,提升與廣大市民信息互通與交流的水平和能力。目前,“碧海藍天”已經被青島市列為機關服務品牌,成為青島環保的[FS:PAGE]象征。近期,青島環保的官方微博也將開通,通過信息手段,擴大與市民交流、為群眾服務的渠道,促進青島環保事業健康發展。
“十一五”以來,青島市在環境信息化建設方面還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創新。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信息管理系統、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醫療廢物運輸車輛GPS定位監控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環境監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新時期環保形勢下,環境信息化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只有以“提升環境管理能力,服務科學決策”為目標,著力在環境監管的更多領域里發揮技術優勢,才能推動環境信息化工作更好更快發展。
加強資源共享,深化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十二五”期間,青島市環境信息化工作將實施“信息強環保”戰略。按照“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總體思路,緊密結合環境保護中心工作。以國家環境信息與統計能力建設項目為抓手,不斷完善信息基礎硬件設施建設,逐步向數字化環境管理轉變,實現環境數據標準化、業務管理一體化、綜合辦公自動化、環境服務公眾化、環境決策科學化。
積極推進建設項目管理、環境應急指揮、移動執法等環保重點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加強信息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為環境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和技術保障。推進環境信息保障體系建設,為青島市環境信息化建設與運行管理提供保障,為構建完備的青島智能環保體系和環境信息資源中心奠定基礎。
環境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今后,將依照環境保護部信息化發展戰略,按照生態青島建設工作部署,以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為基礎,以環境保護電子政務和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升環境信息化建設水平,打造智能科技信息資源平臺,為全面完成“十二五”全市環保目標任務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為促進全市環境保護事業科學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城市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