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全面進軍物聯網
目前,中移動已在31個省市開通了M2M物聯網應用,布置全國物聯網終端數已超過400萬,年均增長超過80%,而北京移動今年希望發展100萬部物聯網終端。目前中國移動已經開通了包括手機支付、物流管理、終端監控、智能家居、農業蔬菜大棚監控等在內的一系列物聯網業務。
發展宏圖
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曾于今年“兩會”期間提交了題為《發展物聯網,推進信息化》提案,建議科學制訂物聯網發展規劃、盡快建立物聯網機器相關設備的技術標準、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出臺支持物聯網發展的產業政策、推動無線傳感器網絡與TD-SCDMA網絡的應用結合。王建宙認為,3G的商機下一步就是要鎖定物聯網。世博手機票便是中國移動首次把物聯網領域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與移動SIM卡相結合的應用。
今年,中國移動希望將物聯網業務注入到TD網絡應用中。在物聯網的研究起步階段,中國移動將安全作為重要課題進行研究,確保物聯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去年,中國移動與無錫合作加快物聯網建設,建立了物聯網研究院和數據中心,開展TD-SCDMA與物聯網融合的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以支撐物聯網相關業務的落地運營。
此前的4月28日,中國移動發布了物聯網TD-SCDMA模塊產品及基于物聯網的行業解決方案。物聯網TD模塊產品基于統一開放的物聯網系統架構,創新性地設計了針對無線機器通信的WMMP通信協議,使得物聯網在模塊終端傳輸上有了統一的標準。
中國移動相關人士認為,中國移動下一個上億級用戶規模的應用將是M2M。運營商在未來物聯網的產業鏈中,需要從“普通管道”向“智能通道”轉變,最后做端到端應用,提供電信級的終端管理能力,以實時監控網絡和終端的運營狀態,同時可提供托管服務,降低自建成本。
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在重慶設立了全國M2M業務運營中心,負責全國M2M產品的研發、M2M平臺的建設等工作。
行業應用
在農業方面,中國移動在河南、重慶、山東、河北、新疆、江蘇、寧夏、甘肅、北京、遼寧等省市利用物聯網技術服務農業。通過操作終端及傳感器采集各類農業數據,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實現信息傳輸,通過操作終端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監控,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主要包括農業大棚標準化生產監控、農業自動化滴灌、淡水養殖無線水質監測等具體應用。
北京移動在順義和大興進行[FS:PAGE]了針對物聯網的農業應用試驗,北京移動為農業大棚做了空氣、溫度、土壤、濕度的監測,對于特種的農作物在某一種的溫度和濕度里面是不會被害蟲侵害,把溫度、濕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據統計,利用物聯網的控制可以有效調配化肥使用量,每個月可以節省2000元左右。
在家庭應用方面,中國移動結合TD網絡將應用戰火延伸至藍海。重慶移動推出首款將物聯網技術和TD技術大規模應用于家庭的產品“宜居通”,集通話、安防、智能家居于一體,在支持用戶語音通話的基本需求外,還對非法闖入、煙、火、煤氣泄漏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
在應對學校安全方面,中國移動校訊通業務覆蓋了全國超過30%的城鎮中小學校,服務總用戶2623萬人,建立起學校與腳掌互動的高效溝通平臺。在監控業務方面,福建移動實現了安防設施、消防設施、車輛GPS、動力環境系統的集中聯網,可以容納超過10000個終端與感測器獲取各行業機器信息。此外,中國移動還在北京、上海、廣東、重慶等地實現了遠程無線抄電表業務。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