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倫敦或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范本
2012年,注定是倫敦不平凡的一年。倫敦將作為主辦城市,向全世界展示一個煥然一新的英國。數字科技悄然復興了整個城市,現代化的信息與科技觸角蔓延至城市的每個角落:交通,公共場館、公共服務、政府事務、文化、教育、科研。
2012年也是英國向全球兌現承諾的一年
在倫敦市里,所有地鐵站里都通過免費Wi-fi,乘客可以用手機收到各種基于地理位置的便利信息;不論是博物館,藝術中心,歌劇院,或是酒吧,大多都會有相應的App,讓更多的人可以在網上體驗到場館的各種服務;公共圖書館不論是實體或線上,都有大量豐富的圖書資源,即便不花任何錢都免費地看上一天;城市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市政府區級機構,公共事業組織都會有官方網站,提供政務信息和線上服務窗口,加上官方Facebook,Twitter,Youtube,Digg….這些已經算是最基本的配置了;所有文化、藝術、科學等資源,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輕松地找到入口,獲得豐富詳盡的數據信息或體驗。
——這樣的場景,在今時今日的倫敦市,幾乎是最平常不過的。
2009年,英國政府推出了一份綱領性文件《數字英國》,主題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推廣全民數字應用,提供更好的數字保護,從而將英國打造成世界的“數字之都”。為了扳回面子,在計劃中設定了五大目標:
1.升級包括有線網、無線網、寬帶網在內的數字網絡,使英國擁有能保持其在全球數字通信領域競爭力的基礎設施;
2.打造良好的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環境。為英國的數字內容、應用和服務打造充滿活力的投資環境,使英國的數字經濟能夠廣泛吸引國內外的投資;
3.鼓勵從英國民眾角度提供數字內容。針對英國全體公民的興趣、體驗和需求確定內容的質量和規模,特別是提供公正的新聞、評論和分析;
智能的樞紐——城市智能交通體系
倫敦是全球最早采取智能交通體系的城市。每輛火車都使用全球定位系統,交通控制中心掌握每輛車的位置。站臺上的乘客隨時可以在顯示牌上了解下一趟車的抵達時間和終點站;站臺上的傳感器將等候的乘客數提供給控制中心,調度人員便可以靈活機動地控制車次和出車的時間間隔。
除了硬件設施,倫敦地鐵的管理工作可謂科學完善。倫敦地鐵網絡從市中心向外分為1至6區,乘客可以購買單區車票,也可[FS:PAGE]以購買多區車票。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前往或者經過市中心的車票以及上下班高峰期的車票明顯昂貴。
4.確保所有人公平接入。通過打造泛在網(無所不在的網絡)和培養公民的數字素養,使絕大多數英國公民參與到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當中;
5.完善政府電子政務建設。開發基礎設施、技能,使政府能夠廣泛地提供在線公共服務和商務界面。
《數字英國》計劃還制定了具體的行動規劃。包括:到2012年,英國實現至少2Mbps的寬帶普遍服務,同時國家資助鋪設下一代高速光纖網絡;在移動通信方面,實現移動頻譜自由化,提高3G覆蓋率,加快下一代移動服務的發展;在廣播方面,2015年全面升級到數字廣播,屆時英國所有的國家廣播電臺和地方廣播電臺將停止傳統的模擬信號廣播,全面轉向數字化的廣播;在互聯網管制方面,大力發展合法的下載市場,使消費者和制造業均受益,并推動立法,授予英國通信和媒體監管機構(Ofcom)監管非法下載的權力,打擊在互聯網上非法傳播音樂和視頻,單方面切斷屢犯不改者的互聯網服務;
同時,在《數字英國》計劃中特別闡述了通過有效應用云計算,實現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
作為一個重要的行動交付節點,2012年恰逢倫敦奧運會的召開。倫敦奧組委主席、前世界中長跑冠軍SebastianCoe爵士曾表示:“事實上,當英國接過奧運的接力棒時,就已準備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呈現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奧運盛會。”他還稱:
倫敦辦奧運的主要策略之一是駕馭和運用互聯網不可阻擋的力量。“2012年奧運的大部分通訊策略都將建基于網絡通訊,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網絡讓我們可以真正地走近年輕人,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以及運用他們熟悉的技術。”
科爵士透露,他們將從網上招納志愿者,同時也會啟動相關的網絡教育及文化項目以及其他與奧運有關的活動項目。
“我得承認,就我這一年齡層的人而言,是傳統媒體,即電視和報紙塑造了一個個行為榜樣。但是新數字媒體讓我們可以同時呈現過去以及現在的奧運英雄,有助重燃人們對奧林匹克偉大故事和個人偉大征程的興趣。數字媒體使那些英雄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年輕人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以及訓練日程。透過這個平臺組織的活動將是多姿多彩的。”
云端的城市——無處不在的Wi-fi[FS:PAGE]
英國是世界上非高峰期使用因特網費用最低的國家,高峰期的上網費用也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低。英國有170萬企業與因特網相連,90%的雇員在辦公時可以使用網絡。政府的目標是到2005年讓1500萬家中小規模的企業在網上交易。
就在前不久,2012年2月8日消息,今年將在倫敦地鐵站提供無線網絡,倫敦交通局的CIO史蒂夫·湯森(SteveTownsend)說,在地鐵站鋪設wifi能使地鐵站的工作人員更好地管理地鐵干線的正常運行,網絡一直是交通想目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我們需要員工們得到更多的流動信息。交通控制從來不是站到控制臺就能搞定的。“
他還說,人們帶著移動設備上班是因為他們需要,我們不想限制了他們的需要。”不過,湯森也確保這些信息將會妥善管理,遵循安全最佳實踐,而不僅僅是完全自由狀態。“我們為倫敦提供至關重要的安全服務。我們接納任何自由設備,只要是符合標準,且由網絡監察部門監制的設備。”
屆時,倫敦的乘客和奧運會的游客都也都可以使用Wi-Fi技術,乘客也能得到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目前,交通局在與幾個提供地上及地下站臺Wi-Fi網絡服務的提供商進行商業談判。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