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智能工业将是未来主导产业--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丁力:智能工業將是未來主導產業

專家觀點
南方都市報
2012-09-05
[ 導讀 ] 8月25日,廣州珠江新城的富力盈凱廣場,來自珠三角的50余名知名企業總裁們齊聚一堂,參加了由本報發起并主辦的“南都總裁讀書會”第17場活動。

  南都總裁讀書會第17場成功舉辦省社科院丁力教授談改革前景

  8月25日,廣州珠江新城的富力盈凱廣場,來自珠三角的50余名知名企業總裁們齊聚一堂,參加了由本報發起并主辦的“南都總裁讀書會”第17場活動。

  活動中,知名經濟學者、廣東省社科院區域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以自己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 .0》為由頭,跟來賓們分享了自己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總結新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成就,丁力教授認為,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將進入一個效率和公平得到很好統一的發展階段。

  那么,如何解決公平與效率的問題?如何解決分配機制問題?生產資料公有制又該如何與市場經濟有效接軌?當前的經濟改革有哪些模式可以借鑒?

  丁力認為,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企業經營私有化”,并指出挪威建立主權國家基金的做法值得借鑒。他認為,政府應轉變職能、減少對市場的干涉,加快對資源價格體系的改革,讓市場發揮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丁力還預計,產業革命的潮頭將是智能產業和新能源,廣東應重點突破。

  挪威模式值得借鑒

  南都:講到公平和效率,人們就會聯想到“英美模式”、“北歐模式”,它們真的是完美的分配模式嗎?

  丁力:“英美模式”主張一次分配解決效率、二次分配解決公平,也就是說國家主要是通過稅收來解決老百姓的社會公平、社會福利問題。由于稅收可多可少,又分成了英美古典資本主義國家和北歐所謂的社會資本主義國家。北歐國家由于國家小、勞動生產率高、稅收負擔比較重,所以政府能夠為老百姓解決從搖籃到墳墓的這種社會公平上的資源調配。但是,最近這場國際金融危機,讓北歐神話受到了空前的挑戰,特別是像本身經濟實力不是很強的國家,他們的政府正在不堪重負。

  南都:那么,歐美國家中有沒有值得中國借鑒的模式呢?你最近一直在講挪威模式。

  丁力:是的,挪威是把效率公平問題解決得比較好的國家。聯合國有一個人文發展指數,其中有兩個重要指標,第一是人均G D P,涉及勞動生產率;第二是平均預期壽命,就是你有了錢,還要活得長,你要活得長就需要醫療好、生態環境好、食品質量好。而這兩個指標,挪威大概是全世界的三甲。

  作為一個北歐小國,挪威是怎么做到的?我去了之后才發現,他們的處理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不一樣。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挪威發現了一批油氣田,儲量很大,同時挪威只有五六百萬的人口,相當于我們一個地級市的人口[FS:PAGE]。發現油氣田后,挪威議會通過決議,將油氣田國有,也就是全民所有。全民所有之后,由議會直接領導對石油的開采。

  為什么?因為全世界的政府都有一點共同的毛病,只要錢到了它的兜里,往往都是挪著自己用。議會代表老百姓直接監督油氣田的開發,石油賣出去,然后將賺回來的美元放在固定的賬號,這就是挪威主權國家基金,這個基金就是由議會管理。有多少錢呢?現在說是5500億美元。挪威總共五六百萬人,平均每個挪威人有十萬美元存在這個賬號上,用這個錢來解決挪威人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在這個過程中,油氣田開發實現了效率,利潤分配實現了公平。這值得我國借鑒。

  生產資料國有制,企業經營私有化

  南都:中國有龐大的公有制生產資料,如何有效地運作這些公有制資料才能真正讓民眾受益?

  丁力:我認為,這恰恰是中國下一輪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所有的土地、礦山、河流、海洋、草原、濕地等等,這些資源都是屬于全民所有,也就是說生產資料是公有制的,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所謂公有制的生產資料并沒有給每一個公民帶來具體的利益,只知道公有制生產資料在國有企業,所以我們更多是感覺到他們的弊端。

  廣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做“一鋪養三代”。鋪位是我的,我自己做生意,這就是現在的國有企業;另外一種是,鋪位是我的,我做不了生意,讓有能力的人來經營這個鋪位,我做什么呢?我退到后面去,等著收租金,你賺不賺錢、賺多少錢和我完全沒有關系。

  國家完全可以按照這種做法來運作我們龐大的公有制生產資料,也就是說,國家沒有必要繼續讓大量的生產資料集中在國有企業,因為這意味著國有企業要承擔企業經營的風險。

  南都:具體該怎么操作?

