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物联网 新津水务迈入“云时代”--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構建物聯網 新津水務邁入“云時代”

專家觀點
四川日報
2012-07-16
[ 導讀 ] 7月,烈日下,位于新津永商鎮的地下水水位監測點闃無人聲。靜謐中,封閉的地下水水位監測井里各種儀器卻在一刻不停地忙碌工作:每隔15分鐘,儀器就會自動收集水位、水溫信息,再通過監測點的無線網絡發射器,將數據實時傳輸到成都市區的云計算中心。這里是新津縣水務物

  7月,烈日下,位于新津永商鎮的地下水水位監測點闃無人聲。靜謐中,封閉的地下水水位監測井里各種儀器卻在一刻不停地忙碌工作:每隔15分鐘,儀器就會自動收集水位、水溫信息,再通過監測點的無線網絡發射器,將數據實時傳輸到成都市區的云計算中心。

  這里是新津縣水務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的其中一環。

  “五河一江”匯聚新津,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新津經濟社會發展中繞不開的話題。緊抓“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奮力推進成都市五大興市戰略,水利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彰顯。

  將尖端的物聯網技術引入到水務行業管理中,2009年,作為成都市的試點,新津縣承擔了水資源檢測管理系統示范建設任務。3年耕耘,如今,新津已建成29個監測站(點)和1個基于云技術的水務物聯網會商中心,初步形成了集水源安全、供水安全、水環境安全、安全應汛為一體的智能水務管理系統。

  推進新津水務新跨越,一個基于智能化、數字化的“云時代”已然到來。

  科技引領 物聯網攜手云計算

  打開物聯網數據分析處理系統軟件,流過新津的5條河流上,密密麻麻排列著29個監測點。打開西河監測點的圖標,橫斷面的水位、流量、流速、壓力、水質等實時數據一應俱全。

  “發揮大作用的,還有安裝在河流上的攝像頭。”鼠標輕移,負責系統建設的四川煒麒信息科技公司總經理曾慶華點開一個視頻采集點,從各個角度采集的西河大橋畫面顯示在屏幕上。鼠標操縱著鏡頭的轉動,橋墩上的水位線清晰可見。

  “水務物聯網”是將各種信息傳感(感應)設備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圍繞防汛抗旱、水資源調度和水環境治理,水務物聯網包括基礎信息采集設備、網絡傳輸設備和應用設備。由水、雨情信息傳感器、水質信息傳感器、生物傳感器、河流傳感器等采集設備采集基礎信息,利用GPRS、GSM、3G、北斗衛星、ADSL、互聯網多種方式將數據實時傳輸到網絡中心,再按標準規范體系傳遞、整編進入各類水務專題數據庫,打造業務應用和多應用交互的“監、控、管”一體化平臺。

  通過數據分析處理系統軟件,飲水安全監測、水文監測及預警、污水處理排放、地下水監測、防汛抗旱、山洪災害監測及預警、水資源信息等各項功能實現了整合,“一滴水,從以雨水的形式降下來,到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一個完整水循環的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信息都不漏過。”

  “系統最大的亮點在于,網絡中心計算平臺采用服務器虛擬架構以及云計算技術,以‘水務云’解決方案[FS:PAGE],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新津縣水務局局長張永中說。

  該系統還實現了在先進技術應用上的幾個“第一”。在全國第一個應用成功的在線免試劑多參數水質監測系統——采用國際頂尖的紫外—可見光連續光譜技術,不用化學試劑就能檢測水質的常見污染,實現監測環境而不污染環境。在全省第一個應用成功的全自動綜合毒性檢測儀——使用發光細菌作為生物感應器,即使很微量的毒性物質,也無所遁形。

  日夜運行 水資源管理走向精細化

  測量地下水位,扔一根皮尺到農民自家挖的水井里;收集雨量,玻璃量杯都打破了也沒得到一個準確數據——在過去,由于觀測手段的落后,水資源數據的收集顯得困難重重,數據陳舊、失真乃至缺失的現象突出。

