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鏈未成概念股遭質疑
在昨日A股重心繼續下沉之際,物聯網相關個股逆市走強。原因在于工信部相關領導在公開場合表示,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到“十二五”的專題規劃。不過,在產業未成概念先行的過程中,物聯網概念股難免遭到“雞犬升天”的質疑,真正的潛力股常常難免估值過高的宿命。
物聯網概念股逆市飄紅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近日在上海透露,工信部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到“十二五”的專題規劃。“十二五”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期,面臨著全球范圍的競爭和合作,“十二五”期間中國物聯網應“初步形成產業體系完整、創新能力增強、應用水平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良性發展格局”。
本月初,工信部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組長張琪曾透露稱,中國將成立包含11個部委、19個標準工作組的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以加強行業自律,在國標委、工信部等各相關部委的領導下,建立協調、共推的機制。
據悉,全國首個物聯網配套產業基金“物聯網產業基金”也已在5月成立。該基金由無錫新區創投集團、大唐電信、中科院與無錫國聯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以物聯網和傳感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全部市場化運作,首期認繳出資額為10億元,計劃總規模將達50億元。華中地區則成立中國光谷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由企業和高校抱團。環渤海區域正在積極籌備物聯網技術的產業落地。
受利好消息影響,昨天物聯網概念股逆市飄紅。其中,中瑞思創漲6.84%,歌爾聲學漲5.62%,恒寶股份漲3.80%,遠望谷漲3.15%。此外,漢威電子、怡亞通、合眾思壯、高鴻股份、飛馬國際、浙大網新等也有1%以上的漲幅。
大部分仍為“概念”
長江證券分析師馬先文認為,物聯網的應用仍然存在成本、技術、政策、用戶壁壘等瓶頸,中國物聯網的應用前期將會采取以政府主導,在對成本不太敏感和技術方案比較成熟的行業推廣,然后以行業案例為示范效應全面推廣,而目前情況來看,環保、安防、智能交通、農業、醫療推廣的可能性最大,而企業和個人的物聯網應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較長時間。
對于A股投資,從產業鏈來看,在物聯網的應用中,馬先文認為兩類廠商受益最為明顯:一類是底層的傳感器廠商,而另一類是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商,傳感器廠商受益主要因為行業應用的推廣對傳感器的需求量巨大。系統解決方案商受益則是基于行業的應用存在較高的壁壘。
至于市場傳統的系統集成和單純的軟件廠商受益并不明顯,單純的系統集成商對物聯網的搭建和解決方案無能為力,其只能賺取毛利率較低的搭建傳輸網絡的利潤,而純軟件廠商價值由于在物聯網中整體框架中無法得到體現,其賺取的利潤也將受到限制。當然,運營商也有可能受益較大,但其職能由通道廠商延伸為內容服務商的商業模式并不明朗,不確定性仍然較大。
這意味著,近一年來受物聯網刺激下,“雞犬升天”的一批個股當中,有很多依然只是“概念而已”。
相關文章
山東省計劃兩年內形成物聯網產業鏈
山東省日前發布《山東省物聯網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16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以及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和創新載體,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
智能電網概念股機構只買不賣
通脹預期下,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斷抬高,制造業的成本優勢正在喪失,提高勞動生產率已成當務之急。 除去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政府推動也是提高生產率的重要一環。節能減排、智能電網等,國家均有給出明確的數量化目標,相關上市公司帶近幾個月...
物聯網概念股投資需謹慎
華夏物聯網訊:11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今年以來,被稱之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的物聯網,在投資界中幾乎是炙手可熱。但在一片狂熱中,一些人士不禁要問:物聯網現在真的有那么美嗎?
物聯網概念股爭奇斗艷
“從領到門票的那一刻起,智能信息就已經走到了我們的身邊。從個人層面的手機支付、食品安全,到園區層面的運營監控、安全保障,再到城市層面的交通管理、全面協調。未來,只有依靠智能信息系統,才能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無錫百家企業共建物聯網產業鏈
無錫的“530”企業,正成為物聯網這列新興產業“高鐵”前進車輪中一個個與之相磨合的齒輪。昨天,無錫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舉行無錫物聯網“530”企業交流研討會,首次將近百家與物聯網產業相關的“530”中小企業匯聚一起,“抱團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