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智慧醫療推廣進行時
從下圖顯示的行業動能效應,我們可以得知,新股、虧損股和小盤股動能十足,表現較好。而未來的投資機會和風險又將在哪個板塊?

核心提示:浙大附屬一院推出國內首創App醫療新模式 浙大附屬一院推出國內首創的"智慧醫療 掌上浙一"醫療服務新模式,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應用軟件,就可以用手機掛號、查詢檢查報告、咨詢用藥等。國內手機用戶已達4億人,相信這種新的服務模式能讓病人更便捷。
機會與風險:從行為分析可知,病人扎堆到大醫院看病,看病難成了當下輿論焦點,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看好智慧醫療存在的市場投資機會。
8月26日晚八時起,北京協和醫院開始投放未來三天號源,試行時間暫定一周,千余人排長龍掛號。病人扎堆到大醫院看病,看病難成了當下輿論焦點,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大盤不斷下跌,相關智慧醫療個股也跟隨大幅下跌。對于智慧醫療建設,目前主流市場預期還沒有跟上,相關個股的市場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我們認為這里存在市場偏差,存在市場投資機會。
關注國內醫療現狀,看病難、看病貴成為這幾年輿論焦點,而且相對于看病貴,看病難對民眾影響更加嚴重。這幾年,一線大醫院隨處可見滿臉倦態、通宵排隊看不上病的人。由于目前混亂、效率低下的醫療現狀,民憤沸騰,政府壓力山大。看病難的根源在于低端醫院不規范,高端醫療資源少,患者對低端醫院沒有信心,扎堆一線大醫院就診。同時各醫院信息及管理系統跟不上民眾需求。譬如,各醫院系統不聯網導致就診手續繁瑣,患者需要不必要的重復檢查等造成搶醫療資源現狀頻發。從溫總理表態要辦幾件讓民眾看的見的實事,到李克強的新醫改推動講話,政府的確在醫療改革方面有所動作。我們認為要解決看病難,國內智慧醫療方案有望大幅鋪開。
目前國內大部分病人無論病情輕重,都扎堆一線大醫院就醫,造成看病難。我們分析一下看病難,其實主要難點有兩點。在一線大醫院遭遇同一時間排隊不方便和在二三線醫藥和鄉鎮醫院沒信心和醫療保障。隨著傳感器跨越式突破和物聯網技術長足發展,我們認為智慧醫療方案將在未來很大程度上解決看病難這個難題。
首先,我們來預想下未來智慧醫療這個方案。病人在就醫前,智能傳感器將提供各種數據,譬如,體溫、血壓、細菌或病毒感染數據。然后給病人分診,病人將分流為普通門診、急診和專家門診。而對于占大部分病例的普通門診中普通病情,系統將能智能診治并出示相關處方(藥量不一樣,但藥清單基本一樣)[FS:PAGE],這可以在二三線城市和鄉鎮醫院試點并推行,這將極大分流絕大部分病人,同時試點成功也將解決病人在低端醫院看病信心。而對于急診,系統將快速提供人體各方面參數,判別病人輕重緩解,可以有效輔助醫生快速診斷病情。在前面已經分流了一部分病人的情況下,在病情比較復雜情況下,病人可以在網上預約排隊專家門診,系統透明公正將減少病人盲目在同一時間在醫院扎堆排隊看病。而且,專家醫生在病人同意下還可以在各醫院之間調閱同一病人歷史數據,診斷完,病人診斷信息入檔到同一數據庫。系統在收集病人數據后,將病情數據智能處理并對病情進行跟蹤,提醒患者定期進行復查和體檢。
對于上面智慧醫療方案,我們可以從各方博弈及其實現難度來分析。對于博弈,智慧醫療方案將從根本上分流就醫人群,解決看病難難題。對政府、醫療系統、民眾都帶來了利益和方便,博弈難度較小,迫切性很高。而分析其實現難度,留意目前大醫院,在就醫前,已經有不少免費使用的儀器可以輔助病人自己檢查,隨著傳感器技術進一步發展和醫療試點鋪開,普通病情智能系統解決將在不遠的未來得到實現。
綜上,我們認為智慧醫療存在市場投資機會。
002490山東墨龍反復炒作,上漲幅度巨大。上方籌碼較多,阻力較大,留意個股高位風險。
「機會與風險回顧」我們2012年8月14日文章《頁巖氣產業化加速》,今日頁巖氣板塊表現強于大盤證明我們的觀點。
相關文章
智慧醫療醫囑執行解決方案
實現“5R”管理目標最大程度減少醫療差錯在醫療護理中,給藥錯誤造成的醫療事故時有發生,往往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醫護人員應當確保正確用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療差錯的發生,集成了條碼和RFID技術的手持P...
打造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物聯網+醫療”未來可期
智慧醫療是以“感、知、行”為核心的智能遠程疾病預防與護理平臺,需要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多種技術。面對傳統醫療行業醫療系統碎片化、醫療信息孤島、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等痛點,智慧醫療應運而生。傳統的醫院就診存在著很多痛...
大數據助推智慧醫療發展,萬億藍海下需要注意三點
近年來,民眾生活水平與追求的不斷提升,使得醫療健康所受到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加速崛起,醫療大數據價值也日益凸顯。根據2016年我國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