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東勝”項目建設情況
近年來,東勝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打造城市核心區為目標,以大力改善民生為根本,集全區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200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3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3.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1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6500元和8200元。被評為2009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和"中國最具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綜合經濟實力繼續保持在內蒙古自治區101個旗縣(區)前列。
在全球信息一體化的今天,誰能夠搶抓信息化機遇,誰就能夠占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制高點,獲取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用信息化推進城市化,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發展的戰略選擇。加快數字城市建設步伐,通過信息化的推廣、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已經成為當前國內發達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
2008年,在國家工信部及自治區信息辦相關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東勝區委、政府經過多次考察、專家論證,借鑒先進城市經驗,在自治區率先提出“數字東勝”項目建設,并將其作為落實鄂爾多斯市委、政府“結構轉型、創新強市”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予以高度重視。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在服務民生、城市管理、政務服務、產業提升四大方面取得實效。
一、服務民生方面
在信息化服務民生方面,分別實施了市民卡、數字社區、數字教育、數字衛生四大工程。在提升專業部門信息化水平的同時,居民生活便利性也將改善。下一步通過引導以及其他相關部門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業務系統的不斷完善,逐漸形成百姓生活以市民卡為核心,自助辦理相關業務的生活環境。
一是實施市民卡工程,著力提升百姓生活便利性,使信息化建設惠及民生。2009年,東勝區采用政府主導、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實施“鄂爾多斯市市民卡”工程,通過為百姓免費發放集公共事業繳費、醫保社保、金融消費、小額電子錢包等功能為一體的“鄂爾多斯市民卡”,便利百姓生活,使其享受多方面實惠。截至目前已經累計發卡30萬張,覆蓋近50%東勝區常住人口。目前已經自建服務網點2個,所投放自助繳費終端50臺,消費POS機近300臺。每月刷市民卡繳納水、電、訊等公共事業費用達3萬余元,與去年同期結算量增長近8倍。公交月刷卡近160萬次,平均每天5萬多次,刷市民卡乘車人數已占到乘坐公交總人數的近60%。收費停車場刷市民卡停車占停車總量[FS:PAGE]的10%,結算金額平均每月5萬多元。88臺出租車刷卡支付。華聯、王府井等幾家大型商場的電子錢包消費,小額錢包商業消費平均每月近6萬元。醫保應用在康巴什開通;裝備制造基地1000多戶住戶的供暖表實現市民卡繳費閉鎖控制應用。鄂爾多斯市居住證以及居民健康卡東勝區參加新農合人員的卡片正在制作,近期開始發放。
二是實施“數字社區”工程,著力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平,使百姓居有頤區。依托人口基礎數據庫,建立基于空間地理信息系統的社區人口管理系統,實現社區居民的精確化、差異化定位管理,同時積極整合面向社區的各領域管理與服務系統,將各類信息化項目延伸至社區,為百姓提供貼身、優質服務,進一步提升社區的管理水平與服務功能。圍繞打造生態社區、幸福社區、和諧社區、數字社區,把社區建設成居民自治好、人居環境好、便民服務好、管理機制好、治安穩定好、社會風氣好的生活共同體,使社區真正成為社會管理的窗口、城市管理的前沿、和諧社會的基礎、幸福生活的家園。通過政府積極引導,建立和完善數字醫療平臺、社區網絡繼續教育平臺、數字家庭平臺、等基礎平臺,逐步實施社區業務應用信息管理系統。
三是實施“數字教育”工程,著力解決百姓教育問題,使百姓學有優教。以校園一卡通為基礎,整合政府、學校、其他教育機構及社會的各類教育資源,建立以教育局為中心、覆蓋全區所有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平臺。通過遠程教育、網絡教學等方式,共享優秀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扁平化,學生管理的精細化,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從而有效解決百姓擇校問題。
四是實施“數字衛生”工程,著力解決百姓就醫問題,使百姓病有良醫。建立、完善區醫療、公共衛生、社區衛生等信息系統,構建全區居民數字健康檔案體系,對全區衛生系統進行統一部署,實現互聯共享,有效支撐新醫改和區醫療衛生業務的縱橫整合。通過電子病例共享、專家遠程醫療會診、多級醫療機構協同,百姓大病有良醫,小病在社區,實現百姓看病零差價,從而有效解決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五是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平臺,著力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放心餐桌建設。建設食品安全監管平臺,通過對本地生產小食品二維碼標注,實現食品朔源,同時,對外來食品進入市場進行嚴格控制。對本地餐飲企業食品引入、使用進行規范,全程監管,從而打造百姓放心餐桌。經過近半年時間的調研,需求已經明確,計劃通過3年的時間整合工商、質監、商務等部門資源[FS:PAGE],實現本地食品生產全部二維碼標記與溯源。
