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开启“智慧农业”之门--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禹城開啟“智慧農業”之門

專家觀點
德州新聞網
2012-08-27
[ 導讀 ] “禹城市現代農業信息化起步早,發展模式成熟,對我國其它地方發展現代農業信息化具有借鑒意義。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秦海如是說。

 

一農民在用信息機查看信息。

    禹城市整合中科院及各涉農部門信息,通過建設農村信息服務網絡,讓農民增收的同時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
    8月22日,禹城市被工信部授予國家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試點市,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禹城市現代農業信息化起步早,發展模式成熟,對我國其它地方發展現代農業信息化具有借鑒意義。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秦海如是說。

    一部信息機引發農業革命,讓傳統農業脫胎換骨

    8月20日,倫鎮毛莊村村民袁興波正坐在家里拿著遙控器對著電視查看農業信息。“前段時間,我們這遭遇連續強降雨,多虧了信息服務平臺及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和農田管理信息,讓我們能采取科學的方法抗災減災,把損失降到最低。 ”袁興波感慨地說。
    袁興波看的,其實是一臺農業信息機,是禹城市農業信息服務網絡的終端之一,通過內置移動手機卡,每天經過中科院以及當地農業部門整合后的各種涉農信息都會根據定制需求第一時間發送來。
    在梁家鎮邢寨村,糧食經紀人邢海軍不時用農用手機查閱著各地玉米價格。由于這種手機內嵌了供求信息、價格走勢、農用咨訊等五大類26個項目的信息,讓他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各地糧食行情,并隨時調整自己的收購價格。憑借著這個“法寶”,邢海軍一年就能多收入6萬元。
    缺乏對現代種植技術和農副產品市場行情的了解,曾一度讓農民停留在傳統生產模式上,不能較好地與現代農業接軌。2008年,禹城市與中科院聯手,整合中科院和分散在各涉農部門的農業種植、生產資料采購、農產品流通等信息服務資源,建成了覆蓋各涉農部門,上聯部、省、市,下聯縣、鄉、村級信息服務點、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基層農戶的農村信息服務網絡。
    農民需要什么信息,就提供什么信息。在信息傳送中,他們采用電腦、信息機和手機3種模式,政府發布和農戶按需點播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后臺、多種服務”模式,較好滿足了農民的個性化需求。
    “豐產豐收離不開農業信息化已成為禹城農民的共識,一部信息機引發了農業革命,讓傳統農業脫胎換骨。 ”禹城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劉之榮深有感觸地說。

   扎根于農民和農業合作社,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

    信息化的深入推進,促進了禹城農民生產經營方[FS:PAGE]式的轉變,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步伐,逐步實現了灌溉精確計量化、病蟲防治生態化、生產管理合作化。
    禹城市借助現代信息手段和監測技術,在農渠上安裝超聲探測儀、水位計,實時檢測渠水流量,實現灌溉精確計量,水利用率從70%提高到90%以上。
    通過推廣精準耕作、自動灌溉、生物防治等新技術,機械耕作成本平均降低40%,節省燃油50%,農田灌溉用水量平均減少20%、水費節約25%以上、節肥20%,肥料利用率提高10%,節省農藥30%至50%。
    而大禹龍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有機蔬菜質量安全管理中,在德州市首創建立蔬菜安全可追溯信息監控管理系統,消費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互聯網,隨時觀察作物的長勢和大棚管理,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4萬畝。
    “全國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唯獨禹城是扎根在農戶,扎根在農業合作社,解決了農業信息入戶‘最后一公里’的根本問題。 ”多次來進行專題調研的中科院原副院長、院士李振聲對禹城的做法給予如是評價。
    開展農業信息化工作以來,該市農業信息服務覆蓋全市379個社區、84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2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1.1萬個種養、流通大戶,12個鄉鎮全部建立信息培訓服務站,推廣信息機等接收終端1.1萬余臺,信息服務覆蓋10萬農民。特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都在10%以上,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不斷擴大“三農”信息覆蓋面,打造“智慧農業”

    “國家現代農業信息化建設試點市的招牌來之不易,我們將緊抓現有機遇,不斷擴大 ‘三農 ’信息覆蓋面,傾力打造智慧農業。 ”劉之榮介紹說。
    所謂的“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它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以打造“智慧農業”為發展目標,禹城市將由市政府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參與,建設禹城市農業服務平臺,加快“三農”信息化建設步伐,力爭在農村信息化與三網融合方面做出有效嘗試。通過多種信息終端,提供農業綜合信息、農田旱情和灌溉指導、農田配方變量施肥、農副產品市場行情、農村電子商[FS:PAGE]務信息、農村基層政務公開和數據采集等信息服務,使廣大農民群眾足不出戶便可了解當今的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了解最新的市場行情,方便農副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
    依托農業部門推出科技推廣服務,實現農業生產的信息化,將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視頻、資料進行分類、加工,通過農業信息化部門按照需求向特定用戶發送,建立農資農機電子商城,實現農業生產資料的信息化交易。
    發展高標準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系統,建設科學種植、科學養殖的到戶技術服務系統,建設服務于勞動力市場的農民工招聘就業系統,為農民提供一個與政府直接溝通的系統,農民可以為政府的政策和與之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并通過互動進行解決。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慧農業物聯網 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機械化農業向智慧農業穩步邁進,現代科技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了傳統的農業生產中,借助多光譜相機、雷達等傳感器,便可以通過管控中心遠程對農業生產進行全程精準感知、精細控制和優良管理,使農業更具“智慧”。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

09月07日 16:01奉節微發布

智慧農業:農業的發展大趨勢

如今,圍繞工業物聯網和大數據如何全面改變行業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農業也不例外。在全球人口迅速增長的推動下,農業部門不得不尋找創新的方法來跟上不斷增長的人口需求。此外,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農業部門不得不采用...

05月12日 09:55物聯網之家

北京房山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助力“菜籃子”穩產保供

  驚蟄過后,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在北京房山,當地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搭建智慧農業平臺,全方位保障菜籃子供應。張志遠是北京市房山區一家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一大早,他就接到了客戶發來的訂單,張志遠說,從春節開始,訂單就比平常增加...

03月12日 15:06央視網

科技創新助力智慧農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依靠科技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智慧化,正在悄然改變著農業生產方式,智慧農業正...

05月07日 15:05學習時報

廣西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智能化大數據應用已走進廣西的田間地頭。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互聯網+現代農業”,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以廣西農業云平臺和廣西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3S技術...

01月10日 13:54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