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電站技術創新 智能電網加速發展
智能電網作為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滲透到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通信信息各個環節。在上述這些環節中,智能變電站無疑是最核心的一環。
智能變電站分為過程層(設備層)、間隔層、站控層。過程層(設備層)包含由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構成的智能設備、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完成變電站電能分配、變換、傳輸及其測量、控制、保護、計量、狀態監測等相關功能。間隔層設備一般指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二次設備,實現使用一個間隔的數據并且作用于該間隔一次設備的功能,即與各種遠方輸入/輸出、智能傳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層包含自動化系統、站域控制、通信系統、對時系統等子系統,實現面向全站或一個以上一次設備的測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數據采集和監視控制(SCADA)、操作閉鎖以及同步相量采集、電能量采集、保護信息管理等相關功能。
數字化變電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數字化變電站是應用IEC61850進行建模和通信的變電站,體現在過程層設備數字化、整個站內信息的網絡化,以及開關設備實現智能化。
智能變電站由數字化變電站演變而來,經過四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日臻完善,相比較其它環節,智能變電站已經達到了可以大規模進行推廣的條件。智能變電站主要由設備層、系統層組成,與傳統變電站最大差別體現在3個方面:一次設備智能化、設備檢修狀態化,以及二次設備網絡化。
根據國家電網的相關規劃,2011年以后所有新建變電站全面按照智能變電站技術標準建設,并且重點對樞紐及中心變電站進行智能化改造。根據國網的規劃,未來我國智能變電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第一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46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80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48座;第三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77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60座。
智能變電站分為過程層(設備層)、間隔層、站控層。過程層(設備層)包含由一次設備和智能組件構成的智能設備、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完成變電站電能分配、變換、傳輸及其測量、控制、保護、計量、狀態監測等相關功能。間隔層設備一般指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二次設備,實現使用一個間隔的數據并且作用于該間隔一次設備的功能,即與各種遠方輸入/輸出、智能傳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層包含自動化系統、站域控制、通信系統、對時系統等子系統,實現面向全站或一個以上一次設備的測量和控制功能,完成數據采集和監視控制(SCADA)、操作閉鎖以及同步相量采集、電能量采集、保護信息管理等相關功能。
數字化變電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數字化變電站是應用IEC61850進行建模和通信的變電站,體現在過程層設備數字化、整個站內信息的網絡化,以及開關設備實現智能化。
智能變電站由數字化變電站演變而來,經過四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日臻完善,相比較其它環節,智能變電站已經達到了可以大規模進行推廣的條件。智能變電站主要由設備層、系統層組成,與傳統變電站最大差別體現在3個方面:一次設備智能化、設備檢修狀態化,以及二次設備網絡化。
根據國家電網的相關規劃,2011年以后所有新建變電站全面按照智能變電站技術標準建設,并且重點對樞紐及中心變電站進行智能化改造。根據國網的規劃,未來我國智能變電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第一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46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80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48座;第三階段新建智能變電站7700座,在運變電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改造60座。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