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翰:物联网投资警惕产能过剩--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鄧中翰:物聯網投資警惕產能過剩

業界動態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0-06-22
[ 導讀 ] 針對物聯網熱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接受了21世紀記者訪談,以下為訪談全文:

  華夏物聯網訊:盡管產業發展方向尚不明晰,但舉國上下的物聯網熱可謂高燒不退。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都裝入感應器,然后普遍連接形成巨大網絡,那是一個多么龐大的市場?預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的十年里,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形成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巨大市場——這組被廣為引用的數據,更是如同興奮劑刺激著眾多參與者的神經。

    針對物聯網熱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接受了21世紀記者訪談,以下為訪談全文:

  “現在全國上下的物聯網熱主要熱在兩頭,一頭是政府熱,各地政府紛紛上馬物聯網項目;一頭是企業熱,趁市場虛火旺盛倒賣傳感設備。”6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倒頗為冷靜。

  鄧表示,現代信息通信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目前也只有1萬多億元的規模,物聯網在概念、標準等都不明晰的情況下,要想在短期內形成萬億元規模并不現實。

  “眼下物聯網無論是在國際或國內均處于初構階段,沒有標準化、系統化,市場實際應用也非常有限,此時芯片企業一哄而上投產傳感器,必然導致產能過剩。”鄧中翰認為,物聯網的關鍵環節可以歸納為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目前產業發展還處在基礎感知網絡的初建階段,目前全球已有的傳感器市場不過400多億元的產值規模,可單RFID就有30個組織制定了250多個標準。

  “物聯網是個好東西,但中國企業發展物聯網一定要繞過行業壁壘,突出自身的資源優勢,選擇在產業鏈高附加值的環節進行積累投入。”鄧中翰說。這與他當初創辦中星微電子時選擇避開英特爾鋒芒致力于數字多媒體芯片的開發、設計和產業化的差異化路徑,異曲同工。

物聯網缺乏創新應用

  《21世紀》:2009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指示要迅速在無錫建立中國的“感知中國”中心。自此,國內物聯網產業化迅速升溫,包括三大運營商、廣電、國家電網等產業鏈企業,及上海、無錫、蘇州、重慶、廣州等地紛紛出臺各自的物聯網規劃或戰略。你怎么看待物聯網熱?

  鄧中翰:目前大家對物聯網的項目、產業還處于炒作的階段,還處于爭奪政府資源的過程。僅去年8月到10月的短短兩個月間,全國就有三十幾個省和自治區、直轄市開始著手做物聯網的規劃工作,400多個地級市也開始跟從。但是,這些物聯網規劃與原來的規劃沒有多大區別?只[FS:PAGE]是把現有存量資產和存量產業包裝成物聯網項目,于是物流成了物聯網,傳感器技術成了物聯網,工業自動化也成了物聯網。

  盡管這些“舊瓶新裝”的物聯網應用現在有不少,但是真正有價值的創新應用不多,有價值而且有生命力的應用就更少。因此,首先就要大力推進物聯網在各個領域的深度應用,沒有有效的應用就沒有物聯網信息資源的搜集和儲備。

  《21世紀》:也就是說,物聯網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那么,從根本上看,物聯網產業鏈都包涵哪些關鍵環節呢?

  鄧中翰:物聯網的關鍵環節可以概括為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

  全面感知是指利用射頻識別(RFID)、GPS、攝像頭、傳感器網絡等感知、捕獲、測量的技術手段,隨時隨地對物體進行信息采集和獲取;可靠傳送是指通過各種通信網絡、互聯網隨時隨地進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處理是指對海量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提升對物理世界、經濟社會各種活動的洞察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

  實際上感知網處在物聯網的最底層,借助RFID和紅外傳感器等實現對物件的信息采集與控制,再通過核心傳感網將信息匯集實現物物傳遞。物聯網的高附加值層面主要負責信息的處理和決策支持,負責智能處理基層網絡間的信息,根據應用的需要可以覆蓋公共通信網、行業專網甚至是新建的物聯感知網等。

尋找突破口

  《21世紀》:其中,哪些是中國企業可以重點關注的關鍵環節?

  鄧中翰:之前有很多人認為RFID傳感技術是物聯網最核心的技術,也有人提出物聯網就是傳感網。不過,我認為最核心的不是RFID,以高清攝像為核心的“視頻感知”,才是物聯網走向真正全面感知的重要技術突破點之一。

  物聯網發展的一個關健詞就是智能化。當物聯網能夠通過全高清的視頻而不是簡單的RFID傳感器來全面采集信息后,高清圖像的精確處理就需要有更為高速智能的芯片來進行管理,這也是產業鏈能夠還得更多附加值的環節。

  從采集方面來看,視頻采集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視頻的傳輸對帶寬率要求非常高,視頻的定型及數據的處理也都是難點;從管理方面來講,視頻的計算量是最為復雜的;從應用上來看,視頻的應用也最為廣泛。因此,未來的物聯網發展必定是以“視頻感知”為主,包括從網絡角度而言,也多是以視頻為主來進行配置,所以“視頻”是對物聯網技術發展最大的挑戰。

  《21世紀》:中星微具體在物聯網業務推進方面是如何展開的?

  鄧中翰:2008年,[FS:PAGE]中星微參與了“安全防范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國家標準”(簡稱SVAC標準)的制定工作,該標準在統一物聯網視音頻信息格式標準及互聯互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去年中星微并購了阿爾卡特朗訊貝爾監控業務,對其網絡視頻技術進行了整合發展。不久前中星微發布的“中星智能視頻系統”物聯網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在上海世博會,此外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的針對個人家庭市場的無線視頻應用業務“E視通”也已上市。中星微就是要緊緊抓住視頻、智能、高清這幾個關鍵詞,結合平臺資源來做切實的市場應用。

  《21世紀》:如何破解物聯網產業的盈利難題?

  鄧中翰:當有價值應用推廣之后就要建立跨平臺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在共享的同時要對物聯網信息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和利用,對各種傳感器搜集來的所有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以及再利用。

  就像電信運營商最初提供的服務只是語音信息,單單是人與人之間的語音信息交流就能給運營商帶來數以億計的收入,那么物物之間、物人之間的信息交互所帶來的收入也將非常可觀。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避免過度依賴政府 物聯網投資亟需實現多元化

以物聯網的核心技術RFID產業在臺灣的發展情況為例:RFID在臺灣的推廣一直受困,5年來推出了非常多的試用系統,但是這些系統面世以后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在給物品加了標簽后,怎么才能有好的運作模式,可以收回本錢,甚至可以提...

12月20日 18:09通信世界周刊

十大重點領域公布 物聯網投資版圖全面升級

最近,繼今年6月工信部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十二五”專題規劃后,有關加強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又開始浮出水面。據悉,按照原定的時間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將在元旦前后出臺。

12月17日 09:15證券日報

三大領域挖掘物聯網投資價值鏈

有利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國家環保相關政策的不斷深化為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同時對新技術產品的鼓勵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十二五”亦值得期待。

12月18日 23:04RFID中國網

物聯網投資“叫好不叫座”

對于諸多風投而言,物聯網企業在國內仍然是叫好不叫座。雖然物聯網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二級市場業曾熱炒過物聯網概念股,但手握重金的PE卻靜觀其變。

10月26日 22:11投資界

宏電參加中路集團物聯網投資論壇

3月4日,中路集團物聯網投資論壇在上海浦東新區證大麗笙酒店隆重召開。深圳宏電作為國內知名的物聯網企業和中路集團的戰略合作伙伴,受邀參加并出席了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