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改變未來交通出行模式
華夏物聯網訊:“直達2030”可持續交通系列論壇的第二場論壇“車聯網—網聯城市智能交通”,在世博園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隆重舉行。在此次論壇上,主辦方通用汽車公司攜手相關專家們,圍繞著“車聯網”這一全新概念,深入分析并論證了車聯網相關技術的發展及其對未來城市交通模式的全新改變。從“互聯網”到“物聯網”,世界正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連接。而以車為核心的新互聯方式——“車聯網”概念即將帶來汽車產業革命性的飛躍,引發了來自業界、高校乃至全球資深專家們的關注。
承接5月“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行,6月“車聯網”論壇聚焦未來城市的智能交通發展,集中探討了車聯網技術發展及其如何徹底消除交通事故和城市擁堵等問題。“車聯網”是通用汽車對于未來“互聯的汽車”的美好愿景。就像80年代互聯網的出現將獨立的臺式電腦互相聯系在一起,“車聯網”指的是通過車輛收集、處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車與車、車與路上的行人和自行車以及車與城市網絡能互相聯結,從而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表示:“車聯網將徹底改變人類出行模式,重新定義汽車的DNA。實現車聯網技術的未來城市交通將告別紅綠燈、擁堵、交通事故、停車難等一系列問題,實現自動駕駛,從而使駕駛者可以充分享受路途中的社交無線網絡。”
作為車聯網現實應用的前瞻技術之一,安吉星車載通信服務的發展應用對于整個車聯網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論壇上,安吉星(OnStar)全球總裁克里斯•普魯斯(Chris Preuss)高調宣布:“在車載通信服務領域,安吉星一直以來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今天,在中國這一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推出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安吉星已經正式擁有29,000名中國用戶,遠遠超越所有競爭對手,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預計到今年年底安吉星將擁有接近20萬名中國用戶。”
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院長杜江凌博士在論壇上談到,從依靠地線連接的桌面電腦和電話到如今無線手持移動設備,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通過互聯網保持與世界的聯系。現在我們日常使用的汽車也可以做到這一切。就像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互聯的汽車將為人類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另外,互聯的汽車還將解決城市所面臨的挑戰,比如交通堵塞、污染以及安全隱患。互聯的汽車具備感應周遭事[FS:PAGE]物的能力,并且能與汽車和道路系統保持實時通訊。這些功能優化了交通路線,縮短了旅途的時間,讓旅途更具可預測性。駕駛者在駕駛汽車的同時還能保持與社交網絡的無縫連接。許多車聯網的相關技術已經可以在通用汽車的電動聯網概念車EN-V身上找到。下一步就是如何將概念車實現量產,真正進入車聯網時代!

對車聯網和相關技術的未來發展,各方專家寄予厚望。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主任、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楊曉光博士表示: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的快速進步,極大地推動了城市交通系統及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人類面臨的新問題及其改善理念的不斷出現,基于以往基礎條件與環境下建立起的故有交通運輸系統已體現出其不適應性和不科學性,下一代交通運輸系統和智能社會交通的基本構成已經呼之欲出。
談及下一代交通系統,因特爾實驗室的首席工程師郭新鋼博士在論壇上表示:車聯網正蓄勢待發,它將引領交通體系向一個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更舒適的未來邁進。聯網后的交通工具不僅能夠接入龐大的互聯網世界,共享其豐富的資源和服務,而且車內的傳感系統還能將外界信息及時反饋到互聯網上,這一切都將讓車聯網成為21世紀這個“車輪上的社會”和人們數字化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論壇上,與會專家們熱烈討論了車聯網技術應用中的挑戰與機遇。談及車聯網技術的現實應用,安吉星技術的應用就是最好的例證。通過全球定位系統及無線通信技術,安吉星可以為客戶提供“碰撞自動求助”、“緊急救援”、“安全保障”、“導航系統”、“車況檢測”和“全音控免提電話”六大類服務項目。安吉星(OnStar)全球總裁克里斯•普魯斯(Chris Preuss)表示:通用汽車一直致力于不斷進取,確保用戶能夠在駕駛汽車的同時安全地進行互動并獲得所需信息。安吉星將引領這場由通用汽車發起的車聯網革命,不斷改善駕乘體驗,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據悉, 此次直面城市交通問題的“直達2030” 可持續交通系列論壇將從商業角色、政策激勵、城市規劃、新能源、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對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前景與可行性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討論。話題涉及:城市交通的可持續未來、車聯網–網聯城市智能交通、電氣化–未來驅動力、 創意設計–引領未來交通、創新科技–引領汽車技術變革、直達未來–城市交通戰略等。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