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兩型”戰略成為湖南科學發展新引擎
湖南省九屆十中全會上,湖南省委書記周強首次提出以“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要內容的“四化兩型”發展戰略。目前,該戰略作為湖南科學發展的新引擎,在推動湖南加快發展和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8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肇雄向來長沙參加“‘四化兩型’看湖南——行走中國 全球華媒高層湖南行”活動的采訪團,介紹了近年來湖南在“四化兩型”方面取得的成就及變化。他說,“四化兩型”戰略實施以來,湖南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突出高新化發展,著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推進兩化融合,推進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步伐不斷加快。2011年,湖南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0.1%,增速居全國第8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1%,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形成了機械、食品、有色、石化、輕工、建材、冶金和電子信息制作業等8個規模過千億的工業產業;全省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1.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33%。
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則把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生態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點,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并運用現代科技和先進生產方式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富裕農民的重要途徑。2011年,湖南省糧食生產實現連續7年增產,稻谷產量穩居全國第一;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創全國大面積水稻畝產最高記錄,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6.8%的增長。
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將新型城鎮化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和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途徑,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2011年,湖南省城鎮化率達到44.4%,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長株潭三市GDP占全省42.4%,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5%。
推進信息化方面,把建設“數字湖南”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經濟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撐。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建設覆蓋城鄉的新一代寬帶傳輸網絡,加強長株潭和11個省級“兩化融合”實驗區建設,推動裝備制造等11個傳統行業信息化改造,加快建設人口、法人[FS:PAGE]單位、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庫,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立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十一五”期間,湖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年均增長達31.1%,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國防科大研制成功;軟件業務收入增數連續8年位居中部6省首位。
目前,湖南省兩型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一批兩型產業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并成功應用,長株潭城市群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產業優化、科技創新和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重大突破。
陳肇雄說,今后一個時期,是湖南省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攻堅時期,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湖南將繼續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按照“四化帶動”、“兩型”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思路,著力建設“創新湖南”、“數字湖南”、“綠色湖南”、“法治湖南”,把建設四個湖南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兩個加快、兩個率先”(加快建設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加快建設兩型社會,努力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兩型社會建設的路子)總任務。
當日啟動的“行走中國 全球華媒高層湖南行”活動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宣傳司、中國新聞社、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共湖南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長沙先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協辦;共邀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21個國家的30余家華文媒體參加。
8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肇雄向來長沙參加“‘四化兩型’看湖南——行走中國 全球華媒高層湖南行”活動的采訪團,介紹了近年來湖南在“四化兩型”方面取得的成就及變化。他說,“四化兩型”戰略實施以來,湖南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突出高新化發展,著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推進兩化融合,推進新產品、新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傳統產業提質升級步伐不斷加快。2011年,湖南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0.1%,增速居全國第8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1%,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形成了機械、食品、有色、石化、輕工、建材、冶金和電子信息制作業等8個規模過千億的工業產業;全省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增長31.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33%。
推進農業現代化方面,則把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生態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點,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并運用現代科技和先進生產方式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富裕農民的重要途徑。2011年,湖南省糧食生產實現連續7年增產,稻谷產量穩居全國第一;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創全國大面積水稻畝產最高記錄,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6.8%的增長。
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將新型城鎮化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和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途徑,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2011年,湖南省城鎮化率達到44.4%,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長株潭三市GDP占全省42.4%,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5%。
推進信息化方面,把建設“數字湖南”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經濟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撐。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建設覆蓋城鄉的新一代寬帶傳輸網絡,加強長株潭和11個省級“兩化融合”實驗區建設,推動裝備制造等11個傳統行業信息化改造,加快建設人口、法人[FS:PAGE]單位、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庫,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立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體系。“十一五”期間,湖南省電子信息產業年均增長達31.1%,已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在國防科大研制成功;軟件業務收入增數連續8年位居中部6省首位。
目前,湖南省兩型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一批兩型產業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并成功應用,長株潭城市群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產業優化、科技創新和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重大突破。
陳肇雄說,今后一個時期,是湖南省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攻堅時期,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湖南將繼續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按照“四化帶動”、“兩型”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思路,著力建設“創新湖南”、“數字湖南”、“綠色湖南”、“法治湖南”,把建設四個湖南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上提出的“兩個加快、兩個率先”(加快建設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加快建設兩型社會,努力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兩型社會建設的路子)總任務。
當日啟動的“行走中國 全球華媒高層湖南行”活動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宣傳司、中國新聞社、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共湖南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長沙先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協辦;共邀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21個國家的30余家華文媒體參加。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