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打造智慧城市風起云涌 立做產業先行者
近日,以“‘云’籌帷幄,智慧互聯”為主題的“2012智慧城市與云計算戰略實踐高峰論壇”在包頭市舉行。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信息化工作負責人及國內外知名IT企業代表齊聚鹿城,見證包頭云計算中心的啟動運營,分享云計算平臺建設與應用實踐經驗,交流國內外最新技術、解決方案和研究成果,展示政務云領域的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信息通信產品處處長吳國綱,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徐鳳君,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蘭惠,市委常委、秘書長賀偉華,副市長冀學斌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徐鳳君、賀偉華共同為“包頭云計算中心”揭牌。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秘書長羅尚忠代表中國智慧城市論壇、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授予包頭市“中國智慧城市與云計算應用創新獎”。論壇舉行期間,陳國良等專家學者、信息化工作負責人、IT企業代表圍繞新興的云計算產業,從不同角度切入,為與會人員帶來了11場精彩的主題演講。
冀學斌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云計算已被國家列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它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正在加速信息化產業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服務化進程。包頭云計算中心的啟動運營,將為政府、公共服務和產業的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撐。他希望中心以打造自治區乃至全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先行者為目標,為包頭市乃至自治區信息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掀起云計算的蓋頭來
說到“云計算”,相信許多市民會覺得陌生或一知半解。在16日舉行的智慧城市與云計算戰略實踐高峰論壇上,眾多業內人士相聚包頭國際會展中心,論道“云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建設“智慧包頭”等話題,記者也在采訪中首次較為系統、全面地接觸到“云計算”這個新鮮事物。
IT業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論壇上,業內人士將“云計算”定義為21世紀IT產業的新熱點,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之后IT產業的第四次技術革命。
形象地說,目前一個個分散的政府網、企業網等網站系統,好比各企業建設的自備電廠,由于各自為政,缺乏互聯互通,難免存在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云計算”平臺就像電網一樣,依托其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將這些分散的信息資源整合到一個后臺上,達到為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節省IT成本、降低IT系統能量消耗、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
緣于其強大的整合功能,云計算、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已被提[FS:PAGE]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0年10月中旬,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云計算定位于“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期,全國多個城市開通了云計算的相關服務內容,希望其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催化劑。
“云計算”助力社會管理創新
包頭市的“云計算”項目于今年落地后,“能提供什么樣的應用?能產生何種價值?”這成為合作雙方———曙光公司和包頭市共同面臨的課題。
此時,正值青山區作為包頭市的試點城區,大刀闊斧地進行街道社區社會管理創新實踐,創新成功與否,信息化建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4月份開始,青山區和曙光公司決定以政務應用為切入點,共同啟動“云計算”在社會管理創新信息化平臺建設中的應用。
信息化平臺包括社區人口信息數據庫、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社會矛盾聯動化解系統和社區政務服務預審系統,簡稱“一庫三系統”。社區人口信息數據庫利用基礎人口數據,為跨委辦局、跨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提供了標準統一的交換通道,實現了人口信息從靜態管控到動態管控、從單一管理到綜合管理的轉變,進一步摸清了人口社情動態。社會矛盾聯動化解系統將青山區參與社會矛盾化解的44家單位納入系統中,形成了以社區服務站為基礎的各部門協作機制和單位間矛盾信息直達的通道,實現了社區矛盾全掌握和及時化解。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方面,利用地形圖數據和地圖影像數據,將青山區劃分為若干網格,直觀展示各網格內“人、房、物”等各類基礎信息及分布情況,便于公安、司法、計生、房管、綜治、城建等部門在基礎管理、信息研判和應急管理等方面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社區政務服務預審系統將25家單位、48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納入系統中,保證了居民“足不出社區”便可辦理相關業務,既便捷又高效。
