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電科技為核心物聯網產業園
[ 導讀 ] 眼下,無錫正加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步伐,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無錫設立機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也先后“登陸”,各種傳感網、各類資源要素已聚集無錫。到2012年,無錫將完成傳感網產業示范基
家里煤氣漏了,廚房內的傳感器將報發到業主手機上;每逢月初,電表、水表上的傳感器對讀數進行遠程抄報……通過在物體上植入各種微型感應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無線網絡,實現人和物體“對話”,物體和物體之間“交流”。當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相連時,可隨時隨地全方位“感知”對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將從“感覺”跨入“感知”的階段。
就國家而言,最新產業分析表明,中國物聯網正處于式擴容的“前夜”,其基礎層面的無線傳感網,市場規模將在未來2年內激增15 倍,達到40億元;此后5年將再增5倍,超過200億元。我國專家認為,“感知中國”是與美國“智慧地球”相提并論的高端戰略。物聯網被認為是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下一次信息技術浪潮和新經濟引擎。就區域范圍而言,2009年,家寶在無錫提出了建設“感知中國”中心的戰略。眼下,無錫正加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步伐,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無錫設立機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也先后“登陸”,各種傳感網、各類資源要素已聚集無錫。到2012年,無錫將完成傳感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同時建成集引領中國傳感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示范應用三大優勢的中國傳感網研究發展中心。
無錫建設“感知中國”中心,對江陰而言,無疑是一次“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戰略機遇。市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打造百億新傳感器產業園區。作為江陰產業轉型、科技新城建設的龍頭,開發區在這一輪新興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中,科學規劃,全力推進江陰市物聯網產業中心建設,爭創國家級RFID產業園。目前,開發區物聯網產業形成了以長電科技為核心、以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物聯網產業園為支撐的傳感網集群發展態勢,已集聚凱路威電子、利奧科技、漢德天坤等10余家新傳感器產業鏈企業,在創業園初步形成了物聯網產業基地。
在未來4年內,開發區將以長電科技、創業園和科技企業加速器為核心,打造百億傳感網基地,迅速形成物聯網產業技術研發、人才、產業和應用示范的集聚效應,形成中國傳感網產業技術創新的示范區,科研成果轉化的示范區,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密集區,大規模應用的先導區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物聯網產業創新基地。建成以長電科技為龍頭的傳感器產業鏈,以凱路威電子為龍頭的RFID芯片制造及系統集成產業鏈,以利奧創新科技為龍頭的RFID技術應用及系統集成產業鏈,以漢德天坤、和普微電子等企業為代表的網絡物聯網及系統集成產業鏈,引入30名物聯網產業的領軍人才,集聚各類新傳感器企業80家以上,培育骨干企業15家和3家上市公司。
發展藍圖已經清晰,關鍵在于科學規劃、加快推進。下一步,開發區將組織有關專家編制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對開發區物聯網產業發展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大力扶持現有的物聯網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把開發區作為RFID研發及生產制造基地;大力引進重點物聯網企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加快開發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速度和影響力;制定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策,在策上向物聯網產業傾斜,促進物聯網項目在開發區落地并加速產業化;組織開發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參與國家物聯網產業的技術標準制定,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物聯網國家級工程中心或分中心,并組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物聯網創新聯盟;以項目的形式推動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和揚子江軟件園組織技術力量,攻克物聯網核心技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充分整合開發區現有資源,加大載體建設力度,加快規模集聚,為短期內企業快速入駐提供條件。
物聯網產業才剛起步,要真正達到物物相連,實現“感知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對于江陰市來說更是如此,雖然開發區發展物[FS:PAGE]聯網產業有資源、要素的比較優勢,但也存在較多不足,主要是目前產業整體的體量較少,影響力不高,物聯網產業處初創階段,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策等還遠沒有成熟。打造百億新傳感器產業園區絕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發揮全市各個部門的積極性,要結合公共領域的重大項目示范應用來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要完善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發展關鍵傳感器件、裝備、系統及服務,拉長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大載體建設力度,促進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積極策應無錫打造“感知中國”中心。
就國家而言,最新產業分析表明,中國物聯網正處于式擴容的“前夜”,其基礎層面的無線傳感網,市場規模將在未來2年內激增15 倍,達到40億元;此后5年將再增5倍,超過200億元。我國專家認為,“感知中國”是與美國“智慧地球”相提并論的高端戰略。物聯網被認為是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下一次信息技術浪潮和新經濟引擎。就區域范圍而言,2009年,家寶在無錫提出了建設“感知中國”中心的戰略。眼下,無錫正加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步伐,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無錫設立機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移動運營商也先后“登陸”,各種傳感網、各類資源要素已聚集無錫。到2012年,無錫將完成傳感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同時建成集引領中國傳感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示范應用三大優勢的中國傳感網研究發展中心。
無錫建設“感知中國”中心,對江陰而言,無疑是一次“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戰略機遇。市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加快打造百億新傳感器產業園區。作為江陰產業轉型、科技新城建設的龍頭,開發區在這一輪新興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中,科學規劃,全力推進江陰市物聯網產業中心建設,爭創國家級RFID產業園。目前,開發區物聯網產業形成了以長電科技為核心、以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物聯網產業園為支撐的傳感網集群發展態勢,已集聚凱路威電子、利奧科技、漢德天坤等10余家新傳感器產業鏈企業,在創業園初步形成了物聯網產業基地。
在未來4年內,開發區將以長電科技、創業園和科技企業加速器為核心,打造百億傳感網基地,迅速形成物聯網產業技術研發、人才、產業和應用示范的集聚效應,形成中國傳感網產業技術創新的示范區,科研成果轉化的示范區,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密集區,大規模應用的先導區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物聯網產業創新基地。建成以長電科技為龍頭的傳感器產業鏈,以凱路威電子為龍頭的RFID芯片制造及系統集成產業鏈,以利奧創新科技為龍頭的RFID技術應用及系統集成產業鏈,以漢德天坤、和普微電子等企業為代表的網絡物聯網及系統集成產業鏈,引入30名物聯網產業的領軍人才,集聚各類新傳感器企業80家以上,培育骨干企業15家和3家上市公司。
發展藍圖已經清晰,關鍵在于科學規劃、加快推進。下一步,開發區將組織有關專家編制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對開發區物聯網產業發展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大力扶持現有的物聯網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把開發區作為RFID研發及生產制造基地;大力引進重點物聯網企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加快開發區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速度和影響力;制定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策,在策上向物聯網產業傾斜,促進物聯網項目在開發區落地并加速產業化;組織開發區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參與國家物聯網產業的技術標準制定,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物聯網國家級工程中心或分中心,并組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物聯網創新聯盟;以項目的形式推動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和揚子江軟件園組織技術力量,攻克物聯網核心技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充分整合開發區現有資源,加大載體建設力度,加快規模集聚,為短期內企業快速入駐提供條件。
物聯網產業才剛起步,要真正達到物物相連,實現“感知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對于江陰市來說更是如此,雖然開發區發展物[FS:PAGE]聯網產業有資源、要素的比較優勢,但也存在較多不足,主要是目前產業整體的體量較少,影響力不高,物聯網產業處初創階段,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策等還遠沒有成熟。打造百億新傳感器產業園區絕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發揮全市各個部門的積極性,要結合公共領域的重大項目示范應用來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要完善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發展關鍵傳感器件、裝備、系統及服務,拉長產業鏈,形成集聚效應;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大載體建設力度,促進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品牌化,積極策應無錫打造“感知中國”中心。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