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家居智能化仍“嗷嗷待哺”?
智能化照明并非新鮮詞匯。但在LED大潮的推動下智能化照明卻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這在本屆光亞展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無論是飛利浦、歐司朗、GE、東芝照明、TCL-羅格朗等國際照明企業,還是鴻雁電器、河東電子、聚暉電子KOTI、邦奇電子、南京天溯等國內照明電氣企業,結合LED光源的家居智能化都成為其展示的亮點。然而,由于光源滲透、營銷渠道、品牌推廣、產品成本、后續維護等多方面原因,LED家居智能化腳步依舊緩滯,尤其對渠道中間商和終端消費者而言,其更多的也許是概念式的品牌造勢。
制造端大熱
“相對傳統光源,LED光源的可塑性很強。如果沒有LED潮涌,國內智能化家居照明的推進步伐可能要延緩好幾年。”鴻雁電器照明研發部負責人朱兆魁對記者說道。據其介紹,2010年鴻雁電器便在展會上推出LED家居照明智能化系統,直到今年,與大行其道的LED光源結合才取得了比較大的業內反響。
東芝照明(中國)有限公司商品部副部長方孝也向記者表示,LED的色彩豐富而純厚,三基色加數碼技術,可演變任意的色彩。而LED光源的精巧,點、線、面、球、異等形式,乃至任意藝術造型的燈光雕塑,也使LED能適應各種幾何尺寸和空間大小的裝飾照明的要求,并與智能化系統配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燈光的不同顏色和外觀設計來表達個性和情感的需求日益凸顯,LED家居智能照明系統剛好切中肯綮。”

而在光亞展這一國內規模最大的LED應用企業和產品展示的平臺上,無論是飛利浦、歐司朗、GE、東芝照明、TCL-羅格朗等國際照明企業,還是鴻雁電器、河東電子、聚暉電子KOTI、邦奇電子、南京天溯國內照明電氣企業,結合LED光源的家居智能化都是其展示的亮點。
據記者總結,以往對LED智能調光的兩大難題:1、難以找到相匹配的調光解決方案;2、空間受到限制,安裝相關零部件不方便,目前都得到比較大的改進。光亞展現場,臺達、航嘉、天寶等“電源大戶”紛紛推出適合LED智能照明的恒流驅動電源,而注重LED照明應用品牌也相繼推出自主研發的智能電源。這對LED智能家居系統的發展無疑有較大的催化作用。
“此外,今年實力企業都推出了無線智能通訊控制系統,對比往年的需要布線,這對重新裝修而愿意升級到智能家居或室內照明系統的用戶就非常方便。”朱兆魁補充道。
然而,記者調研發現,由于光源滲透、營銷渠道、品牌推廣、產品成本、后續維護等多方面原因,LED家居智能化腳步依舊緩滯,尤其對渠道中間商和終端消費者而言[FS:PAGE],對其接受程度依舊較低。
推手抑或“拖累”智能照明行業自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受市場的消費意識、市場環境、產品價格、推廣力度等各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而作為智能照明的一大特色,實際上無線控制早在2005年就已經被應用到照明控制中,但由于傳統照明產品僅能停留在光暗單一調節以及受到種種技術瓶頸的限制,使得其直到LED開始熱銷后才成為市場主流。但智能照明系統配合LED光源,成本優勢又會削弱。
據了解,國外智能照明產品價格太高,而目前國內品牌的智能照明產品一般為500到600元/路左右,國內的低檔產品甚至達到300元/路以下,按照兩層復式住宅單位的智能照明系統全套安裝也要1.2到1.4萬元左右。“雖然僅高于國外高檔‘開關+插座’的價格,但加上LED燈具使得其成本又大幅上升。”業內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品牌企業的頂燈為例,傳統60瓦純三基色光源加燈具價格約為200到300多元,而相近光效的20瓦LED光源頂燈的價格則會增加5到7倍。全屋的燈具花費無疑大大增加。
家居不感冒
“對華東、華南等一二級城市而言,價格并非智能照明難以普及的主要因素。消費者對LED和智能照明認識不足,即市場處于初級階段是最主要的原因。”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業務拓展經理徐德智說道。
LED近年大熱,但家居滲透率卻差強人意。對“十二五”期間LED照明的滲透率,業內普遍估計普遍樂觀,預計到2015年,中國戶外LED照明滲透率達60%-80%,室內商用LED照明滲透率達25%-30%,室內家居LED照明滲透率約5%-10%。然而根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智能化LED照明的滲透率還不足2%。家居領域對LED和智能照明產業而言更像是有待開采的“無人礦區”。
LED制造領域魚龍混雜,影響終端消費體驗,也是LED產品家居滲透率不高的絆腳石之一。天寶集團研究院總經理朱昌亞透露,在室內小功率的LED智能照明方面,首先是恒流驅動電源與傳統的可控硅切相調光器不匹配,造成LED在調光過程中產生閃爍現象,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在LED應用中的熱情;其次就是LED的光衰與壽命問題。“這一類問題主要核心還是LED和智能驅動電源的技術參數與標準沒有統一,業內不少企業卻都單純想降低產品的成本和品質來換取市場。”