通過這個平臺,“云計算”發揮強大的幕后整合功能,成為多部門協同合作的媒介和橋梁。目前,信息化平臺正在幸福路辦事處和烏素圖辦事處兩個改革試點街道試運行。曙光公司負責人透露,待包頭云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以后,將以每三個月整合一項新應用的速度,逐漸完成全市智能信息管理體系建設,更多的使用者將能切身體驗到“云計算”的魅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信息通信產品處處長吳國綱,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徐鳳君,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蘭惠,市委常委、秘書長賀偉華,副市長冀學斌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徐鳳君、賀偉華共同為“包頭云計算中心”揭牌。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副秘書長羅尚忠代表中國智慧城市論壇、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授予包頭市“中國智慧城市與云計算應用創新獎”。論壇舉行期間,陳國良等專家學者、信息化工作負責人、IT企業代表圍繞新興的云計算產業,從不同角度切入,為與會人員帶來了11場精彩的主題演講。
冀學斌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云計算已被國家列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它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正在加速信息化產業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服務化進程。包頭云計算中心的啟動運營,將為政府、公共服務和產業的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撐。他希望中心以打造自治區乃至全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先行者為目標,為包頭市乃至自治區信息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掀起云計算的蓋頭來
說到“云計算”,相信許多市民會覺得陌生或一知半解。在16日舉行的智慧城市與云計算戰略實踐高峰論壇上,眾多業內人士相聚包頭國際會展中心,論道“云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建設“智慧包頭”等話題,記者也在采訪中首次較為系統、全面地接觸到“云計算”這個新鮮事物。
IT業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論壇上,業內人士將“云計算”定義為21世紀IT產業的新熱點,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和互聯網”之后IT產業的第四次技術革命。
形象地說,目前一個個分散的政府網、企業網等網站系統,好比各企業建設的自備電廠,由于各自為政,缺乏互聯互通,難免存在重復建設、浪費資源的現象。“云計算”平臺就像電網一樣,依托其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將這些分散的信息資源整合到一個后臺上,達到為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節省IT成本、降低IT系統能量消耗、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
緣于其強大的整合功能,云計算、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已被提[FS:PAGE]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0年10月中旬,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云計算定位于“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期,全國多個城市開通了云計算的相關服務內容,希望其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催化劑。
“云計算”助力社會管理創新
包頭市的“云計算”項目于今年落地后,“能提供什么樣的應用?能產生何種價值?”這成為合作雙方———曙光公司和包頭市共同面臨的課題。
此時,正值青山區作為包頭市的試點城區,大刀闊斧地進行街道社區社會管理創新實踐,創新成功與否,信息化建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4月份開始,青山區和曙光公司決定以政務應用為切入點,共同啟動“云計算”在社會管理創新信息化平臺建設中的應用。
信息化平臺包括社區人口信息數據庫、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社會矛盾聯動化解系統和社區政務服務預審系統,簡稱“一庫三系統”。社區人口信息數據庫利用基礎人口數據,為跨委辦局、跨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與共享提供了標準統一的交換通道,實現了人口信息從靜態管控到動態管控、從單一管理到綜合管理的轉變,進一步摸清了人口社情動態。社會矛盾聯動化解系統將青山區參與社會矛盾化解的44家單位納入系統中,形成了以社區服務站為基礎的各部門協作機制和單位間矛盾信息直達的通道,實現了社區矛盾全掌握和及時化解。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方面,利用地形圖數據和地圖影像數據,將青山區劃分為若干網格,直觀展示各網格內“人、房、物”等各類基礎信息及分布情況,便于公安、司法、計生、房管、綜治、城建等部門在基礎管理、信息研判和應急管理等方面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社區政務服務預審系統將25家單位、48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納入系統中,保證了居民“足不出社區”便可辦理相關業務,既便捷又高效。
通過這個平臺,“云計算”發揮強大的幕后整合功能,成為多部門協同合作的媒介和橋梁。目前,信息化平臺正在幸福路辦事處和烏素圖辦事處兩個改革試點街道試運行。曙光公司負責人透露,待包頭云計算中心正式投入運營以后,將以每三個月整合一項新應用的速度,逐漸完成全市智能信息管理體系建設,更多的使用者將能切身體驗到“云計算”的魅力。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