  丁力:我認為未來的改革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企業經營私有化,就好像是廣東的鋪位一樣,這個鋪位作為公有制的生產資料,國家收取租金,而不要去作為企業的所有者冒市場的風險,而將企業的經營放給民營企業、放給市場去解決。

  我計算過,中國大概屬于公有制的生產資料,我們估算至少是在300萬億,按照60%的所有者權益,這就是200萬億,按照資本回報率最低的3%來計算,這就是6萬億。去年中國G D P有40萬億,中央和地方的財政稅收10萬億,換句話來說,中央部分的財政完全可以不需要通過收稅,就通過生產資料的租金收益,就能夠維持并且還有富余。

  南都:這樣操作,是不是就可以解決公平和效率的問題?

  丁力[FS:PAGE]:收租金是不會損害效率的,稅收是以損害效率為前提的。我們改革很重要的一塊就是要解決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具體實現形式,基本上可以肯定,國家如果按照這樣去做的話,完全可以將效率和公平統一起來。

  統一起來之后,以巨大的公有制生產資料租金收入來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行,并且還可以解決14億老百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我個人認為,改革的步子還需邁得更遠,里面涉及的既得利益關系需要調整。第一要加快資源價格的改革,這些中央正在推進;第二要確保國民利益的共享。怎樣在不犧牲效率的前提下,真正讓老百姓分享發展的紅利?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要讓市場解決效率,更重要的是解決公平。不公平的很大原因是政府權力介入市場、介入經濟活動太多。因此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平等的市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政府做什么呢?政府的主要責任是代表全民利益,主持社會公平正義。

  而現在的政府最拿手的是招商引資、大項目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屬于政府越位、錯位、不到位。

  南都:最近中央批準廣東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試,你認為這對廣東經濟將帶來什么影響?

  丁力: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伴的是政府職能轉變。當政府權力被限制了,接下來就是分工了。今后是所有經濟的發展使命全部由市場、企業去做,政府只是監管者。現在要讓政府從忙忙亂亂的賺錢狀態解脫出來。

  但現在的尷尬在哪里呢?政府放手現在已經有一點晚了,政府一放手經濟可能塌下去了,現在也是進退兩難。

  應重點突破智能產業

  南都:你如何看待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熱衷?

  丁力:地方政府為什么對房地產這么熱呢?因為賣地有收益。我估計要不了多久,可能不是用房產稅來壓制,最終還是要通過財政體制改革,使土地財政的收益全民共享,降低地方政府賣地的積極性。

  南都:你認為未來戰略性的主導產業是哪些?

  丁力:產業革命從輕工業到重工業,再到石化工業,再往前應該是智能工業,就是機器人。

  現在中國對機器人不太感興趣,認為人多,不需要機器人。但新一輪工業革命將很快在這一領域興起。智能產業應該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去突破的。

  還有就是新能源。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最近推薦《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認為未來的能源不再像今天這樣,有核電、三峽水電等等,不是走這條道路,而是走太陽能。太陽能也不是集中在一個地方搞,每一棟房子都可以變成電站。在北歐就已經在做這樣的事了,[FS:PAGE]將玻璃墻變成了太陽能的,一邊吸收太陽,然后儲存,晚上使用,不僅僅儲存,還可以像互聯網一樣,你有多的就可以輸送到我這里,相互之間他們說是能源互聯網。

  鏈接

  富力盈凱廣場是珠江新城中軸商務綜合體,項目位于珠江新城中軸,地下直通珠江新城地鐵站,旁邊七大地標林立,是C BD唯一可售的超甲級寫字樓。項目1~3層為高端購物中心,4- 51層為超甲級寫字樓,53- 65層為柏悅酒店。10層以上的寫字樓空間都可以270°一線俯瞰中軸七大地標和三江匯聚江景。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能工業離我們還有多遠?

進入2012年,中國各個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相繼出臺,特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中將智能工業、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作為重點應用示范工程,進一步揭示了智能工業產業在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地...

08月23日 22:14科遠

智能工業成為我國工業發展新方向

近日,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發布《2013年我國“兩化”融合發展形勢展望》研究報告,稱2013年我國智能制造、在線服務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熱點,智能工業將成為工業發展新方向。

12月21日 23:09賽迪網

智能工業離我們還有多遠?

進入2012年,中國各個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相繼出臺,特別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中將智能工業、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作為重點應用示范工程,進一步揭示了智能工業產業在我國未來社會經濟結構中的重要地...

08月30日 13:31中國儀表網

物聯網正滲透和驅動智能工業發展

工業是物聯網應用的重要領域,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各類終端、基于泛在技術的計算模式、移動通信等不斷融入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工業的新階段。

03月07日 17:54中國行業研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