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能否選個適合自己的領域?
昨日,“給力中原建設中原經濟區院士行座談會”召開。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評價稱,在連續三屆中國鄭州產業轉移對接活動中,這已經成了亮點和品牌。
來自中國工程院和國內知名工科大學的近30位專家,對河南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指出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重視信息化,重視人才的引進。
多位專家提醒河南
重視技術和人才的引進
在昨日的院士座談會上,眾多專家和院士提醒最多的,恐怕就是希望河南省政府在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重視信息化,重視人才的引進。
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廖文和就建議:“我們在承接產業轉移時,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
他說,南京理工大學身處江蘇,見證了近年來江蘇省的發展,它在承接上海等沿海更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中,就非常重視技術的轉移。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廖文和同時指出,河南省承接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不可能永遠在低端發展,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引進。
在河南省已經工作36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也不無感慨。他說,河南省算是人才大省,我們一個中學每年就能向外省推薦報送兩三百名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但不是人才強省,希望我們河南省在加強教育方面,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特別建議,河南省要重視對兩院院士的引入。他說:“重視院士,因為院士并不僅僅是一個人,每位院士的后面,都有著一個龐大的團隊,河南省應該根據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需要,把這些團隊引進來。”
差異化發展 食品產業現代化信息化也大有可為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胡小松重點從事食品工業的研究。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河南省打算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在全國食品工業中拿到多少份額?”
胡小松透露,去年我國的食品工業總產值是7.8萬億元,河南省近年來在全國食品工業上處于第二的位置,“每兩個火腿腸就有一根是河南生產,每三包方便面就有一包是出自河南……這些都非常了不起。但是,2007年之后,河南省的食品工業在增速上放緩了,與行業第一的山東省差距有所拉大。”
胡小松建議,目前河南食品工業精深加工少,應該給予增加,同時河南省應加大現代化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龐春霖也以食品行業為例子,建議河南省在信息化方面走差異化戰[FS:PAGE]略。
他說,當前全國很多地方推出的戰略基本上都差不多,面面俱到,“你提物聯網我也提物聯網,你說智慧城市我也說智慧城市,我們能不能選一個自己的領域呢?”
龐春霖舉例說:“既然國務院在支持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里放在最重要位置的還是農業和糧食問題,那么河南省能不能在食品安全領域首先通過信息化、現代化的發展,讓老百姓吃上安全、優質的食品呢?”
建議在鄭州形成大客車產業鏈
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教授歐陽明高建議河南省利用現有產業的基礎,重視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
在他看來,不管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都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河南省應該引進投資,做大這個產業群。”
他說,我們國家現在很多人在汽車領域都是只關注大件,其實成敗的關鍵反倒是這些小的細節,比如限速和接插件。
歐陽明高指出,當前中國汽車領域最具國際化和競爭力的就是大客車。他透露,下一步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和工信部還將加大對新能源大客車的補貼力度,他建議河南省抓住這個機遇,在鄭州把大客車的產業鏈建起來。
政府部門當心
被一些企業忽悠
中南大學冶金學院院長李劼建議河南省政府和企業利用現有的產業已經形成的人才、技術、區域優勢和特點,有選擇性地培育高新技術與高附加值產品。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選擇和延伸產品線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跟下游產品的發展動態,特別是在下游產業發展趨勢不太明朗的情況下,要防止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曇花一現。
他舉例,比如汽車用電池,到底是不是用鋰電?如果是用鋰電,到底是何種類型的鋰電?目前從技術和市場上還都是不明朗的。他說,該學院在研發中發現,有些企業做鋰電材料,材料賣不出去就做電池,電池賣不出去就忽悠汽車企業和政府來投資,最后就忽悠說是新型產業有上市前景。