而中國照明學會室內照明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全國采光照明標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任元會也認為,目前智能化控制系統的LED更適合應用到寫字樓等高層建筑樓梯和過道照明中,這樣更能充分發揮LED智[FS:PAGE]能系統的節能優勢,實現“按需照明”的理念,起到“人來燈亮,人走燈暗”的調光作用。
渠道淤塞
對比目前LED所走的比較單一的工程渠道,LED智能照明系統的銷售渠道也并不多遠,更多時候甚至是企業在唱“獨角戲”,直接和產品應用單位接觸、公關、供貨和服務。
朱兆魁透露,由于LED智能照明系統更多屬于非標定制產品,即使像鴻雁電器這樣有超過十年的智能系統研發和超過兩年的市場推廣經驗的企業,目前在國內的客戶仍局限于五星級酒店、銀行總部大樓等十多個標桿工程。“售前研發和售中推廣不算,單是售后服務就要很高的成本。”
據記者了解,國內的智能照明產品推廣力度遠遠不夠。由于這是一個興起行業,不同于一般照明產品,渠道的建設和消費觀念的形成等等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大多數企業也不敢投入過多的精力與資源。“很多實力企業都將LED智能照明系統作為一個子系統來對待。這就決定了其營銷策略、品牌推廣方面相對較弱,現有的照明渠道利用率便非常低。”
TCL-羅格朗展會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智能化照明不僅僅是改變發光體,而是將通信、傳感、云計算、物聯網等多種現代化技術融入其中,達到“光不僅僅是光”的效果。而市場沒有成型,還沒有形成大的消費市場,大部分智能照明廠家還在極力引導消費者,在渠道的建設上也一直在探索著適合這個行業的模式。“這表明,普通的經銷商、工程商、設計院等很難挑起推廣、銷售、售后的大梁。”
單靠玩概念喂不飽LED家居智能化
其實,LED家居智能照明系統的大熱,很可能是善于捕捉市場需求趨勢的企業為展示綜合研發實力,占領LED細分領域制高點所進行的概念營銷和差異化戰略,這無可厚非。
今年光亞展規模再次增大,達到2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600多家,其中與LED產品相關的企業就超過1800家,即使實力不錯的品牌也容易淹沒。尤其是應用企業,如果單純依靠產品展示,很容易陷入價格戰的怪圈,很難在眾多同質化嚴重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相對而言,LED家居領域還是沒開發的“處女地”,而節能環保、智能系統等概念的推出也符合國家政策大勢,企業靠智能照明系統還能大大增加LED產品附加值,可謂是一舉三得。
何況,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家居照明行業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不過,要真正實現差異化戰略還是要避免過度概念營銷,畢竟只靠玩概念不能樹立行業地位,只有研發出實實在在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費者。
相關文章
專訪安心加云聯周鵬:推動地產智能化發展,驅動行業升級革新
2021年9月29日,由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OFweek物聯網承辦「OFweek2021(第六屆)物聯網產業大會”暨“維科杯·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大會上,安心加云聯營銷總監周...
智能化物流提質增效強化“肌肉”,李寧華東智慧物流中心啟用
近年來,李寧公司一直積極推動創新技術的應用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通過對自身物流系統的全方位智能升級,運用智能技術打造智慧零售型的物流管理平臺,完善集團整體物流倉網布局。
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制造業駛入創新“高速路”
近年來,江西省豐城市大力實施智能制造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引導企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助力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圖為豐城市某公司車間內的機器手臂在自動作業。周亮攝(人民圖片)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