二、在城市管理方面
1、數字城管。“數字城管”是2009年東勝區委、政府實施的城市綜合管理項目。項目根據監督指揮相分離的原則,以網格化技術、數字化手段對城市管理體制、機制進行了創新性的改革。在決策層建立城市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重塑城市管理機制、體制。由主要領導直接過問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場協調解決,劃分責任,確保城市管理高效運轉。通過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監督評價體系,問題的發現、處理、監督評價互相分離,從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技術層實現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打造城市管理新模式。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對城市進行萬米網格劃分,編制了指揮手冊作為東勝區數字城管的核心文件,指揮手冊將城市管理部件分為7大類95小類,并全部進行了普查,將城市管理事件歸納為5大類54小類。項目2009年啟動,并于當年通過國家住建部“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目前,范圍覆蓋建成區22平方公里,通過對業務流程的創新和改革,建立了新的城市管理體制,并且實踐證明效果良好。目前,累計受理各類城市管理類案卷25萬件,結案率達98%,按期結案率達85.23%,處置率達96%。并將其作為社會綜合管理創新重要內容在全區范圍推廣。
2、智能樓宇審批。東勝區是自治區范圍內率先開展智能樓宇審批的地區,通過對已建和在建樓宇的綜合布線、安防、辦公自動化等智能化系統的前置審批,對于提高本地區的建筑智能化水平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城市信息化發展以及整體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礎。
三、在政務服務方面
1、行政審批及電子監察系統。推行了行政審批的網上辦理,從而規范職能部門辦理時間。希望通過推廣,實現下一步審批在網上的受理和查詢。截至目前,共有22個部門的145項審批事項進駐行政審批大廳,各部門接受申請19372件,受理19360件,辦結18977件。
2、辦公自動化(OA)。辦公自動化系統自2009年運行以來,部門間公文傳遞除涉密、緊急公文以外,全部實現了網上收發,部門內部文件傳閱全面實現無紙化辦公。
3、共享交換平臺。系統于2009年啟動建設,是全區各部門信息資源交換的基礎。目前綜合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已接入公安、工商、質檢、統計等部門及城市低保、市民卡等業務數據。隨著各業務系統的不斷建設,可用于交換的內容也將不斷提升,最終實現部門間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互聯互通。與其他數字城市建設相比,“數字東勝”建設的最大特[FS:PAGE]點是在城市的高度統一規劃建設,建立了城市一級的信息中心。東勝區委、政府劃撥3800平米建設了城市級的信息中心,本著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建設了800平米的國家A級機房作為“數字東勝”的數據中心。這一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滿足東勝區信息化未來10年的建設需求,成為東勝區數字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而且將機房精密空調、消防工程等價值2000萬元的投入實現共享,為每項信息工程節省資金1/6,累計節省資金投入3000萬元。受到國家工信部及自治區經信委相關領導的認可和肯定。
(四)在產業提升方面
1.鄂爾多斯“草原硅谷”云計算產業園區。近年來,我區在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政府“結構轉型,創新強市”的發展戰略中,積極培育以云計算為主的新興信息服務產業,全力打造以發展云計算大型互聯網數據中心、云平臺以及數據管理產業為核心的鄂爾多斯“草原硅谷”云計算產業園區。目前,我區成立了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園區管委會,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將云計算產業園區打造成為輻射西北、服務全國的云計算產業示范園,形成產業積聚,增強地區競爭力。2010年,經區委、政府研究決定,在罕臺鎮境內劃撥了10平方公里土地建設云計算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開工。共有中興能源、世紀互聯、浪潮集團、金蝶、用友、北京雙洲科技、鄂爾多斯鼎聯數碼、宇光科技、中機國信等9家企業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其中中興能源總投資300億元的綠色數據中心與世紀互聯總投資100億元的鄂爾多斯超級云計算數據中心已經開工建設,一期項目計劃于2012年投入運營。
2.煤炭電子交易所。內蒙古煤炭交易市場是自治區范圍內唯一的從事煤炭電子交易系統及期貨交易的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對煤炭企業的整合與交易信息的發布,逐步建立蒙煤價格指數,計劃于7月1日正式啟動。
3.現代物流信息港。依托四大物流園區,以銅川汽車博覽園為基地,建成由信息港、公路港等六大實體功能與一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整合構成的現代物流信息港。鄂爾多斯物流信息平臺網站已正式上線運營,注冊企業會員已經達到200多家,日發送車、貨源信息400余條,日交易額達5000元。信息港實體建設已完成投資7.5億元,建設用地土地征拆工作已完成,物流辦公中心、倉儲配送中心、聯運車源中心完成建設,司機旅館、物流信息交易大廳、數字物流體驗館、一站式物流商務中心正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