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遇上手機:移動醫療新世界
移動醫療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并不斷推出新的應用程序、終端設備和其他工具,使這些技術在相關者群體中得到試用和推廣。
據Medical Marketing & Media 的研究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醫生在從業過程中使用各種新技術,例如使用移動技術來改善與患者的交流。25%的醫生表示他們每天花至少3小時在移動終端上,向患者普及保健知識。并且,以56歲為界,年長和年輕的醫生群體在使用新技術來提高治療效果方面,并不存在明顯區別。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開始轉向自己的移動設備,尋找他們需要的醫療服務和治療方法。
目前,針對iPhone和iPad推出的移動醫療新技術主要有:1.查看醫學數字影像資料;2.查看心血管系統、泌尿生殖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其他肌肉系統的iPhone應用程序;3.血壓監測系統;4.實時心電圖測量數據;5.醫療的人體圖譜;6.糖尿病管理系統;7.電子病歷系統;8.藥物查詢系統;9.黑色素瘤搜索 10.醫生移動錄音;11.醫療語言翻譯;12.自救程序;13.醫療信息在線數據庫;14.卡路里計數器;15.寶寶3D監測信息;16.3D健身系統。
那么,伴隨著一系列新技術,如無線傳感器和增強現實應用等新的移動設備和技術的發展,下一步趨勢是什么?
集中對新的移動技術與醫療保健的調研后,目前已確定一些醫療應用中很有潛力的新技術,一些最具創新性的移動醫療措施也正在走入實際。
診斷技術應用
超聲診斷系統:超聲成像是一個重要的診斷工具,它可以挽救人的生命,但估計有70%的世界人口,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患者,由于地處偏遠,不具備使用它的條件。
此設備可以將移動超聲探頭插入到智能手機中,可以實現手持式超聲顯像。這項應用可以用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遠離診所及傳統的超聲機無法到達的農村地區。同時,它還可以進行遠程診斷,掃描的圖像可以通過手機網絡或Wi-Fi進行傳輸。
手機聽診器:來自澳大利亞的團隊 StethoCloud 開發了一個應用,將一個特殊的聽診器插到智能手機上,用于診斷一到五歲的幼兒是否得肺炎。
&[FS:PAGE]nbsp; 用聽診器是診斷幼兒是否患有肺炎的有效方法,因為患兒在吸氣時,其肺部會發出“呼嚕呼嚕”的細小水泡聲音。
如果要使用它的話,將聽診器的另一端插入手機的音頻插口,然后將麥克風模塊放在指定位置,麥克風會將呼吸的聲音上傳到服務器中,然后服務器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對聲音進行分析,并將診斷結果傳回。
移動監測系統
生命力藥瓶:在藥瓶蓋使用嵌入式移動通信技術,這些藥瓶就會告訴你它的吃藥時間。當它只剩下一個藥丸的時候,瓶蓋會發亮并發出鈴聲提醒病人。同時還可以將這個應用發展到為病人的手機打電話或發短信提醒的服務。
此外,還有用藥記錄,當每個藥瓶打開時,它會定期傳送到醫務人員或家庭成員的那里,以監測患者是否堅持自己的治療方案。這個應用主要為醫療服務人員提供,這樣可以鼓勵病人堅持按他們的處方吃藥。
家庭監測系統:此試驗在挪威進行,通過使用嵌入式移動技術,通過無線通信機器和設備,可以支持單獨住在家里的老人通過使用傳感器監測其將面臨的危險或生病的跡象。
同時涉及到使用物聯網(M2M)技術,包括跌倒探測器、電子床單、癲癇報警和GPS定位、探測器、濕度傳感器等。這些設備一旦被觸發即刻便會報警,以文字的形式發送給醫療服務提供者。
個人智能警報監控系統:該項目涉及沃達豐和西班牙紅十字會,旨在讓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樹立起獨立生活的信心。該系統配備了一個GPS接收器,可以每三分鐘記錄其位置,如果超出了預先設置的地理區域,該設備便可以被觸發從而報警,并報告病人的舉動。
血糖監測(CGM)系統: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監測血糖水平可以說是一個繁瑣的過程。該器件通過植入病人皮膚下,傳感器可以對血糖水平連續讀數,每五分鐘的血糖測量,通過傳感器傳送到一個手機大小的接收器中。同時監控藥物和病人的活動。
該傳感器可穿七天,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數值時發出警報,并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進行分析。
無線技術,可以徹底改變醫療。
相關文章
把智能手機變成移動醫療設備的APP:Colorimetrix
由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名為Colorimetrix的APP可以在家,臨床上或者遠程環境下使用,能夠準確地進行基于顏色的比色測試,而且可以將病人的醫療數據直接傳送到專業醫療人員手里。
第一屆智慧醫療暨移動醫療創新論壇在京舉辦
近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中國醫院院長雜志社、英國雷丁——芯聯達醫療信息國際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一屆智慧醫療暨移動醫療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