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橋”通往存儲中心極速世界的通道
近日,南京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開了“云橋”系列產品技術和設計定型專家評審會及推廣應用研討會,參加評審和研討的專家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中國泰爾實驗室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以及北京云計算關鍵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專家組聽取了南京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關于“云橋”系列產品及應用方案的介紹及相關演示,專家組對“云橋”系列產品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經專家組認真討論一致認為:
“云橋”系列產品是由南京斯坦德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用于大數據高效傳輸和存儲的關鍵設備,包括云橋IB SAN,云橋IB Bridge,云橋IB WAN加速器等產品,實現傳輸帶寬40Gb/s、I/O讀寫帶寬30Gb/s和微秒級延時,且能實現大數據的遠距離傳輸。
斯坦德公司圍繞國民經濟重大信息化需求,通過自主創新,使該產品實現了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體系中大數據高效傳輸和存儲技術的重大突破,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云橋”系列產品所具有的高帶寬、低延時、大數據遠距離傳輸和高性價比等特性有助于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推廣應用。產品符合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產業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專家組認為“云橋”系列產品定位準確、技術先進、設計合理,能滿足現階段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大數據傳輸和存儲需求。專家組一致通過“云橋”系列產品的技術和設計定型。建議根據專家組所提出的意見對產品進一步完善,盡快生產定型,加快產品的推廣與應用,推動產業化進程,取得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工業與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主任邱善勤博士在會議上就國內軟件產業發展現狀和信息技術服務形勢做了詳細分析和精彩發言,這對促進國內云計算產業發展和“云橋”系列產品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邱善勤博士在會議上提到:軟件產業保持了近11年的高速增長,在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當中,比重從2000年6%到了2011年的18%。軟件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中心城市發展明顯。上半年全國45個市和4個直轄市實現軟件業務收入達到9926.4億元,占全國84%,15個副省級城市收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南京、濟南、成都三家軟件名城同廣州、深圳、上海創建試點城市共完成收入[FS:PAGE]業務達到6938億元,占全國軟件業務收入63%。同時,軟件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指部門的支持,第一個是政策支持;第二是資金支持;第三是重點培養民族企業,切實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第四個方面著力培育新型業務,對軟件產業的發展也是比較重要的。同時,在目前的軟件產業發展中,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共同驅動全球軟件產業進入新一輪,我國迎來跨越追趕新技術時期。
邱善勤博士指出:南京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云橋”系列產品是自主研發的、完全國產化的云計算平臺硬件支撐產品,能很好的解決目前物聯網和云計算行業發展出現的大數據傳輸、存儲和計算問題,符合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及產業重點支持方向,該產品的推廣應用能夠很好的保障國內大數據的信息安全,促進云計算平臺相關產品和技術的國產化。同時依托云橋系列產品還能進行云計算應用與服務創新,所以我們在白下授予的建設國家軟件公共服務平臺云計算應用與服務平臺(南京),也是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的延伸,是進一步完善軟件產業云服務體系的重大舉措,因此南京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做為該平臺的責任單位,必須在白下區政府的領導下和園區其他企業一起實踐云計算的應用與服務創新。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該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實現云計算產業健康生態系統的形成,取得深遠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云橋”系列產品分為兩種:一是標準配置,二是高級配置。標準配置目前應用于中小企業數據量和用戶量較小的領域,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快速部署自己的一些企業云,行業云。高級配置適用于大型國企、政府機構和大數據交互較多的情況,這兩種設備基本滿足了國內大多數企業對云平臺部署的要求。
“云橋”系列產品的定位:經過近半年的試用和推廣下來,應用推廣主要是兩個方向。第一,為物聯網的行業應用提供所有云計算平臺提供硬件支撐,包括網絡支撐、存儲支撐、計算支撐,使得整個云計算能夠從通信、計算、存儲三個方面提高平臺效率;第二,為中小企業云計算虛擬化平臺提供服務。
研討會中,各專家組成員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行業特點、地方特點、產品技術重點,及行業領域優劣勢對“云橋”系統產品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出了可行性寶貴建議,在云計算產品領域,南京斯坦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也將會加大創新,在應用推廣上從云服務器、云存儲開始,打造全系列產品線,為市場和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