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云”發展潛力巨大 尚需針對行業內部問題
從北京市計算中心研發的“工業云”來看,作為一種新技術,云計算的落地還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副主任宋慰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未來,云計算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市場空間巨大,但發展尚需針對行業的實際問題。”
“兩化融合”市場巨大
口號響亮的“兩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旨在實現傳統產業的提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變革,推動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具體到工業設計方面,云計算的空間非常大。”宋慰祖表示。
在全球現代經濟體系中,工業設計和制造產業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實力。但是,目前我國先進設計和制造技術對外依存度為50%左右,而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都在30%以下。
而“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三種不同類型的云計算產品則能幫助傳統制造業進行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工業設計。
近年來,“云計算”概念越炒越熱,受到廣泛關注。2012年6月,科技部推出《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目標到“十二五”末期,我國將在云計算重大設備、核心軟件、支撐平臺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據國金證券預計,伴隨政策支持以及產業發展,國內云計算總市場至2013年將超過1000億元。
面向工業設計應用
不過,這項新技術目前仍處在導入期,尚未真正進入市場。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我國云計算側重產業和技術驅動,有人將這一階段稱為“云計算1.0”。而發達國家已進入“云計算2.0”階段,即以需求和業務驅動。
例如,2009年9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的長期性“云計算計劃”,強調把云計算作為工具所要達到的目的。而日本2010年2月也提出“智能云戰略”,表示要促進云服務的多樣性應用,強調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開發云技術及周邊技術。
對于中國的云計算發展現狀,宋慰祖說:“云計算對工業設計幫助很大,北京市計算中心研發的‘工業云’便是一個典型案例。”不過,他認為,只有用戶看得見、用得上的云計算,才能真正融入市場,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他還建議,未來應由政府牽頭搭建國家、城市層面的云計算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再融入各個專業化平臺,最終形成多行業的應用平臺。
充分理解“云計算”
此外,在云計算的市場推廣過程中,的確還存在用戶理解的問題。[FS:PAGE]
“究竟什么是云計算?”在宋慰祖的長期工作中,這個問題已經被問及多次。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說的人多、懂的人少”。當云計算被國家、企業高度重視時,云計算概念本身卻鮮有人真正理解。看上去這似乎為云計算良性發展提出了一個難題。
目前,云計算概念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還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們不知道什么是云計算,也不知道云計算有什么用,當然不會也不敢來使用。”宋慰祖說。
不過,在宋慰祖看來,對于云計算的理解,并不是所有使用云計算的企業都要像構建者一樣完全掌握。他認為,云計算不僅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還是一種能夠凝聚更多資源的方法,企業只需要了解云計算能幫助他們更快速地進行生產就足夠了。也就是說,“有了云計算,我們能更便捷地做更多的事情”。
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副主任宋慰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未來,云計算在工業設計領域的市場空間巨大,但發展尚需針對行業的實際問題。”
“兩化融合”市場巨大
口號響亮的“兩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旨在實現傳統產業的提升,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變革,推動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具體到工業設計方面,云計算的空間非常大。”宋慰祖表示。
在全球現代經濟體系中,工業設計和制造產業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實力。但是,目前我國先進設計和制造技術對外依存度為50%左右,而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都在30%以下。
而“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三種不同類型的云計算產品則能幫助傳統制造業進行快速、高效和低成本的工業設計。
近年來,“云計算”概念越炒越熱,受到廣泛關注。2012年6月,科技部推出《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目標到“十二五”末期,我國將在云計算重大設備、核心軟件、支撐平臺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據國金證券預計,伴隨政策支持以及產業發展,國內云計算總市場至2013年將超過1000億元。
面向工業設計應用
不過,這項新技術目前仍處在導入期,尚未真正進入市場。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我國云計算側重產業和技術驅動,有人將這一階段稱為“云計算1.0”。而發達國家已進入“云計算2.0”階段,即以需求和業務驅動。
例如,2009年9月,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的長期性“云計算計劃”,強調把云計算作為工具所要達到的目的。而日本2010年2月也提出“智能云戰略”,表示要促進云服務的多樣性應用,強調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開發云技術及周邊技術。
對于中國的云計算發展現狀,宋慰祖說:“云計算對工業設計幫助很大,北京市計算中心研發的‘工業云’便是一個典型案例。”不過,他認為,只有用戶看得見、用得上的云計算,才能真正融入市場,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他還建議,未來應由政府牽頭搭建國家、城市層面的云計算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再融入各個專業化平臺,最終形成多行業的應用平臺。
充分理解“云計算”
此外,在云計算的市場推廣過程中,的確還存在用戶理解的問題。[FS:PAGE]
“究竟什么是云計算?”在宋慰祖的長期工作中,這個問題已經被問及多次。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說的人多、懂的人少”。當云計算被國家、企業高度重視時,云計算概念本身卻鮮有人真正理解。看上去這似乎為云計算良性發展提出了一個難題。
目前,云計算概念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還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們不知道什么是云計算,也不知道云計算有什么用,當然不會也不敢來使用。”宋慰祖說。
不過,在宋慰祖看來,對于云計算的理解,并不是所有使用云計算的企業都要像構建者一樣完全掌握。他認為,云計算不僅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技術,還是一種能夠凝聚更多資源的方法,企業只需要了解云計算能幫助他們更快速地進行生產就足夠了。也就是說,“有了云計算,我們能更便捷地做更多的事情”。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