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公共资源媒体发展切不可盲目冒进--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云計算是公共資源媒體發展切不可盲目冒進

專家觀點
黑龍江日報
2012-08-01
2012年7月11日,在哈爾濱召開的中國新聞技聯的年會上,姜進章作了“媒體創新:組織管理轉型與技術變革互動”的演講,受到與會者的關注。本報記者就媒體如何把握“云計算”、傳統媒體如何應用新技術、媒體的技術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采訪了姜進章教授。
 
  問:現在“云計算”風靡一時,國內各地紛紛推出政策鼓勵發展“云計算”。傳統媒體應不應該發展“云計算”,如何看待“云計算”在媒體中的作用?
 
  答:“云”是一種基礎性的服務,就像“電”一樣。企業早期發展,要自己建電廠,后來社會發電廠成本最低,服務更方便,企業就沒人自己建電廠了。“云計算”應是一種公共資源,是社會化的計算中心,國家有幾個大的“云計算”中心就夠了,不需要企業、媒體都發展自己的“私有云”。而提供“云計算”的技術公司,應向服務公司轉變。作為媒體,應該大量減少對基礎性的技術設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公共資源。媒體要做自己的核心業務,內容、廣告、節目、娛樂等,如果按產業價值劃分,分為客戶服務、媒體營銷、媒體內容包裝、媒體的內容生產,專業的采集交換、媒體策劃等。媒體是“云計算”的使用者,不是研發和建設單位。
 
  問:在“云計算”的大潮下,媒體該如何與“云”接軌?媒體如何看待技術公司利用“云計算”所作的技術推廣?
 
  答:媒體要搞清“云計算”解決什么問題,是效率問題,還是成本問題。媒體生產效率提高,而社會成本加大,也沒有意義。“云計算”是整合社會資源,降低社會總成本,解決每一個工作者隨時隨地社會化生產。
 
  現在我們技術使用者與技術推廣者有矛盾。推廣者對“云”的認識比較早,又有商業利益,那么他們在考慮局部利益時,有時是不考慮社會總成本下降的。在“云計算”的早期投入中,浪費性投入會比較大。媒體需要與技術公司進行博弈,提高自身的技術素養。技術的推廣者也要把目光放遠,盡量考慮長期的利益,而不只是暫時的利益,減少短期行為。社會特別是媒體產業內部要引入大量的社會上的第三方科技普及者,讓新技術的應用形成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云計算”公司必須向服務公司轉變。就像建五星級賓館,先要大的企業去建,然后使用者付服務費使用,使用者肯定不會參與賓館的建設。“云”建設過程中,不僅不要讓媒體各自建立“云計算”,建“云”的單位還要承擔將已有的媒體計算或網絡中心整合到“云”中去,發揮社會效益。將來 “云”建得多了,也需要組成“云網”,就如國家電網一[FS:PAGE]樣,形成巨大的社會云資源,才能真正發揮作用。WINDOWS系統光開發打印機的就3000多人,為什么這么要這么多人呢,因為世界上有幾百種打印機,WINDOWS的標準適用全球每一款打印機,是通用性軟件,你自己搞研發就只能適應幾款打印機,達不到通用化的結果。
 
  問:媒體要發展利用“云計算”,應做好哪些準備,從什么地方入手?
 
  答:將來使用“云計算”資源,媒體沒應全力做好自己的內容,做好適合在“云”平臺運行的內容。媒體要做好應對“云計算”發展的準備,應確定“云”的標準,將來把內部信息中心搞好與“云”對接的準備,媒體內部的資源要進行有效整合。重要的是技術公司針對媒體的生產過程數字化轉型,建立每個員工個人的自助工作門戶,開發配置資源的智能軟件,為各個媒體的核心業務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媒體過去是組織按生產經營的需要來設計的,加上員工為中心的個人門戶。數字化階段是向信息中心提需求,組織通過門戶下達任務,在計算資源社會化的平臺上,完成工作,增加應用。
 
  問:在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媒體在技術管理方面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媒體應用新技術應避免走入誤區。需要普及的是,云計算將來一定是公共資源,是一個基礎設施。如果媒體現在投資所謂“云計算”,5年以后,你就變成一堆垃圾,因為你不可能跟上技術公司的技術更新步伐。
 
  媒體的使用者也要摒棄三個錯誤觀念。第一,建立自己小而全的生產系統。第二,公共化以后不安全。把錢存在銀行和鎖在家里,哪個更安全?當然是銀行安全。這就是社會公共化服務的安全性,遠遠超過一個個體的安全性。但人們沒認識到這個問題。許多網站都把服務器放自己機房里,這是錯誤的。放在社會化的公共機房,所有的安全配置都是完全足夠的,而且出了問題,他是賠得起的。第三,是控制權。我們會認為自己建云平臺、云計算中心,所有的員工服務都是我管理的,我叫他們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存在問題,一是你所有管理人的技術專業水平不夠高 ,高的技術專家你不僅養不起,而且引進媒體,過兩年技術水平也落后了;二是你所配置的專業工具和裝備不夠好;三是萬一出了問題,責任不可轉移。
 
  在媒體的技術管理、設備維護上,也需要社會化服務。上海證券報明確規定技術部門只從事技術管理。該報有一個長期戰略的服務公司,所有的桌面管理,是由服務公司委派運維人員來管理,委派技術人員24小時值班,一旦網絡出現癱瘓,它的技術力量是強大的。如果是內[FS:PAGE]部管理,一旦出了問題,內部人員管不了,再上社會上找人員,時間就耽誤掉了。
 
  姜進章簡歷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媒體管理研究所所長。
 
  1958年生于江蘇。曾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工程碩士、南京大學商學院管理學博士、南京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和大全集團有限公司科研工作站出站博士后。早年曾任江蘇省金湖縣通用機械廠和軋鋼廠廠長,也曾任職于江蘇省計劃經濟委員會。后曾任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南京證券部總經理、江蘇金信證券公司市場研究部經理、南京福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現仍兼職于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上海證券報社和中國證券網首席策略師。
 
  榮譽獎勵:南京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稱號;第七屆OA典型應用先進個人獎(國家信息中心/辦公自動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11); “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上海證券報全媒體生產管理平臺”項目)獲獎人。
 
  代表成果:出版《知識重建論:一種超越時代的管理哲學與方法論》、《新媒體管理》等專著;發表論文多篇,主要有:《中國報業跨區域經營戰略研究》、《論知識重建在企業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市類報紙在后壟斷競爭時代的戰略選擇》、《新媒體經營特征與管理理念變革》等。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劉強東點將女會計

好好算賬,降本增效。

05月15日 10:2921世紀商業評論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