李劼說:“我看到,河南省的招商手冊上,有好幾個地方都有做鋰電池用的這些材料的招商項目,我們對此表示擔憂,其實有好幾家企業找我們讓我們轉讓這方面的技術,我們都沒轉讓,因為我們要對中國這個產業的發展承擔一定的責任,不能盲目地讓他進一步過熱。”
來自中國工程院和國內知名工科大學的近30位專家,對河南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指出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重視信息化,重視人才的引進。
多位專家提醒河南
重視技術和人才的引進
在昨日的院士座談會上,眾多專家和院士提醒最多的,恐怕就是希望河南省政府在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重視信息化,重視人才的引進。
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廖文和就建議:“我們在承接產業轉移時,更要重視技術的轉移。”
他說,南京理工大學身處江蘇,見證了近年來江蘇省的發展,它在承接上海等沿海更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中,就非常重視技術的轉移。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廖文和同時指出,河南省承接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不可能永遠在低端發展,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引進。
在河南省已經工作36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也不無感慨。他說,河南省算是人才大省,我們一個中學每年就能向外省推薦報送兩三百名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但不是人才強省,希望我們河南省在加強教育方面,一定要重視人才的培養。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特別建議,河南省要重視對兩院院士的引入。他說:“重視院士,因為院士并不僅僅是一個人,每位院士的后面,都有著一個龐大的團隊,河南省應該根據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需要,把這些團隊引進來。”
差異化發展 食品產業現代化信息化也大有可為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胡小松重點從事食品工業的研究。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河南省打算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在全國食品工業中拿到多少份額?”
胡小松透露,去年我國的食品工業總產值是7.8萬億元,河南省近年來在全國食品工業上處于第二的位置,“每兩個火腿腸就有一根是河南生產,每三包方便面就有一包是出自河南……這些都非常了不起。但是,2007年之后,河南省的食品工業在增速上放緩了,與行業第一的山東省差距有所拉大。”
胡小松建議,目前河南食品工業精深加工少,應該給予增加,同時河南省應加大現代化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龐春霖也以食品行業為例子,建議河南省在信息化方面走差異化戰[FS:PAGE]略。
他說,當前全國很多地方推出的戰略基本上都差不多,面面俱到,“你提物聯網我也提物聯網,你說智慧城市我也說智慧城市,我們能不能選一個自己的領域呢?”
龐春霖舉例說:“既然國務院在支持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里放在最重要位置的還是農業和糧食問題,那么河南省能不能在食品安全領域首先通過信息化、現代化的發展,讓老百姓吃上安全、優質的食品呢?”
建議在鄭州形成大客車產業鏈
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教授歐陽明高建議河南省利用現有產業的基礎,重視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
在他看來,不管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都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河南省應該引進投資,做大這個產業群。”
他說,我們國家現在很多人在汽車領域都是只關注大件,其實成敗的關鍵反倒是這些小的細節,比如限速和接插件。
歐陽明高指出,當前中國汽車領域最具國際化和競爭力的就是大客車。他透露,下一步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和工信部還將加大對新能源大客車的補貼力度,他建議河南省抓住這個機遇,在鄭州把大客車的產業鏈建起來。
政府部門當心
被一些企業忽悠
中南大學冶金學院院長李劼建議河南省政府和企業利用現有的產業已經形成的人才、技術、區域優勢和特點,有選擇性地培育高新技術與高附加值產品。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選擇和延伸產品線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跟下游產品的發展動態,特別是在下游產業發展趨勢不太明朗的情況下,要防止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曇花一現。
他舉例,比如汽車用電池,到底是不是用鋰電?如果是用鋰電,到底是何種類型的鋰電?目前從技術和市場上還都是不明朗的。他說,該學院在研發中發現,有些企業做鋰電材料,材料賣不出去就做電池,電池賣不出去就忽悠汽車企業和政府來投資,最后就忽悠說是新型產業有上市前景。
李劼說:“我看到,河南省的招商手冊上,有好幾個地方都有做鋰電池用的這些材料的招商項目,我們對此表示擔憂,其實有好幾家企業找我們讓我們轉讓這方面的技術,我們都沒轉讓,因為我們要對中國這個產業的發展承擔一定的責任,不能盲目地讓他進一步過熱。”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