  水務物聯網建成后,水資源的“家底”變得一清二楚。“各種信息采集設備每15分鐘自動進行采樣分析,得到的數據傳回數據庫后,將在云計算中心進行永久儲存。”張永中說,29個監測站(點)遍布新津全域,就像永不休班的哨兵。

  對水資源的管理由此進入精細化時代。在摸清了水資源在工業、農業、生態、人畜飲水等方面的利用狀況后,才能進行水資源的科學開發和利用,從而為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打下基礎。“在做規劃時,必須了解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需水量和缺水量。現在只需鼠標一點,多年數據立馬呈現。”

  對每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水務物聯網意味著更安全的供水環境和更放心的飲水質量。

  興義鎮不二社區居民曹培成沒有想到,生活可以變得如此美好。自去年搬進集中居住區后,水電氣等直接通到家家戶戶。擰開水龍頭,一股清甜的自來水流出。

  曹培成不知道的是,是水務物聯網的日夜運行,保障著這股清水的甘甜。在新津地源水廠,原水入水口和出廠水出水口分別設立了水質實時監測點。監測點內,在線免試劑多參數水質監測系統、全自動綜合毒性檢測儀等先進儀器像一個個忠誠的衛士,監測頻率達到15分鐘一次。一旦原水和管網水質出現問題,超過設置的水質標準,系統將及時啟動報警裝置。

  這一切,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過去監測水廠的原水水質,就在進水口處養一缸小魚。魚游得歡快,表示水質尚好;如果小魚發生狀況,則表示原水受到污染。”地源水廠相關負責人說。

  在水務信息化的保障下,新津正加快實施城鄉居民飲水保障工程。抓緊實施飲用水原水域外引水增量工程,盡快確定合理方案,滿足今后10年、20年新津城鄉飲水增長需求;抓緊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2013年,基本實現[FS:PAGE]全縣城鄉自來水同質化、滿覆蓋。

  應急響應 成功應對緊急狀況

  矗立在南河新津段入境橫斷面岸邊的一座藍色小屋,在截斷一場嚴重水污染的戰役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2009年12月3日凌晨,趁著夜色,一股工業污水從上游悄然流入新津境內。這一切,被站在岸邊的南河水質監測點的儀器默默記錄了下來。

  2時45分,水務局工作人員電腦上,一根代表COD數值的藍色曲線猛然上升,到5時30分,這一數值達到峰值。“南河上游有企業在排污。”收到儀器的報警后,水務局工作人員立刻行動,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理,一場水污染被堵在源頭。

  新津地處都江堰尾水灌區,承載著外江水系上游5個區(市)縣和南河流域三個市縣過境水的排放,水環境安全壓力日益加大。

  按照 《新津縣水務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建設方案》,新津縣水務局在南河入境段水資源自動監測站的基礎上,在金馬河、羊馬河、楊柳河入境斷面上布設了水資源自動監測站。通過該監測系統,水務部門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監測斷面水質、水文數據。系統配備的報警功能,可及時提醒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并為解決跨行政流域的水污染事故糾紛提供科學依據。

  水務物聯網發揮的應急作用,不僅體現在水污染事件中。

  去年7月3日,新津迎來了當年最大的一次洪峰。藍色、黃色、橙色響應次第亮起。到晚上10時,南河、西河、金馬河水位全面超警戒線,洪峰的流量、流速的準確數據,絲毫不差地顯示在防汛指揮部的電腦屏幕上。由于有科學的數據支撐,新津此次響應及時,安然度汛。

  “過去只能靠人到現場觀測,通過電話匯報給指揮部,既不方便,也不準確。”張永中說。

  為了安全度汛,新津建設了6個雨量監測點和3個河道水資源監測站,對雨情、汛情信息數據實時傳輸,對城區暴雨洪水、主要河道洪水進行風險分析、評估,以信息化對抗極端天氣,及時排除險情,保證城市安全運行。

  “江河安瀾、水量充沛、河湖健康、水境優美、法治水利、智能管理”——依托水務物聯網建設,新津水務的跨越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08月30日 11:32千家網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05月19日 15:55大江快報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06月01日 20:48千家網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05月28日 10:00人民政協報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

03月22日 15:21千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