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码的前世今生——死期将近--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QR碼的前世今生——死期將近

專家觀點
Tech2IPO
2012-09-14

  QR碼的來歷
 
  1994年,Denso Corporation發明了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反應碼),即我們所說的QR碼。QR碼是一個二維的正方形條碼,比傳統的通用產品代碼更易于被機器識別,并且能夠存儲大量的信息,即使QR碼本身被修改美化過也可以被機器讀取。
 
  自誕生之后的15年內,QR碼一直用于工廠和庫房等工業領域。當內置有攝像頭并安裝有識別QR碼應用的智能手機出現之后,廣告商才看到了QR碼能夠帶來的無限商機。在商業領域首先置入QR碼的是URL連接地址,消費者拿起手機掃描之后就可以進入已經設定好的網絡鏈接,從而可以訪問商家的網站,免去了輸入網站地址的麻煩。聰明的營銷人員進一步開發了QR碼的存儲能力,用戶掃描之后還可以看到彩色圖片。

  問題隨之而來
 
  QR碼如果使用合理,可以細分消費者類型,并由此開展不同的營銷宣傳。例如,房地產商可以在宣傳冊上印上不同的QR碼,不同的QR碼代表不同的房子和價格。然而QR碼的一個缺點就是需要打開網站才能顯示內容,因此只能記錄IP地址,而無法記錄手機號碼,這樣一來QR碼所有者和傳播者(廣告商)就不知道他們的QR碼宣傳效率如何,也無法進行后續跟蹤銷售。
 
  消費者可能因此而白白流失。傳統、簡單的“發送XX到XXXX獲得更多信息”的短信營銷模式卻能獲得更多消費者,還可以得到消費者的聯絡信息,效率高過QR碼。
 
  當然,最新的QR碼技術也可以讓用戶掃描后發送短信,但是相比短信,QR碼劣勢太多。而且所有人的手機都可以發短信,但不是所有人的手機都能掃描QR碼。
 
  不能掃描QR碼,難道是用戶的錯?對大多數手機用戶來說,掃描QR碼并不容易。許多智能手機不帶QR碼掃描應用,用戶需要去下載相應的應用程序才能去掃描QR碼,這樣繁瑣的過程減少了用戶去掃描小小的二維碼的幾率。即使像Windows Phone這種自帶QR碼掃描的手機整個掃描過程的流暢性也不盡人意。筆者使用的是Android手機,掃描QR碼需要5個步驟:
 
  1.打開相機
 
  2.拍照
 
  3.打開照片
 
  4.點擊分享
 
  5.點擊“解碼QR碼”
 
  解碼之后,出來一個連接,手機瀏覽器自動載入,整個過程耗時不少。
 
  人們對QR碼的誤解:正如其他科技一樣,QR碼也有自己退出市場的理由。QR碼完全是營銷人員誤解后的產物。他們認為有了QR碼就意味著人們會去掃描。筆者在高速公路的廣告牌上看到過QR碼(時速80邁,誰來拍?),也在運動員的短褲上看到過QR碼(既尷尬又羞[FS:PAGE]澀),還有不少網站也出現了QR碼(我原本可以直接點連接的,為什么要掃描)。營銷人員對QR碼的誤解讓他們看起來智商低于常人。
 
  競爭對手
 
  目前能最快取代QR碼的可能就是AR現實增強技術。因為現實增強技術能根據環境提供相應的內容,而且不占用傳統印刷媒體,還能更好地利用在已有的設備上。
 
  NFC近場通訊以及RFID無線射頻識別雖然運行原理不同,但是功能基本一致,都有取代QR碼的潛質。NFC和RFID不需要識別圖形,目前有不少智能手機采用相應的技術,并且已經在工業領域大規模應用。
 
  語音助手:因為IPhone的Siri語音助手的躥紅,原本需要接線員的語音助手現在已經被電腦語音助手代替。用戶只需要對著手機說話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信息,也不用輸入地址了。用戶所獲得信息比短信、QR碼還要多。
 
  QR碼的死期
 
  營銷人員怎么處理那些沒有智能手機的用戶還有那些不會掃描QR碼的用戶?
 
  不出幾年,營銷人員對QR碼的利用率將更上一個臺階,但是越簡單的方法越有效,短信、語音助手、NFC、RFID一定會取代QR碼。
 
  QR碼還有救嗎?
 
  大概,沒有救了。因為QR碼的效率太低,如果沒有大型企業或者大廣告商的支持,QR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幾率非常低。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劉強東點將女會計

好好算賬,降本增效。

05月15日 10:2921世紀商業評論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