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成潮流 教育信息化步上新臺階
7月11 日消息,科教方能興國。教育是一項百年的事業,一直以來受到了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而我國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于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號)》,試點工作的目標是:探索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與應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發展路徑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體制機制,總結和推廣成功經驗,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
高校作為教育界的高等學府,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例如,清華大學憑借自身的企業和研發團隊,從2003年開始在學生注冊中心等領域開始建設數字化校園,學生通過注冊方可進入學校的機房、實驗室、圖書館,使學校的管理手段更加便捷,這是較早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實例,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信息化手段已滲透到方方面面。而復旦大學通過與信息化建設的企業密切合作,在企業的幫助下,各種需求都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從最早的迎新系統,到校園一卡通、數字化平臺、統一門戶等等,復旦大學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在2010年,浙江大學經過自身的探索,提出了建設“智慧校園”的理念,教育信息化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智慧校園為人們描繪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校園環境,將時下熱門的智能交通、節能減排、安全監控、移動應用等多種應用、理念和管理手段融入到校園建設中來,實現教育信息化、決策科學化和管理規范化,智慧校園成為智慧城市在校園中的一個縮影,更加便于實現。然而,在各大高校積極投入到智慧校園建設中來的同時發現,要實現智慧校園,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智慧校園是對校園管理的智慧化創新,要從傳統的管理方式向智慧化的管理方式轉變,不僅僅需要技術和應用,更關鍵的是管理意識的轉變和管理體制的變革。
此外,智慧校園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并不是某一個領域的智能化應用。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其覆蓋面也超出了傳統的教育信息化的范圍。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智慧校園領域都還處于探索與創新的階段,智慧的范圍并沒有明確的界定,智慧的創新也永無止境。智慧校園沒有明確的定義,對教育行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樣在進行智慧校園建設時才會融入更多智慧的思想,將更多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融入到校園的建設中來,能夠更加貼近師生的角[FS:PAGE]度考慮和解決問題,讓智慧的校園更好的服務廣大師生,讓其在教學、科研以及人才的培養和輸送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文章
物聯網: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戰略制高點
盡管海內外專家人士也無法一下說清“物聯網”,但與它類似的概念,早在10多年前,就在美國市場流行。而日本6年前也規劃過類似的藍圖。而它雖然至今并未成為主流應用,但它們不遺余力地向全球市場滲透,顯示出這是一場爭奪未來全球信息化浪潮...
物聯網技術推動安防信息化
當前,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物聯網應用走向安防監控市場,智能網絡監控發展很快,如何把握住網絡監控市場的機遇,還需要集成商和行業渠道商認真思考。
關于舉辦“2010信息化與現代農業博覽會”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相關企業:移動物聯網(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的物...
物流信息化:“政策年”里加速度
2013年也是物流信息化的“政策年”。對我來說,接連出爐的行業新政,似乎有些應接不暇。各細分領域都迎來了諸多利好政策,為物流信息化企業的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