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3萬戶居民已經進入“智慧社區”平臺
打造“智慧城市”,從“智慧社區”開始。作為“智慧城市”先行先試的重點,常州市“智慧社區”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昨天下午,市長姚曉東實地察看“智慧社區”建設進展情況,要求以服務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讓更多常州百姓享受“智慧生活”。
姚曉東一行走進新北區薛家鎮順園五村朱煥忠家。輕按遙控器,朱煥忠就能通過電視,查詢實時交通狀況、車輛違章情況、家中的水電費用等,而平臺上發布的最新資訊,也能讓平時不怎么出門的老人“耳聰目明”。姚曉東表示,作為全國、全省“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常州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整合物聯網、云計算服務內容,為群眾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
朱煥忠的鄰居陳蓉則對“智慧社區”平臺中“體征監測”表示滿意。這一醫護服務功能通過無線傳感器,將血壓、心率、血糖等體征數據,實時發送到社區醫院等相關醫療機構,如有異常情況還會報警。姚曉東希望居民們對“智慧社區”建設多提反饋意見,使服務內容和服務功能更貼近百姓需求。
在順園三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還開設了“健康小屋”。借助一整套儀器,居民們在這里可以完成基礎生理指標檢測,將過去定期被動的體檢變成不定期的主動體檢。同時,檢測數據將傳送到社區醫療機構,加入居民健康檔案,并提供分析報告,從而打通了社區醫療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由市政府、省廣電局和江蘇有線共同組織推進的“智慧社區”項目,是依托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通過數字電視網絡和家庭智能終端,充分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智能家居、視頻監控、社區醫療、家政護理、老人關愛等諸多領域,為居民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生活空間。從今年起,我市將爭取用3年時間,完成覆蓋常州市區60萬用戶的“智慧社區”建設,今年的目標是建設50個智慧社區、覆蓋10萬用戶,目前已有3萬多用戶納入“智慧社區”平臺。
姚曉東指出,“智慧社區”建設是改變城市生活、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的一件好事、實事,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渠道,也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有益嘗試,政企要共同努力,把好事辦好。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信息資源整合,著力建設一個統一共享的信息平臺,更好地發布政務信息和便民措施,同時要不斷研究群眾需求,增加“智慧社區”的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功能,方便群眾使用。今后,我市將在擴大“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基礎上,加大在全市的推廣力度,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發[FS:PAGE]揮各方的積極性,加大投入、協調推進,使之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亮點。
姚曉東一行走進新北區薛家鎮順園五村朱煥忠家。輕按遙控器,朱煥忠就能通過電視,查詢實時交通狀況、車輛違章情況、家中的水電費用等,而平臺上發布的最新資訊,也能讓平時不怎么出門的老人“耳聰目明”。姚曉東表示,作為全國、全省“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常州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整合物聯網、云計算服務內容,為群眾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務。
朱煥忠的鄰居陳蓉則對“智慧社區”平臺中“體征監測”表示滿意。這一醫護服務功能通過無線傳感器,將血壓、心率、血糖等體征數據,實時發送到社區醫院等相關醫療機構,如有異常情況還會報警。姚曉東希望居民們對“智慧社區”建設多提反饋意見,使服務內容和服務功能更貼近百姓需求。
在順園三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還開設了“健康小屋”。借助一整套儀器,居民們在這里可以完成基礎生理指標檢測,將過去定期被動的體檢變成不定期的主動體檢。同時,檢測數據將傳送到社區醫療機構,加入居民健康檔案,并提供分析報告,從而打通了社區醫療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由市政府、省廣電局和江蘇有線共同組織推進的“智慧社區”項目,是依托信息化和物聯網技術,通過數字電視網絡和家庭智能終端,充分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智能家居、視頻監控、社區醫療、家政護理、老人關愛等諸多領域,為居民提供智能化、信息化、快捷化的生活空間。從今年起,我市將爭取用3年時間,完成覆蓋常州市區60萬用戶的“智慧社區”建設,今年的目標是建設50個智慧社區、覆蓋10萬用戶,目前已有3萬多用戶納入“智慧社區”平臺。
姚曉東指出,“智慧社區”建設是改變城市生活、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的一件好事、實事,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渠道,也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有益嘗試,政企要共同努力,把好事辦好。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信息資源整合,著力建設一個統一共享的信息平臺,更好地發布政務信息和便民措施,同時要不斷研究群眾需求,增加“智慧社區”的服務內容,完善服務功能,方便群眾使用。今后,我市將在擴大“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基礎上,加大在全市的推廣力度,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發[FS:PAGE]揮各方的積極性,加大投入、協調推進,使之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亮點。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